買房vs租房之爭 二派最在意的都扯到「錢」



圖、文/NOW健康 陳郁茹

隨著房價不斷上漲,現代人買房與否成為外界關注的議題,究竟該將存了10多年的積蓄梭哈,以確保能在自己的小窩裡安心養老;或是當「無殼蝸牛」,雖有隨時被房東趕出去的風險,但保有更多的現金流呢?現在就一起來看看網友的論點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買房派與租屋派」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買房與租房理由。

買房當主人比較踏實! 不擔心禁寵、限男或女

觀察網路上的相關話題,可以發現「買房」、「租屋」2派網友的討論,絕大部分聚焦在存款,不過仍有許多因素影響著人們為頭期款打拼的意願。其中,「買房派」的網友多以安定自主為首要考量,認為身為「房屋的主人」對居家空間才能更自在地安排,親手打造自己「夢想中的家」,除了裝潢、擺設有更高的自主性外,也不用擔心租房網上經常出現的「#禁寵」、「#限男/女」等等字眼。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買房還是租房成為多數人考慮的問題。(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此外,若從現實層面來看,房產可以做為「增值保值品」及應付「社會眼光」。現今房價節節攀升,不少早期持有房產的人都笑咪咪,可以說握有1間房,能在某種程度降低對於通貨膨脹、經濟動盪的擔憂,有網友就提到「台灣房價還是長期向上,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買房比較保值或增值吧」、「買就對了,至少不會跌,抗通膨」,認為房產在現階段來說相較其他金融商品穩健而持續走揚,不過也有網友提醒,若是為了投資買房而大玩槓桿也不是明智之舉;此外也有許多民眾提及自己到了一定年紀,便不自覺擔憂名下無殼會受到外界的輕視、瞧不起,買了房之後心理才比較踏實。

租屋遇漏水可以搬! 沒房貸更能維持生活品質

支持「租屋」的網友則最關注養房子的問題,若房屋出了狀況,維護修繕往往耗資費時,而對於寄居的租屋族來說「不用擔心房屋修繕問題」,頂多搬家便能了結一切,不少網友便分享前陣子雨勢不斷,下大雨之後房屋漏水,抓漏等工程搞得房東焦頭爛額,也有屋主現身表示「這套(漏水的)房子是我夫妻省吃儉用到處借錢,又貸款才買的房子,但也是我們夫妻倆要拼一輩子的,就這樣付諸東流」,可以說購入房產有時也被視為一種風險。

此外,現金流能否自由運用也是租屋派網友的關注焦點,有些人認為租屋「錢才不會卡在房貸上」並更能「維持生活品質」,無論是投入股市、申購基金,抑或是投資、療癒自己,賺進薪水之後不用分一大半餵養房貸,而是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規劃資金,有民眾就提到「未來會有很多人窮得只剩下房子」、「現在買房、養孩子只能擇一!不然房貸跟教育費會拖垮生活品質」,認為就算傾盡所有換來了1份房屋自有的歸屬感,卻犧牲了生活品質,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買房、租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重點在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買房、租房話題之所以成為萬年辯論焦點,其實還是在於這個議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終究是回歸到自己的「心」,有人就算為了買房而投入一切,仍是惆悵留言「山窮水盡了半輩子,驀然回首心中不禁一嘆:幸好我還有房可以遮風避雨!」,因此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所追求,或許買房、租屋的答案就在眼前!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不是高跟鞋的錯!拇趾外翻「年輕族群激增」 醫點名3類人要小心

不是高跟鞋的錯!拇趾外翻「年輕族群激增」 醫點名3類人要小心

近年來,拇趾外翻有年輕化趨勢,不少民眾抱怨「鞋子穿不下」、「腳趾卡卡很難受」。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指出,傳統上大眾常將此問題與女性穿高跟鞋連結,但臨床觀察發現,年輕族群甚至男性患者比例明顯上升,顯示拇趾外翻與體質、遺傳及足部結構異常有更密切的關聯。

2025年09月04日 20:31

膝蓋卡卡別再怪年紀了 最新研究發現細胞裡小發電廠才是真兇

膝蓋卡卡別再怪年紀了 最新研究發現細胞裡小發電廠才是真兇

膝蓋卡卡總是以為是年紀大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指出「提早退化別怪年紀大!」,根據最新刊登於《Bone Research》的研究發現,關節問題並非單純「老化」現象,而是粒線體受損導致能量不足,進而讓軟骨基質流失、自由基過度累積。

2025年09月04日 20:10

羅一鈞升疾管署長「首位防疫醫師出身」 陳亮妤接掌健保署

羅一鈞升疾管署長「首位防疫醫師出身」 陳亮妤接掌健保署

衛福部疾管署、健保署長人事確定!衛福部次長莊人祥今(4)日證實,衛福部長石崇良已經於部務會議宣布,疾管署代理署長羅一鈞升任疾管署長,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升任健保署長;衛福部規劃將於下週二進行署長交接儀式。

2025年09月04日 15:47

連續1個月喝「昆布水」!日本人發現:飽足感增加、腸胃變得更順暢

連續1個月喝「昆布水」!日本人發現:飽足感增加、腸胃變得更順暢

台灣人飲食習慣與日本相近,味噌湯、火鍋或滷煮料理中,常能見到昆布的身影。然而,除了熬湯提鮮,昆布還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飲用方式──「昆布水」!

2025年09月04日 15:25

女抽脂後「急性腎衰竭」 衛生局急查診所「揪3問題」先罰5萬

女抽脂後「急性腎衰竭」 衛生局急查診所「揪3問題」先罰5萬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今(4)日踢爆,一名女性做完自體脂肪填補手術卻造成終身洗腎、腳趾頭發黑,然診所切割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又卸責給麻醉醫師。北市衛生局昨日前往稽查,發現觀察床設置超出標準、未依規定核備、未開立醫療收據等3項問題,其中核備問題還要請診所進行說明,其餘則將依法開罰。

2025年09月04日 14:57

腦子轉不動別再靠咖啡硬撐!7種「補腦食物」救回專注力、記憶力也回春

腦子轉不動別再靠咖啡硬撐!7種「補腦食物」救回專注力、記憶力也回春

最近時常因為長時間盯著電腦、熬夜加班,感覺腦袋不清醒,甚至抱怨記憶力退步、情緒起伏不定嗎?這些狀況並非專屬個人或單純錯覺,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指出,國際研究發現,近年愈來愈多人正經歷所謂的「腦霧(Brain Fog)」,並積極尋找能夠幫助恢復清晰思緒的飲食方法。

2025年09月04日 14:53

一早醒來就頭痛?醫師揭「腦壓高」原因:不是只有睡不飽!

一早醒來就頭痛?醫師揭「腦壓高」原因:不是只有睡不飽!

你是不是也有過一早醒來,頭就隱隱作痛的經驗?江坤俊醫師在社群上提醒,起床頭痛可不只是「睡眠不足」這麼簡單!

2025年09月04日 14:53

女嬰全身水泡紅疹罹「色素失調症」 醫揭影響:早期診斷是關鍵

女嬰全身水泡紅疹罹「色素失調症」 醫揭影響:早期診斷是關鍵

一名出生不久女嬰,活動力正常,但全身卻布滿小水泡般的紅疹,經檢查後,確診罹患罕病「色素失調症」。醫師指出,這項疾病與基因有關,影響包含皮膚、牙齒、毛髮、眼睛甚至神經系統的發育,不過只要早期診斷、積極追蹤治療,孩子依舊能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健康成長。

2025年09月04日 11:51

退休教授B肝沒追蹤「突急性肝衰竭」 醫示警:還可能變癌

退休教授B肝沒追蹤「突急性肝衰竭」 醫示警:還可能變癌

75歲的退休教授是B肝帶原,未規律追蹤,因突然疲倦、嘔吐、厭食及頭痛等不適就醫,當下提到自己已有數天的茶色尿、皮膚蠟黃,醫院緊急檢查發現肝功能與黃疸指數異常,確定是急性肝衰竭,緊急給予藥物治療。醫師提醒,雖然部分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可能沒有症狀,但若未持續追蹤時,仍有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2025年09月04日 11: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