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vs租房之爭 二派最在意的都扯到「錢」



圖、文/NOW健康 陳郁茹

隨著房價不斷上漲,現代人買房與否成為外界關注的議題,究竟該將存了10多年的積蓄梭哈,以確保能在自己的小窩裡安心養老;或是當「無殼蝸牛」,雖有隨時被房東趕出去的風險,但保有更多的現金流呢?現在就一起來看看網友的論點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買房派與租屋派」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買房與租房理由。

買房當主人比較踏實! 不擔心禁寵、限男或女

觀察網路上的相關話題,可以發現「買房」、「租屋」2派網友的討論,絕大部分聚焦在存款,不過仍有許多因素影響著人們為頭期款打拼的意願。其中,「買房派」的網友多以安定自主為首要考量,認為身為「房屋的主人」對居家空間才能更自在地安排,親手打造自己「夢想中的家」,除了裝潢、擺設有更高的自主性外,也不用擔心租房網上經常出現的「#禁寵」、「#限男/女」等等字眼。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買房還是租房成為多數人考慮的問題。(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此外,若從現實層面來看,房產可以做為「增值保值品」及應付「社會眼光」。現今房價節節攀升,不少早期持有房產的人都笑咪咪,可以說握有1間房,能在某種程度降低對於通貨膨脹、經濟動盪的擔憂,有網友就提到「台灣房價還是長期向上,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買房比較保值或增值吧」、「買就對了,至少不會跌,抗通膨」,認為房產在現階段來說相較其他金融商品穩健而持續走揚,不過也有網友提醒,若是為了投資買房而大玩槓桿也不是明智之舉;此外也有許多民眾提及自己到了一定年紀,便不自覺擔憂名下無殼會受到外界的輕視、瞧不起,買了房之後心理才比較踏實。

租屋遇漏水可以搬! 沒房貸更能維持生活品質

支持「租屋」的網友則最關注養房子的問題,若房屋出了狀況,維護修繕往往耗資費時,而對於寄居的租屋族來說「不用擔心房屋修繕問題」,頂多搬家便能了結一切,不少網友便分享前陣子雨勢不斷,下大雨之後房屋漏水,抓漏等工程搞得房東焦頭爛額,也有屋主現身表示「這套(漏水的)房子是我夫妻省吃儉用到處借錢,又貸款才買的房子,但也是我們夫妻倆要拼一輩子的,就這樣付諸東流」,可以說購入房產有時也被視為一種風險。

此外,現金流能否自由運用也是租屋派網友的關注焦點,有些人認為租屋「錢才不會卡在房貸上」並更能「維持生活品質」,無論是投入股市、申購基金,抑或是投資、療癒自己,賺進薪水之後不用分一大半餵養房貸,而是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規劃資金,有民眾就提到「未來會有很多人窮得只剩下房子」、「現在買房、養孩子只能擇一!不然房貸跟教育費會拖垮生活品質」,認為就算傾盡所有換來了1份房屋自有的歸屬感,卻犧牲了生活品質,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買房、租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重點在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買房、租房話題之所以成為萬年辯論焦點,其實還是在於這個議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終究是回歸到自己的「心」,有人就算為了買房而投入一切,仍是惆悵留言「山窮水盡了半輩子,驀然回首心中不禁一嘆:幸好我還有房可以遮風避雨!」,因此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所追求,或許買房、租屋的答案就在眼前!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破解發炎與憂鬱連鎖反應 蔡世仁揭精神醫學新方向

破解發炎與憂鬱連鎖反應 蔡世仁揭精神醫學新方向

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教授蔡世仁認為,他與團隊在學術領域最具突破性的發展,是從免疫學角度來理解精神疾病,並以系統性整合研究方式,釐清「發炎」與憂鬱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症的關聯,立下重要里程碑。

2025年11月08日 10:03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身陷肌少症危機 北醫大AI模型監測揪早期異常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身陷肌少症危機 北醫大AI模型監測揪早期異常

根據國健署調查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調查也指出,每3位長者就有1位具肌少症風險。專家指出,肌少症恐增加跌倒、骨折、失能及慢性病等風險,但早期預測不易,容易被忽略為正常老化現象。北醫大研究團隊建立AI模型加以監測日常步態、姿勢等變化,發現身體功能可能異常,盼透過數據搜集建立優化骨骼肌肉健康的建議措施。

2025年11月08日 20:52

石崇良再拋政策!明年擴大兒童專責醫師 照顧0~6歲也防兒科萎縮

石崇良再拋政策!明年擴大兒童專責醫師 照顧0~6歲也防兒科萎縮

雖然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惹議,衛福部長石崇良沒有因此緩下腳步,今(8)日出席「台灣醫學週」開幕活動再拋新政策,明年要擴大現行「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為「兒童專責醫師」,服務年齡從0~3歲再往後延伸至6歲,包含預防保健等全人整合性照護,就像讓孩子有一位「大天使」陪伴成長;另一方面,透過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專責醫師制度導入價值支付,來避免兒科醫師人力萎縮。

2025年11月08日 20:34

《醫療希望在花蓮》花蓮慈濟堅守東台灣 林欣榮帶領開創新醫路

《醫療希望在花蓮》花蓮慈濟堅守東台灣 林欣榮帶領開創新醫路

花蓮慈濟是台灣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肩負偏遠急重難症的治療與國際醫療的責任,院長林欣榮今(8)日發表新書《醫療希望在花蓮》,分享團隊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之中,開創出一條融合科技與人文的創新醫路。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花蓮慈濟培育人才、醫療發展一點不亞於西部,包含東西合療、細胞治療、機械手臂、全人照護,成為一大典範。

2025年11月08日 18:54

醫療成隱形護國神山 吳明賢喊話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醫療成隱形護國神山 吳明賢喊話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案,因為涉及存股族利益遭民眾反彈,不過昨天陸續有學者、醫界人士表態支持改革。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8)日出席活動致詞時表示,醫療雖然還不是兆元產業,卻是隱形護國神山,守護民眾健康。而致詞最後,吳明賢特別祝福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2025年11月08日 16:51

康橋單車環島重傷!彰基搶救奇蹟康復 家屬學校合捐救護車

康橋單車環島重傷!彰基搶救奇蹟康復 家屬學校合捐救護車

一場車禍意外,見證了生命的韌性與台灣醫療的溫暖!今年4月,康橋國際學校一名顏姓高一學生在單車環島途中,於彰化埤頭鄉遭逆向轎車撞成重傷,經彰基醫療團隊徹夜搶救,終於奇蹟般康復。今天(8日)他重返醫院,與父親、校方共同捐贈50萬元,總院長陳穆寬當場加碼150萬元,合計200萬元將用來為二基添購頂級幼兒救護車,守護偏鄉兒童生命。

2025年11月08日 16:21

七海酒樓「香菜」遭驗出10項農藥超標 「青蔥」也違規

七海酒樓「香菜」遭驗出10項農藥超標 「青蔥」也違規

知名餐飲業者又見蔬果農藥超標!北市衛生局7日公布今年9月份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北市內湖區知名港式飲茶「七海酒樓」有兩件違規,其中香菜竟然被驗出高達10種農藥違規,青蔥也因為4種農藥違規,都已經要求下架,後續將移請蔬菜來源廠商所在的雲林衛生局調查處辦。

2025年11月08日 15:59

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 石崇良:爭取最大共識再推動

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 石崇良:爭取最大共識再推動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引發反彈,政院指示衛福部暫緩規劃,石崇良今(8)日受訪強調,台灣正面臨人口劇烈變化,包含「超銳減、超高齡、超少子」,對健保財務絕對會有很大的衝擊。「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但他也強調,會凝聚共識、在得到最多民眾支持之下,才會來推動。

2025年11月08日 14:5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