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vs租房之爭 二派最在意的都扯到「錢」



圖、文/NOW健康 陳郁茹

隨著房價不斷上漲,現代人買房與否成為外界關注的議題,究竟該將存了10多年的積蓄梭哈,以確保能在自己的小窩裡安心養老;或是當「無殼蝸牛」,雖有隨時被房東趕出去的風險,但保有更多的現金流呢?現在就一起來看看網友的論點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買房派與租屋派」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買房與租房理由。

買房當主人比較踏實! 不擔心禁寵、限男或女

觀察網路上的相關話題,可以發現「買房」、「租屋」2派網友的討論,絕大部分聚焦在存款,不過仍有許多因素影響著人們為頭期款打拼的意願。其中,「買房派」的網友多以安定自主為首要考量,認為身為「房屋的主人」對居家空間才能更自在地安排,親手打造自己「夢想中的家」,除了裝潢、擺設有更高的自主性外,也不用擔心租房網上經常出現的「#禁寵」、「#限男/女」等等字眼。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買房還是租房成為多數人考慮的問題。(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此外,若從現實層面來看,房產可以做為「增值保值品」及應付「社會眼光」。現今房價節節攀升,不少早期持有房產的人都笑咪咪,可以說握有1間房,能在某種程度降低對於通貨膨脹、經濟動盪的擔憂,有網友就提到「台灣房價還是長期向上,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買房比較保值或增值吧」、「買就對了,至少不會跌,抗通膨」,認為房產在現階段來說相較其他金融商品穩健而持續走揚,不過也有網友提醒,若是為了投資買房而大玩槓桿也不是明智之舉;此外也有許多民眾提及自己到了一定年紀,便不自覺擔憂名下無殼會受到外界的輕視、瞧不起,買了房之後心理才比較踏實。

租屋遇漏水可以搬! 沒房貸更能維持生活品質

支持「租屋」的網友則最關注養房子的問題,若房屋出了狀況,維護修繕往往耗資費時,而對於寄居的租屋族來說「不用擔心房屋修繕問題」,頂多搬家便能了結一切,不少網友便分享前陣子雨勢不斷,下大雨之後房屋漏水,抓漏等工程搞得房東焦頭爛額,也有屋主現身表示「這套(漏水的)房子是我夫妻省吃儉用到處借錢,又貸款才買的房子,但也是我們夫妻倆要拼一輩子的,就這樣付諸東流」,可以說購入房產有時也被視為一種風險。

此外,現金流能否自由運用也是租屋派網友的關注焦點,有些人認為租屋「錢才不會卡在房貸上」並更能「維持生活品質」,無論是投入股市、申購基金,抑或是投資、療癒自己,賺進薪水之後不用分一大半餵養房貸,而是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規劃資金,有民眾就提到「未來會有很多人窮得只剩下房子」、「現在買房、養孩子只能擇一!不然房貸跟教育費會拖垮生活品質」,認為就算傾盡所有換來了1份房屋自有的歸屬感,卻犧牲了生活品質,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買房、租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重點在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買房、租房話題之所以成為萬年辯論焦點,其實還是在於這個議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終究是回歸到自己的「心」,有人就算為了買房而投入一切,仍是惆悵留言「山窮水盡了半輩子,驀然回首心中不禁一嘆:幸好我還有房可以遮風避雨!」,因此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所追求,或許買房、租屋的答案就在眼前!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新冠確診者恐留眩暈後遺症? 醫師解析眩暈成因與治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