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 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鞋底磨損在所難免,不過其實磨損的鞋底中也藏有健康的線索,原力復健科診所院長侯鐘堡醫師表示,鞋底磨損的位置不同,代表著足部出力點不同,若時常有下肢痠痛的問題,建議也可以檢視穿鞋的習慣。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常腳痛、腿痛、屁股痛要注意!

侯鐘堡醫師
指出,一般正常的走路方式,鞋底磨損最多的位置會是在後外側,前側則稍有磨損。若是前側磨損多,通常代表著腳後跟較緊,平時走路時有重心前傾的情況,此族群容易有足部後側緊繃的問題,包括腳跟、後小腿、後大腿,甚至到臀部、也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建議可多作弓箭步、抬腿等動作伸展。

若是外側兩邊磨損多的族群,建議檢視是否走路有「外八足」的情況,又或者是可能有「高足弓」,兩者皆會使得鞋底兩側不斷耗損。外八足多以側躺抬腿等方式訓練臀大肌,藉此調整回腳部。高足弓建議可使用兼具彈力及硬度的按摩球按摩腳底筋膜,並且鞋子是否足弓不夠需要更換。

內側磨損多通常和「內八足」及「扁平足」有關,內八足常見原因為大腿內側較緊繃,建議內八足族群可多按摩放鬆大腿內側筋膜,藉此調整回足部。而扁平足則建議可多作如快走等簡易的足底訓練、訓練足弓肌肉,並可增添鞋墊減少足底不適。

鞋子要多久換一次比較好?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了!

不少民眾避免浪費,鞋子常會穿到真的不能再穿,或是嚴重破損了才更換,這時間往往是好幾年,侯鐘堡醫師建議,鞋子是否該換可從幾點觀察。

醫師表示,耗損嚴重、變形自然就該換了,一般建議民眾通常約一年左右就該換鞋,磨損即便是在正常的位置,不斷的磨損下鞋子也會傾斜,使得足底也越來越往該處傾斜。而若像是跑者有紀錄里程數的習慣,以里程數來看約400-800公里就該換鞋。

值得注意的是,鞋子該不該換未必能從外觀看得出來,若是腳底容易長繭、大拇趾長雞眼等,也代表著鞋腳不合出現不當的摩擦。另外,人在走路時最後的出力點會是在大拇趾,若是鞋子大拇趾的位置已凹陷,代表著鞋子已經失去彈性。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點,當發現自己常常腳痛、臀痛、膝蓋痛,特別是在走路時、走路後,這就代表該換鞋了。

避免新鞋釀足底筋膜炎,醫教買鞋、穿鞋6大要點!

換鞋、買鞋,很多人會選擇軟又舒服的鞋款,對此侯鐘堡醫師表示非常不建議,這有如踩在海綿上,腳得不斷的不當出力,自然容易引起腳痛,診間就不乏原本腳沒事,換新鞋之後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情況,大多就是出自於鞋底太軟,此時就算是新鞋也得換鞋。

醫師建議,買鞋時應注意幾點,首先合腳,尺寸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太寬也不能太窄,除了穿進去後約留有一個大拇指的空間外,腳寬也不能太緊或太鬆。而合腳也包括足弓要正確,各種鞋款足弓都有所不同,應選擇符合自己足弓的鞋子。鞋底和鞋子上方的鞋面也要有一定的硬度,讓腳在抬起、著地時都能有良好的支撐,運動鞋等膠料鞋款就會比帆布鞋等布料鞋款來得佳。平時行走時也應綁好鞋帶,並也避免老是穿同一雙,鞋子也需要休息恢復應有的彈力。

日常也有很多人腳痛、腿痛、屁股痛找不到原因,建議在前往檢查時,也可以帶著或穿著平常較常穿的、或是穿完腳就會痛的鞋子請醫師協助評估,看是否鞋款有問題。良好的穿鞋習慣及挑鞋方式,更有助足底健康!

延伸閱讀
肛門要怎麼洗才是「肛肛好」?美女醫師教你如何解決肛門瘙癢的困擾
男女心肌梗塞風險不同? 女性發生4種「非典型症狀」別輕忽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新冠重症、死亡雙創新高!羅一鈞估明年1月中達高峰 每天2萬人染疫

新冠重症、死亡雙創新高!羅一鈞估明年1月中達高峰 每天2萬人染疫

新冠疫情拉警報!疾病管制署今(5)日公布上周新增260例新冠併發症個案,還有31例死亡,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併發症、死亡個案都比上周增加之外,都是近一個月來的單周新高紀錄。先前預估秋冬這波新冠的高峰落在12月,最新預估是後到明年1月中到1月底,屆時平均每天染疫人數約在1.8萬至2萬之間,比之前下修。

2023年12月05日 14:33

施明德肝癌復發傳命危!醫示警「初期幾乎0症狀」7大風險因子曝

施明德肝癌復發傳命危!醫示警「初期幾乎0症狀」7大風險因子曝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4日上政論節目《TVBS戰情室》透露,82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因為肝癌復發,住進加護病房洗腎、性命垂危。對此,醫師列出肝癌7大風險因子,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抽菸、黃鞠毒素、肥胖、暴露特定的化學物質及遺傳性代謝疾病。

2023年12月05日 14:08

快訊/機場採檢累計68人陽性 1人同時檢出新冠+流感

快訊/機場採檢累計68人陽性 1人同時檢出新冠+流感

中國大陸北方發生多重病原呼吸道疫情,疾病管制署11月26日起於4處國際機場針對自中港澳入境,且有類流感症狀旅客實施鼓勵採檢。疾管署今(5)日公布最新結果,總計採檢88人,其中68人為陽性;陽性個案仍以流感病毒最多,其中還有1人同時檢出流感與新冠,尚未檢出肺炎黴漿菌及其他病原體。

2023年12月05日 14:02

榮民健康慈濟挺!榮服處與花蓮慈院簽署備忘錄 提供4面向服務

榮民健康慈濟挺!榮服處與花蓮慈院簽署備忘錄 提供4面向服務

感謝退除役官兵付出人生守護家園,花蓮慈濟醫院承擔起守護健康的責任,十二月五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榮民服務處簽訂《促進退除役官兵醫療照顧合作備忘錄》,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花蓮縣榮服處處長蕭振嘉代表簽屬,要提供退除役官兵優質的健康照護,一起健康到老。

2023年12月05日 13:53

「假日運動員」躍起投籃…落地秒哀號!趴地不起腳筋竟斷了

「假日運動員」躍起投籃…落地秒哀號!趴地不起腳筋竟斷了

高雄市一名陳姓男子過去鮮少運動,最近利用假日打籃球,沒想到一次漂亮跳投後,他突然感到右後腳跟疼痛,大喊「啊~」,整個人墜地爬不起來,經就醫診斷後發現是阿基里斯肌腱斷裂。醫師提醒,「假日運動員」疏於訓練,上場前又缺乏熱身,激烈運動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2023年12月05日 13:08

2款印尼花生醬驗出赭麴毒素A!毒物醫「有點出乎意料」:吃下恐傷腎

2款印尼花生醬驗出赭麴毒素A!毒物醫「有點出乎意料」:吃下恐傷腎

食藥署今(5)公布2款印尼輸入花生醬皆驗出赭麴毒素,分別檢出赭麴毒素A 6 µg/kg和赭麴毒素A 5 µg/kg。食藥署說明,2家業者皆為首次發現,各為3000、2340公斤,皆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另外,先前多次查驗不合格的印尼調味醬,食藥署再次行文要求12月下旬回覆,若仍未有相關回應,將有進一步處置。

2023年12月05日 12:39

日本進口食品再驗出微量輻射!熊本香菇粉檢出 今年累計第5批

日本進口食品再驗出微量輻射!熊本香菇粉檢出 今年累計第5批

日本食品再被檢出微量輻射。食藥署今(5)公布,自日本熊本縣輸入香菇粉檢出輻射值銫-137為10.6貝克/公斤。食藥署說明,雖該批香菇粉符合台灣食安法規定,但依照立法院主決議要求,仍對業者提出道德勸說,業者也承諾退運銷毀。

2023年12月05日 12:05

王介立/小學生瘋嚼油辣橡皮筋 魔芋爽鈉含量爆表!

王介立/小學生瘋嚼油辣橡皮筋 魔芋爽鈉含量爆表!

魔芋爽符合高度加工食品的定義,原且是超級遠離原型的食品,營養成份裡最吸睛的就是高鈉,每100克有破千毫克的鈉,這數字基本上跟7-11最鹹的梅肉差不多等級!那這東西能吃嗎?坦白講,沒有什麼是你不能吃的,但基本上都是量的問題。

2023年12月05日 12:05

老鼠爽嗑甜甜圈!一中商圈名店恐怖畫面曝 九月初:疑被惡整

老鼠爽嗑甜甜圈!一中商圈名店恐怖畫面曝 九月初:疑被惡整

台中一中商圈名店九月初脆皮甜甜圈被民眾拍下,有老鼠爬上店家備好的甜甜圈啃食,噁心畫面全都曝光。民眾拍到,該攤商將備好的甜甜圈放在鐵架上,但未密封完整,也無放進容器,僅用塑膠袋蓋住,一隻老鼠鑽進袋中大啖甜甜圈特餐。業者受訪回應,麵糰在閉店後都會推進冷凍庫,但冷凍庫不會上鎖,懷疑是有心人士或是離職員工所為,會調現場監視器釐清。

2023年12月05日 11:43

新竹巨城贈品出包!「保鮮盒提袋組」檢出聚丙烯超標

新竹巨城贈品出包!「保鮮盒提袋組」檢出聚丙烯超標

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從中國大陸輸入的「保鮮盒提袋組(FOOD CONTAINER)」檢出容器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總計批數為1134批、不合格24批全數退運或銷毀,相關自中國大陸輸入的聚丙烯塑膠餐具採百分之百逐批檢驗,措施至今年12月31日止。

2023年12月05日 11: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