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長輩要當心 「2大致癌風險」就在你我身邊

Pixabay
▲ 美國研究表明吸菸和衰老是癌症兩大風險因素。(示意圖/Pixabay)

圖、文/每日健康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但「癌症」依然是籠罩整座城市的陰影。根據衛生福利部發表的數據,台灣的患癌人數以驚人速度飆升,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台灣人主要死因前三名。一般來說,醫師很難剖析確切的癌症原因,但人們可藉由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來避免癌症。美國就有一項研究顯示,「吸菸」和「衰老」才是癌症最大的風險因素。若你家有50歲以上長輩或吸菸者,那你可要好好讀一讀這篇文章了!

癌症的兩大風險因素

一、吸菸者患癌風險最高

根據外媒Study Finds報導,研究人員總共檢查了42萬名美國人,並追蹤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長達五年,參與者之前都沒有癌症病史。結果顯示,五年間一共被診斷出15,226個癌症案例,其中以吸菸者風險最高。與從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足以證明吸菸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二、50歲以後癌症風險增加

研究也發現,幾乎所有50歲以上的參與者,在五年內的患癌風險超過2%,其中男性的患癌風險高達29%,而女性高達25%。對於50歲以下的人,若他目前是吸菸者、曾是吸菸者、BMI大於 25、有癌症家族史,則風險也是最高。

Pixabay
▲ 研究表明50歲以後癌症風險大增。(示意圖/Pixabay)

癌症的其他風險因素

對於男性來說,與癌症風險有關的因素包括飲酒、癌症家族病史、不良飲食習慣(吃太多紅肉)、缺乏運動。對於女性而言,癌症的危險因素包括體重指數(BMI)、二型糖尿病、曾手術摘除子宮、懷孕次數、家族病史、高血壓、輸卵管結紮、缺乏運動。

不論男女,其共同的癌症風險因素都是不良生活習慣、家族病史與缺乏運動,因此戒酒、戒菸、養成定期鍛煉的習慣,才是杜絕癌症風險的方法之一。

延伸閱讀
嬰兒驚傳感染「腸病毒」出生34天不治身亡 醫:親親抱抱是防疫大漏洞
打完疫苗「月經異常」大量出血、經痛加劇?專家:身體健康者無需過度擔憂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3惡習全來致癌率79倍...醫:快戒掉

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3惡習全來致癌率79倍...醫:快戒掉

花蓮食道癌死亡率為全國死亡率的1.77倍,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民眾談癌色變、不可不防。花蓮門諾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趙令瑞表示,吸菸、嚼檳榔、喝酒是致病主因,三項壞習慣全都來,致癌率比常人高出79倍。他呼籲有類似習慣的民眾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珍愛自己也珍愛家人。

2025年02月22日 13:04

行動遲緩、易跌倒以為老化?醫示警肌少症5大徵兆 年輕人也難逃

行動遲緩、易跌倒以為老化?醫示警肌少症5大徵兆 年輕人也難逃

年齡增長後,有些人可能行動遲緩、體力下降甚至容易跌倒,這些現象出現可能不是單純自然老化,而是「肌少症」的徵兆。醫師指出,肌少症是一種因肌肉質量減少及肌力下降所導致的問題,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甚至提高死亡風險,提醒若出現5大徵兆應該就醫尋求醫療協助。

2025年02月22日 10:45

常放臭屁=大腸癌? 醫曝「2異狀」快就醫

常放臭屁=大腸癌? 醫曝「2異狀」快就醫

大腸癌年奪6000條台灣人的性命,每31分鐘就有一人確診,很多人不免擔心放屁很臭、放連環屁是否與罹患大腸癌有關?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說明,正常的人體腸胃道會因為飲食、細菌等影響產氣後排出。他提醒,若一直以來都很正常,卻突然開始有惡臭屁,或放屁次數明顯增加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以排除罹癌風險。

2025年02月22日 09:02

診所櫃檯「直接發紙碗」!醫嘆發病快:忍都忍不住

診所櫃檯「直接發紙碗」!醫嘆發病快:忍都忍不住

諾羅疫情還在燒!疾管署公布,國內近4週接獲390起腹瀉群聚通報,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有214起,其中98%都是諾羅。兒科醫師陳敬倫透露,有感於近期諾羅病毒實在太猖狂,診所櫃檯若問到患者有噁心、嘔吐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其發病速度快、忍都忍不住。

2025年02月22日 07:02

牙齒變黑不一定是蛀牙 醫生曝另1大常見原因:牙籤輕刮就能判斷

牙齒變黑不一定是蛀牙 醫生曝另1大常見原因:牙籤輕刮就能判斷

孩子天天刷牙,但牙齒上還是出現黑色的斑點,不論怎麼刷也刷不掉,相當不美觀,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注意了。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五官保健科醫師關小菊表示,孩子牙齒變黑不一定是蛀牙,其中色素沉澱也是常見原因,也分享分辨蛀牙跟色素沉澱的方式。

2025年02月22日 00:02

自閉者社交困難有解!長庚研究「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改善

自閉者社交困難有解!長庚研究「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改善

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疾患,會造成患者社交溝通困難、堅持度過高或侷限興趣而對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生物性治療方法。林口長庚醫療團隊今(21)日公布研究成果,使用Theta叢集性經顱磁刺激術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顯著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功能,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曙光。

2025年02月21日 21:45

開放健檢中心設置CT、MRI分流檢查 衛福部研商可行性暫無共識

開放健檢中心設置CT、MRI分流檢查 衛福部研商可行性暫無共識

因應國人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檢查需求上升,臨床出現排隊等檢查等情況,衛福部醫事司今(21)日開會討論讓醫院外的醫療機構,如診所、健檢中心設置電腦斷層掃描儀(CT)及磁振造影機(MRI)。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會中就設置規範方面尚未有共識,還要持續搜集意見,已高度共識的部分是要讓放射師執業環境提升。

2025年02月21日 20:19

她「下體暴腫3倍」…還流湯飄臭!原因曝光醫也搖頭

她「下體暴腫3倍」…還流湯飄臭!原因曝光醫也搖頭

不少女生們愛穿能讓長腿、翹臀一覽無遺的緊身褲,有人卻因此付出慘痛代價!一名女子跛腳走入診間,一脫下褲子準備內診,「外陰部腫成3倍大」的畫面瞬間讓醫師看傻了,追問其生活史得知她因喜歡穿著緊身褲,不通風的材質使私密處容易發癢,她時不時猛摳造成該部位日漸腫大,拖了3週直到發臭流湯才求診,讓人聽了忍不住搖頭。

2025年02月21日 19:41

廚房海綿「細菌量和糞便差不多」 專家建議換1物!

廚房海綿「細菌量和糞便差不多」 專家建議換1物!

一般人習慣用海綿菜瓜布洗碗,但國外研究指出,海綿是細菌的天堂,它們溫暖、潮濕,並且充滿營養豐富的食物碎屑,可供微生物享用,專家發現,海綿裡的細菌數量多到與人體糞便裡的一樣。

2025年02月21日 19:34

自閉症曙光!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 可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自閉症曙光!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 可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自閉症發生率約為1%至2%,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遺憾的是,目前對於自閉症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性治療方法。林口長庚醫院最新使用Theta叢集性經顱磁刺激術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每週2次、連續8週,證實可顯著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功能,且治療效果可維持4週。這項發現也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曙光。

2025年02月21日 16:2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