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刊:每天吃「1類食物18克」癌症風險低45% 乳癌降幅最明顯

圖文/常春月刊

防癌食物竟然也可以很好吃!在由美國營養學會旗下的《營養學進展期刊》中,有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18克的菇類,可以大幅降低癌症的風險達到45%,特別是預防女性乳癌降幅最明顯,刊登在《營養學進展期刊》。

這篇研究論文是由美國賓州大學所發表。有鑑於多年來的研究均發現,菇類能增強免疫,常被用於癌症的治療和預防,賓洲大學的研究人員遂回溯從1966年到2020年中的17個癌症相關研究,希望能了解菇類在癌症預防上的作用。

經常食用蘑菇,罹乳腺癌風險降低

這些研究中共收集了19500多位癌症的健康相關數據,分析發現,在日常飲食中經常食用蘑菇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都比較低。如果每天都吃18克左右的蘑菇,發生癌症的風險較不吃蘑菇者低了45%。在分析各種特定癌症檢測時,發現蘑菇與乳癌的關聯性最強,經常食用蘑菇的人,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顯著降低。

過去研究有關於蕈菇類在抗癌作用方面,都是以「菇類多醣體」為主,但這次的研究則認為和菇類含有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的關係。麥角硫因是一種獨特有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氧化作用,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而蘑菇中的麥角硫因為含量最高,研究人員指出,蘑菇不只有助預防癌症,研究也發現,在使用抗癌藥物期間,患者食用蘑菇和藥物聯合使用,能達到協同藥物的作用,以提高患者對癌症的耐受性,增加抗癌效果。

看看專家的意見

預防癌症竟然這麼簡單!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說,「只要1個體型較大的蘑菇,就達到18克了!」每天只要有一餐吃到一個蘑菇,就能降低45%罹癌風險,真的是太划算了。

這篇研究特別提到蘑菇,黃淑惠說,相較之下,蘑菇在蔬菜中能提高更多的胺基酸,而且它從土中培育出來,礦物質含量高,還含有維生素D2,雖然活性沒有維生素D3那麼強,但人體也能轉化它來應用。蘑菇本身也是屬於柔軟的纖維,除了防癌抗癌以外,在調整血脂方面也有很特別的效用。

這篇研究分析菇類的抗癌成分有別於一般常提到的多醣體,而是麥角硫因。黃淑惠說,這個成分非常特別。蔬菜中有很多植物多酚,還有多種植化素,雖然這些的抗氧化作用很好,但是缺點是代謝速度太快,人體很難有高量的吸收。

而菇類的麥角硫因含量高,但食用後在尿中可以測到的量很低,表示人體可有效利用麥角硫因。黃淑惠說,在體外實驗中顯示,麥角硫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很強,而且具有螯合二價金屬的能力,特別是不會讓氧化產生的鐵離子對細胞發動攻擊,減少細胞損傷,另外它還有抗紫外線的作用。

不過,不一定非吃蘑菇不可。黃淑惠說,本篇研究指出,只要把各種不同菇類放在每天的飲食中,不管是金針菇、杏鮑菇、香菇、草菇或舞菇,任何一種菇類都含有不同的抗癌成分,都能預防癌症。

延伸閱讀:

減肥吃它也OK! 菇蕈降膽固醇、防癌、防便祕,但2種狀況要忌口
乾香菇要洗嗎? 烹煮前這3動作沒做好,小心吃進農藥


►春風抽取衛生紙110抽x72包 超低價下殺只要1060元!

►防疫看這!無線充電式「酒精噴霧槍」 餐廳、辦公室消毒超實用

►蘭蔻超熱銷小黑瓶「100ml只要2799元」 數量有限買起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不吃保健品也能護眼!營養師揭護眼必吃清單

在手機、電腦成為日常標配的時代,不論大人或小孩,幾乎都屬於「過度用眼」族群。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容易乾澀、疲勞,甚至有人到了晚上還會感覺到視線模糊,連看字幕都要費力,營養師珊珊在粉專「愛健康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狀況若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更深層的視力健康。

2025年11月25日 12:05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沙發一坐就睡、躺床卻睡不著? 醫揭很多人中招原因

有沒有這樣的夜晚——在客廳看劇時,眼皮才打兩下就睡著;可一回到床上,卻開始數羊、翻身、盯著天花板,甚至懷疑人生?沙發彷彿有催眠功能,床卻成了「反睡神器」。真有這麼玄嗎?

2025年11月25日 11:56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5大醫學會推「腎病照護SOP」 病人加入10年可降洗腎風險9成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但僅約10%知道自己生病。健保署今與5大醫學會共同推出「最接地氣」的腎病照護SOP,其根據國內經驗與現況,制定出涵蓋篩檢、治療到轉診等面向的流程共識,不同科別、層級都能依此執行,有助強化國人腎病管理,更重要是降低洗腎風險。

2025年11月25日 11:45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大醫院導入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突破治療侷限

台灣每年約有7500名患者需裝置心律調節器治療保命,台大醫院今(25)日發表醫療成果,創全台之先,成功導入國內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臨床植入,突破多年以來無導線節律器僅能單腔起搏的侷限。79歲的鄭小姐就是其中一例,她接受化療過程中引發心律不整,心跳一度降至每分鐘僅40下,日常生活中老是喘個不停,嚴重受到影響,在植入新型心律調節器之後,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11月25日 11:43

法國進口「乾酪」大腸桿菌超標 邊境攔截2批退運銷毀

法國進口「乾酪」大腸桿菌超標 邊境攔截2批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2批由輸入業者「東遠國際有限公司」報驗的法國乾酪,檢出大腸桿菌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

2025年11月25日 11:18

14歲國中生上課突倒地!送醫取出4血栓救回一命 最大1.1cm

14歲國中生上課突倒地!送醫取出4血栓救回一命 最大1.1cm

桃園市一名14歲國中生日前在課堂上突然倒地,且出現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校方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室,醫療團隊研判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可能性極低,急診團隊緊急安排電腦斷層(CT)與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緊急手術後取出4個血栓,恢復腦部血流順暢,國中生經術後休養已回返校上課,沒有任何言語或肢體上副作用。

2025年11月25日 11:01

吃香蕉會咳嗽! 醫:很可能對蛋白過敏

吃香蕉會咳嗽! 醫:很可能對蛋白過敏

兒科醫師徐嘉賢分享,如果你吃香蕉會咳嗽,很可能代表你是對香蕉的蛋白過敏,老祖宗的智慧真的不能夠完全忽視。

2025年11月25日 07:42

台大啟動「無創碎腫瘤」臨床試驗 超音波震碎腫瘤

台大啟動「無創碎腫瘤」臨床試驗 超音波震碎腫瘤

台灣癌症醫療迎來劃時代突破。博惠生技攜手遠方未來醫學基金會成功引進台灣首部由美國 Histosonics 公司研發、備受全球醫界矚目的 Edison Histotripsy System 組織碎化刀,並已在台大醫院啟動臨床試驗。這項被譽為革命性的非侵入性腫瘤消融設備正式在台落地,象徵台灣癌症治療從此邁向嶄新的「無創時代」。

2025年11月24日 18: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