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料熱量前3名」吃一點就爆卡!一頓吃到飽要跑6小時才能消耗

天冷吃鍋!營養師「火鍋料黑名單」曝  大家必吃前3名吃一點就爆卡

圖文/常春月刊

天氣轉涼,不少民眾開始準備要大啖熱呼呼的火鍋,而吃火鍋最大重點除了鮮美湯頭更是少不了選擇豐富及花樣多變的火鍋料。

火鍋料份量小 熱量、鈉含量超標

營養師潘富子表示,火鍋料大多都是屬於加工食品,而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要維持口感及味道,都會添加上較多的油脂及鹽或其它調味料。在攝取的份量上就得留意,千萬不可因火鍋料看起來小小的,就忘了要控制攝取份量,避免開心吃鍋,卻不小心造成熱量爆表、鈉含量超標。

天冷吃鍋!營養師「火鍋料黑名單」曝  大家必吃前3名吃一點就爆卡

受歡迎火鍋料 熱量、鈉含量比一比

潘富子分享最受歡迎的前5名火鍋料的熱量與鈉含量:

1、蛋餃:一顆熱量約22大卡、鈉含量為57毫克。

2、豆皮:一份豆皮(20克),熱量約95大卡、鈉含量為5毫克。

3、魚卵捲:一顆熱量約8大卡、鈉含量為63毫克。

4、魚餃:一顆熱量約24大卡、鈉含量為31毫克。

5、貢丸:一顆熱量約54大卡、鈉含量為128毫克。

潘富子補充,常見加工火鍋料熱量前3名為小三角油豆腐(每個約76大卡)、魚子球(每顆約72大卡)、芝麻麻吉燒(每個約60大卡)。

火鍋吃到飽 一頓需慢跑近6小時才能消耗

不少人到吃到飽的火鍋,都會抱著一種要吃回本才划算的心態,而忽略熱量及鈉含量的控制。潘富子指出,以去吃到飽可能吃到的份量估算來說,一餐可能會攝取到近2800大卡,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相當於60公斤體重的成人,慢跑(8公里/時)需約5.7小時才消耗的掉。

天冷吃鍋!營養師「火鍋料黑名單」曝  大家必吃前3名吃一點就爆卡

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吃火鍋這樣做

潘富子提醒,若想維持健康體態若以正常體重 60 公斤的靜態工作者,建議攝取量每日建議熱量攝取1,800大卡,而不論哪種體態的人鈉含量更要注意每日建議鈉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

此外,在吃火鍋時可以比平常吃更多蔬菜以增加飽足感;火鍋湯底選擇番茄、昆布或柴魚等原味湯底可避免吃下過多的脂肪與鹽分。

延伸閱讀:

·打包火鍋湯底復熱=吃毒? 專家曝「恐怖禁忌」:細菌會暴增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春風抽取衛生紙110抽x72包 超低價下殺只要1060元!

►防疫看這!無線充電式「酒精噴霧槍」 餐廳、辦公室消毒超實用

►蘭蔻超熱銷小黑瓶「100ml只要2799元」 數量有限買起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瘦瘦筆打出「瘦老臉」 研究揪膠原蛋白快速流失元凶

瘦瘦筆打出「瘦老臉」 研究揪膠原蛋白快速流失元凶

太多人想瘦身,使「瘦瘦筆」(GLP-1RA)大受歡迎,但臨床觀察發現,有人可能因為瘦太快,發生臉部凹陷、顯老現象,國外稱為「瘦老臉」(Ozempic face,Ozempic為藥品名),不過有最新研究指出,瘦老臉未必只和減重速度有關,可能還會導致膠原蛋白流失,若飲食又不健康,皮膚將提前老化。

2025年08月15日 11:59

台大兒醫「遊戲室」被成人科挪用 院方:暫時性安排

台大兒醫「遊戲室」被成人科挪用 院方:暫時性安排

台大兒童醫院三樓生理檢查區旁的等候遊戲區設置相當精緻,堪稱全台灣兒童友善醫療的代表性地標,然而有台大兒科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該區因為高層指示將拆除給成人科醫療業務使用,引發爭議。台大醫院今(15)日緊急回覆,是因為兒醫要成立專門的「兒童心智病房」才會將受影響業務暫時轉去兒醫三樓空間,相關裝置藝術及空間不會有任何拆除及破壞。

2025年08月15日 11:58

脂肪肝每3人就有1人中鏢!營養師教你「8招」救回你的肝

脂肪肝每3人就有1人中鏢!營養師教你「8招」救回你的肝

你知道嗎?肝臟被稱為「沉默器官」,平時幾乎沒有症狀,但一旦出事就是大麻煩,營養師珊珊在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台灣B型、C型肝炎盛行率高,而這兩種肝炎正是引發肝癌的主因,她強調,想要護肝,除了不熬夜、均衡飲食,還要定期追蹤肝炎並維持理想體態。

2025年08月15日 11:44

別再害怕「蘿蔔腿」! 醫: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別再害怕「蘿蔔腿」! 醫: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許多女性都害怕自己有「蘿蔔腿」,但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卻指出,小腿肌肉量能反映人體蛋白質的多寡,以及手術的恢復速度,結實的「蘿蔔腿」象徵肌肉充足、耐力佳、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肌肉不足則易造成併發症,拉長住院時間。

2025年08月15日 11:32

每周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 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每周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 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炸薯條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真的要注意份量,因為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每周若吃到3份薯條,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竟然會提高20%,吃一般煮、烤或搗碎的馬鈴薯,則不會有這樣的健康威脅。

2025年08月15日 10:55

長期投入校園戒菸 醫師羅錦祥籲「找人協助」提高成功率

長期投入校園戒菸 醫師羅錦祥籲「找人協助」提高成功率

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羅錦祥、長期投入校園戒菸衛教工作,14日指出,在戒菸門診接受治療的民眾中,近九成於18歲前即接觸菸品並成癮,顯示青少年時期的人際互動,往往左右健康行為。

2025年08月15日 10:12

不吃藥也能降血壓 專家教6招:有氧+阻力運動效果最佳

不吃藥也能降血壓 專家教6招:有氧+阻力運動效果最佳

不少人有高血壓的困擾,擔心一輩子都要吃藥,國外專家也注意到民眾需求,特別整理出6種不必服藥也能降血壓的方法,最強的還是「運動」,有氧加上阻力訓練有機會降到7毫米汞柱,若搭配飲食、減重,效果會更好。

2025年08月15日 10:11

運動後拉筋「無助減少痠痛」 醫:還可能增加關節傷害風險

運動後拉筋「無助減少痠痛」 醫:還可能增加關節傷害風險

許多人知道運動前、後最好要拉筋,認為可以減少痠痛,不過根據最新國際共識,拉筋雖有多種好處,甚至可促進血管健康,但運動後拉筋無法降低痠痛,整體來說也無法預防運動傷害,顛覆不少運動愛好者的想像。

2025年08月15日 09: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