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一天當中何時運動最好?

▲運動、肌力訓練、重訓、有氧、有氧運動、健身、健身房、訓練。(圖/記者胡治言攝)
▲有氧運動 + 肌力訓練是聰明運動的方法之一。(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筆者於2010年~2014年間,在東森財經台主持《57健康同學會》時,綜合古往今來各方面的說法,整理出了「養生六件事」供大家參考,這六件事為: 「健康與安全的生活環境」、「規律且良好的生活作息與規劃」、「維持快樂的心情」、「聰明的運動」、「正確的飲食」以及「定期、完整、不過當的健康檢查」。而所謂「聰明的運動」中的"聰明”則是包含了(1) 要有氧運動 + 肌力訓練 ;(2) 鍛鍊項目需能長久持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效果不大);(3)對個體不造成運動傷害(因人而有差異)。

現代人由於工作家庭兩頭燒,雖然都知道要「活」就要「動」,也都了解運動的好處,然真正能夠確實執行的人,卻寥寥可數,原因不外乎「懶」和「忙」兩個字。因此,筆者就曾呼籲,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機會能夠動一動,都比完全不動來得好,例如辦公室坐久了,起來喝個水,上上廁所(休息10分鐘),上下1~2個樓層時,不妨走樓梯,中午買飯時,不要都拜託別人買,可以出去散散步等等,因此,不一定非要找出完整的0.5~1小時的時間,才運動,也就是所謂的「全天均勻分佈的身體活動」。另外,如果你能找出完整的0.5~1小時的空檔,進行「中度至劇烈的體能鍛鍊」(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就不需要去計較到底早上、下午或是晚上,哪個時段運動對身體比較好,因為能找到運動的時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壓力、老化、運動、疫苗、免疫力、免疫系統、病毒、抵抗力。(示意圖/123RF)
▲只要能運動,就是好時間。(示意圖/123RF)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2022年11月1日國際期刊《糖尿病學》
(Diabetologia;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官方期刊)刊出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結論是: 「全天均勻分佈的身體活動」或是早上進行「體育鍛煉」,竟然對肝臟脂肪含量和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沒有任何幫助,但若是選擇在下午或晚上進行體育鍛鍊的話,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高達25%,此結論一出,立即引發了討論,筆者除引用原文文章外,亦引用美國每日科學網站新聞,與讀者分享。此研究論文是由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臨床流行病學系的范德維爾德教授(Jeroen van der Velde)及其同事所完成的。

眾所皆知,造成肥胖的部分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加上白天久坐不動,這種行為也與患上包括第2型糖尿病在內的代謝疾病風險增加有關,而早期的研究發現,在久坐行為中,如果能夠短暫站起來做些輕微的身體活動,是可以有限度的降低血糖和血中的三酸甘油酯。而血中的三酸甘油酯若太高又和脂肪肝的發生有關,當然,血糖以及三酸甘油酯的高低也與胰島素阻抗密切相關。除了上述久坐時起來休息一下的重要性外,也有科學家認為運動時段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速率,進而影響肝臟脂肪的多寡和胰島素的阻抗,早期的研究顯示,對體育鍛鍊的代謝反應會因為選擇時段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此外,肌肉力量和骨骼細胞的代謝功能在下午以後達到峰值,目前,只有少數在人類身上進行過此類研究,但是結果並不一致。因此,萊頓大學的范德維爾德教授才進行了這項實驗。

▲▼示意圖,健康,體重,減重,身材,保持,運動,減肥,肥胖,困擾,保健(示意圖/123RF)
▲造成肥胖的部分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加上白天久坐不動。(示意圖/123RF)

實驗總共有775名的參與者順利完成,其中42%為男性,平均年齡為56歲,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為26.2,利用活動感測器和心率監測器評估久坐時間和不同強度的身體活動,並通過磁振造影儀來得知參與者的肝臟脂肪含量變化。依照參與者的日常活動紀錄,將他們歸類為早上(06:00-12:00)、下午(12:00-18:00)或晚上(18:00-00:00)進行體育鍛鍊,還是只有全天均勻分佈的身體活動。參與者在此期間都必須採集血樣用來測量空腹以及飯後血糖值和胰島素水平,藉以衡量胰島素的阻抗情形。結果顯示,「全天均勻分佈的身體活動者」的休息次數(The number of daily breaks in sedentary time)與肝臟脂肪含量或胰島素阻抗沒有關連性,然而,體育鍛鍊時段的選擇則和胰島素阻抗的降低有關,但與肝臟脂肪含量無關。與全天平均活動者相比,上午體育鍛鍊者的胰島素阻抗和他們沒有任何差別,但如果是在下午或晚上進行體育鍛鍊的話,就可以降低25%的胰島素阻抗。作者認為後續的研究應該進一步評估每天體育鍛鍊時段的選擇是否會和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所關聯。

▲▼示意圖,運動,健康,夏天,身體,熱,中暑,喝水,太陽(示意圖/123RF)
▲喝水好處多。(示意圖/123RF)

最後,筆者認為,雖然此篇文章認為體育鍛鍊若是能夠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對降低胰島素阻抗比較有效果,但是,因為運動的好處多多,包括促進心血管健康、增加骨質密度、防止肌少症以及提高快樂情緒等等,因此,若是能夠盡量安排在下午以後進行鍛鍊,當然最好,但也絕對不能因為只能夠安排在早上,而放棄鍛鍊或影響鍛鍊時的情緒。另外,久坐辦公的人,也不能因為這篇文章,而找到藉口,中間完全不站起來休息一下,走走動動,雖然這次的實驗結果看不出中間休息對肝臟脂肪和胰島素阻抗的好處,通訊作者范德維爾德教授認為,這可能是中間休息時活動的強度不夠所導致的,所以若能適度增加休息時間的活動強度,說不定就會有所幫助,也就是說: 除了上上廁所以外,還可以做一下柔軟體操等等的運動,來增加強度,況且,中間休息,對保護眼睛也很重要,再加上多喝一口白開水,好處多多,因此,每隔一小時,休息10分鐘,喝口水,上個廁所,活動活動筋骨,讓眼睛看看遠方,仍然是必須的,請大家告訴大家!

參考文獻:
1. Jeroen H. P. M. van der Velde, Sebastiaan C. Boone, Esther Winters-van Eekelen, Matthijs K. C. Hesselink, Vera B. Schrauwen-Hinderling, Patrick Schrauwen, Hildo J. Lamb, Frits R. Rosendaal, Renée de Mutsert. Tim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liver fat content and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ologia, 2022; DOI: 10.1007/s00125-022-05813-3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17年前罹患口腔癌...吞嚥困難驗出喉癌 醫籲:有症狀速就醫

17年前罹患口腔癌...吞嚥困難驗出喉癌 醫籲:有症狀速就醫

一位在17年前罹患口腔底癌第三期的劉姓病友,日前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等症狀,趕緊回花蓮慈濟醫院找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昱甫求診,經檢查為為聲帶腫瘤的喉癌第一期,幸發現得早,僅需進行放射線治療。

2023年06月02日 12:22

婆媽界天菜醫來送愛! 部落長輩超驚喜:你怎麼在這?

婆媽界天菜醫來送愛! 部落長輩超驚喜:你怎麼在這?

視病如親,有著暖心名醫稱號的外科醫師江坤俊除了在節目、社群上,以自身專業衛教,在醫院傾盡全力照顧患者,也前往偏鄉部落擔任一日志工,探望弱勢家庭的長輩們,不少爺爺奶奶一看到他,也興奮詢問「你怎麼會在這裡?」江坤俊更呼籲支持暖暖老人食堂,讓老老小小都能享有一頓幸福的飯菜。

2023年06月02日 12:06

網紅「騙罹胰臟癌」!癌王1特性最可怕 醫痛批:如此瘋魔

網紅「騙罹胰臟癌」!癌王1特性最可怕 醫痛批:如此瘋魔

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揭罹患胰臟癌4期,也在社群分享抗癌歷程,但本人於1日發文坦承「罹癌全是造假」,引起各界議論。而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原因就在其「難以發覺」的特性,許多患者感覺到痛時,通常都已是晚期,建議民眾若懷疑相關症狀,千萬不要大意,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

2023年06月02日 09:57

近5成民眾有咬合不正困擾!牙醫曝長期不處理後果:臉歪、下巴歪

近5成民眾有咬合不正困擾!牙醫曝長期不處理後果:臉歪、下巴歪

口罩禁令解除後,容貌焦慮的議題也受到關注,牙齒是否整齊成為民眾擔心的問題之一,但這不僅是美觀問題,根據國內一項大型調查,有接近5成民眾有咬合不正的困擾,牙醫師就提醒,長期咬合不正會影響顎骨發育,進而使臉型不平均,出現所謂的臉歪、下巴歪的情形,還可能影響牙齒清潔、呼吸與吞嚥。

2023年06月01日 22:29

屁股冒4症狀「小心得菜花了」!醫點名:男中鏢率高於女

屁股冒4症狀「小心得菜花了」!醫點名:男中鏢率高於女

一提到性病,大家一秒聯想到「菜花」,根據泌尿科醫師程威銘統計,其為門診中最常見性病之一。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則指出,菜花也被稱為生殖器疣或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病毒會在皮膚和黏膜上生長,並且透過性行為傳播,男性感染機率通常高於女性。他也示警,屁股、外生殖器一旦出現「4種症狀」就是中鏢了,請盡速就醫。

2023年06月01日 21:29

減肥「狂喝1健康飲品」!26歲妹子變更胖 營養師秒愣:都澱粉

減肥「狂喝1健康飲品」!26歲妹子變更胖 營養師秒愣:都澱粉

刮油剷肉是愛美男女一輩子的課題!一名身高160公分、體重逼近80公斤的26歲妹子,找上營養師方慈聲諮詢,自曝為了減肥不碰手搖飲,卻越減越胖。一問之下才發現,她早上都喝特大杯拿鐵提神,將牛奶換成「燕麥奶」,下午不喝飲料而是到超商買燕麥飲,在飲食澱粉量未減情況下,狂灌燕麥飲,營養師聽了驚呼「那是澱粉」。

2023年06月01日 20:02

4歲孩拉到「屁股破皮」!媽一看出血嚇壞 醫示警:有3症狀快就醫

4歲孩拉到「屁股破皮」!媽一看出血嚇壞 醫示警:有3症狀快就醫

醫師表示,進入夏季,也意味著細菌性腸胃炎的比例可能增加。其中,若有大便顏色出血、黏液便和高燒不退的狀態,一定要盡快就醫。醫師強調,嚴重可能是細菌已經鑽入身體,造成全身性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症。

2023年06月01日 19:12

台灣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 醫揭患者難關:有人一輩子靠點滴維生

台灣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 醫揭患者難關:有人一輩子靠點滴維生

台灣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一名女性因腸缺血出現「腸衰竭」,只能靠施打靜脈營養維持生命。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在替該個案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台灣小腸醫學會常務理事蘇銘堯指出,包括「先天血管畸形,先天性凝血因子異常、克隆氏症」等問題,有做小腸切除手術,進而變成短腸症,導致有嚴重吸收問題者,可能就需要走到移植這一步。

2023年06月01日 18:44

舒酸定X百吉POKI超Q雪糕今夏限量開賣 文青風「仲夏冰室」限定15天

舒酸定X百吉POKI超Q雪糕今夏限量開賣 文青風「仲夏冰室」限定15天

炎炎夏日想大口吃冰,享受如小時候一樣的美味時光?但才剛張大口品嚐時,卻因害怕敏感性牙齒產生的痠痛而怯步,只能小口慢慢吃,無法盡情享用。「舒酸定」今夏再推超狂跨界合作,與國民冰品「百吉POKI」聯手出擊,為三款經典雪糕大換包裝,提醒有敏感性牙齒要儘快處理,抗敏感到位,生活才能更有味。

2023年06月01日 18:09

「大腸癌」不只和飲食有關!醫曝「日常危險因子」:超多人都中

「大腸癌」不只和飲食有關!醫曝「日常危險因子」:超多人都中

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十大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除與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其實也是危險因子。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

2023年06月01日 15: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