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到凍未條!57歲婦「少做1事」 心肌梗塞復發陷昏迷

▲▼示意圖,醫院,病房,診間,病患,照顧,陪伴,家人,父母,急診,住院,病房(示意圖/123RF)
▲天冷容易誘發心肌梗塞。(示意圖/123RF)

文/健康醫療網 王冠廷報導

57歲的張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8年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放置3支冠狀動脈藥物支架後,於門診持續進行藥物治療,情況控制穩定。但卻在門診治療8個月後未再回診,也沒有規則檢查與藥物治療,今年因胸悶不適回診,再次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堵塞,需要安排心導管手術,卻在住院前突發二次心肌梗塞併發院外猝死,急救後雖恢復心跳並迅速成功打通冠狀動脈,但因腦組織缺氧,兩個多月了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急性心肌梗塞 1小時內恐併發心猝死症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科張恒嘉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血管壁因粥狀斑塊破裂引起血小板活化造成管壁內急性血栓,導致冠狀動脈血流完全阻塞。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發作,除了會出現胸悶、氣促等症狀,很有可能於第一小時內發生心室顫動,即所謂心猝死症。

張恒嘉醫師補充,台灣醫療發達,往往第一次心肌梗塞的治療成效良好,死亡率約3~7%,但若沒有積極配合治療,容易導致冠狀動脈再次堵塞,發生第二次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將大幅提升至10~20%,若再合併心臟衰竭,5年內的存活率僅達50%。

危險因子分2類 心肌梗塞復發能控、可防

造成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能分為兩類,一類為既定危險因子,如年齡、性別及存在家族病史者;第二類為可改變的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與抽菸都屬於可控制因子。

張恒嘉醫師指出,曾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次級預防上需要比從未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更加嚴謹,首先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且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藥物也須遵從醫囑服用,並且絕對戒菸,如果這些可控之危險因子都能夠嚴格落實而且達標,二次心肌梗塞的風險可減少8成以上;若未依照醫師指示治療,二次心肌梗塞的風險很高,死亡率更高。

冬季這樣做 防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張恒嘉醫師提醒,冬季容易因氣溫驟降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血液黏稠,誘發心肌梗塞之急性發作,呼籲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者應注意保暖,如有胸悶不適等症狀無法緩解應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
8分鐘抓出隱藏腹腔的「內臟脂肪」 讓脂肪無所遁形
治療肢端肥大症新契機 新型注射器有助降低疼痛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曖昧3件事別忘! 無法滿足期待「冷下來了」

曖昧3件事別忘! 無法滿足期待「冷下來了」

在和女生保持曖昧關係的階段,代表機會進度在持續中,在這一環節你只要做得好,會讓女生更加投入,甚至也會讓關係更跨越一大步,但這是在順利發展的結果,其實曖昧這環節,很多男生會忽略,沒有足夠的重視。

2023年06月09日 22:37

探索「器官晶片」技術!默克攜手諭泰生技簽署MOU

探索「器官晶片」技術!默克攜手諭泰生技簽署MOU

國際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今(9)日宣布與諭泰生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合作探索「器官晶片(organ-on-chip)」專利技術及新一代藥物研發測試平台,該技術能精準模擬人體生理微環境,期待未來能取代傳統細胞與動物試驗,縮短臨床試驗時程,加速新藥開發。

2023年06月09日 20:09

沒有海鮮!國人「10大食物過敏原」 第1名幾乎天天吃

沒有海鮮!國人「10大食物過敏原」 第1名幾乎天天吃

你也對特定食物過敏嗎?吃下肚沒多久,紅腫發癢死纏著好難受。《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護團隊在粉專發文分享「國人10大食物過敏原」,最大宗竟是幾乎天天吃的雞蛋,依序還有花生、蜂蜜、腰果等食物,並提醒民眾,可藉由每天記錄攝取的食物,找出可能過敏原。而不少網友對於「海鮮、甲殼類」沒上榜感到相當驚訝。

2023年06月09日 19:34

餛飩麵第3胖!「11款湯麵」熱量網看呆 營養師:比吃飯NG

餛飩麵第3胖!「11款湯麵」熱量網看呆 營養師:比吃飯NG

你也喜歡吃麵勝過於飯嗎?正餐來碗湯麵容易產生飽足感,卻也不知不覺吃下比飯類更多熱量。營養師李婉萍盤點「11款湯麵」熱量,其中大魔王竟是「紅燒牛肉麵」,大啖美食當下熱量飆破900大卡,緊追在後的排骨酥麵及餛飩麵,麵湯看似清澈熱量卻驚人。排行榜一出震驚網友,不敢相信平時愛吃的湯麵這麼胖。

2023年06月09日 18:41

夏天增肌減脂怎麼吃?營養師曝優質蛋白質購買清單

夏天增肌減脂怎麼吃?營養師曝優質蛋白質購買清單

下班後去超市買些食材,想要買些增肌減脂的健康食材,卻怎麼樣也挑不出東西嗎?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分享,蛋白質採買清單,供給大家參考。

2023年06月09日 18:01

完善醫療資源!生麗國際持續捐贈 助臺大兒童醫院逾1178萬元儀器

完善醫療資源!生麗國際持續捐贈 助臺大兒童醫院逾1178萬元儀器

隨著醫療的提升與進步,對比以往已經有更完善的就醫環境,但與就醫人數相比,醫療資源仍時常有不足情況發生。而對於心肺功能較差的心臟病患來說,更是得繃緊神經,尤其對心臟病童威脅更高,需要投注更多醫療資源與完整照護。

2023年06月09日 17:58

12星座「最新一周運勢曝光」!天蠍有好運 摩羯注意交通安全

12星座「最新一周運勢曝光」!天蠍有好運 摩羯注意交通安全

水星將在本週進入本命雙子座,加上火星與金星的推波助瀾,演唱會、歌劇、演講、政治造勢活動...場場精彩,超乎期待。也很多華而不實的招搖撞騙,讓許多人有意外失財。冥王星在本週逆行回摩羯座,呼應近期的#metoo,加快了無良的既得利益階層被摧枯拉朽的過程。

2023年06月09日 17:11

趙建銘胞弟趙建勳病逝!疑動脈瘤破裂 醫揭危險訊號:3分之1直接亡

趙建銘胞弟趙建勳病逝!疑動脈瘤破裂 醫揭危險訊號:3分之1直接亡

前總統陳水扁親家趙玉柱向矯正署申請假釋獲准,5月5日從明德外役監離開返家,當時由扁家駙馬爺趙建銘的弟弟趙建勳,開車到明德外役監接趙玉柱回家,沒想到今傳出消息,趙建勳於昨(8)日晚間病逝,疑與動脈瘤出血有關。醫師提醒,腦動脈瘤的危險之處在於,一旦破掉,3分之1會直接死亡。

2023年06月09日 15:54

腳底長出腫塊「從筆尖變50元硬幣」跛行2年 竟是病毒疣作怪

腳底長出腫塊「從筆尖變50元硬幣」跛行2年 竟是病毒疣作怪

彰化縣1名47歲陳姓員警,2年多前右腳腳底長出一個有50元硬幣大的不明腫塊,經到皮膚科診所、教學醫院求診,確認為病毒疣,先後接受冷凍、挖肉清創,卻不斷復發,連走路都一拐一拐,後來到員榮醫療體系高壓氧暨傷口中心經電燒手術治療,一個多月就痊癒,至今未復發。

2023年06月09日 15:38

每天久坐13小時容易早死!死亡風險飆升200% 多運動也沒用

每天久坐13小時容易早死!死亡風險飆升200% 多運動也沒用

上班族注意了!長時間坐著,不僅會有姿勢不良、腰酸背痛的健康問題,更危險的是,可能會容易早死。國健局的調查發現,26~45歲工作人口平均一天久坐不動的時間高達7小時,然而根據美國研究報告指出,每天久坐13小時,死亡風險竟高出200%,且此傷害並無法因體能運動而彌補。

2023年06月09日 14: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