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綠茶萃取保健品可能損害某些人的肝臟

▲▼示意圖,冬天,熱飲,熱茶,薑茶,巧克力,熱可可,保暖,養生,咖啡,上班族,身體,溫暖,飲料,茶(示意圖/123RF)
▲喝茶是許多人每天的生活習慣。(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喝茶養生,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歷史悠久。其中綠茶被現代科學家研究的最多,原因是綠茶不經過發酵過程,鮮嫩的葉片採摘下來,進行高溫殺菌(蒸煮)後,即進行乾燥,可以保留較多的兒茶素(Catechin)和多種營養成分。兒茶素屬於多元酚類(Polyphenols)家族,雖然家族中有許多成員,但在綠茶中最主要的成分當屬EG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根據美國堪薩斯大學傑出教授米切爾博士(Lester A Mitscher)的研究發現,EGCG的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C強近20倍,也比維生素E強約10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綠茶萃取物被報導出許多保健功效,像是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等的風險,而其效力被認為主要是其來自於EGCG,可是就在最近幾年,也開始有人擔心EGCG在高劑量下(主要是綠茶萃取物濃度較高,喝茶則是相當安全)可能具有肝臟毒性。

肝毒性(Hepatotoxicity;或稱為化學誘導的肝損傷),通常來自於藥物、保健食品、或草藥等等,影響全球約 5000 萬人,並可能引發如肝癌、肝硬化和肝炎等的風險。根據美國八個醫學中心所共同開設的藥物性肝損傷登記網站(Th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Network; DILIN)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04年到2018年期間,確診有肝損傷的1,414名患者中,就有70名被懷疑是暴露於綠茶萃取物,而其中的40例則是確定直接歸因於它,也正因為如此,歐洲食品安全局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添加營養來源小組(EFSA ANS)已經建議將綠茶萃取物(EGCG)的服用劑量限制在<800毫克/天。但令人擔心的是,隨便上網去查,就有許多綠茶保健品的每天建議用量,遠超出800 mg,甚至有建議到每天2公克,或更高到達3公克者,比比皆是。

▲白血球、血液、肝、肝病、肝癌。(圖/123RF)
▲開始有人擔心EGCG在高劑量下可能具有肝臟毒性。(圖/123RF)

問題來了,科學家進一步想要知道,高劑量的EGCG到底會對那些的特定個體,比較容易造成肝毒性,以及受其影響的人群比例有多少。2017年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所(Dr. Zheming Yu)就發現,約有5%服用高劑量綠茶萃取補充劑12個月的女性,其肝臟酵素會不正常的飆高。眾多文獻也表明,只有一小部分人因高劑量EGCG出現肝損傷,而其他人卻可以毫無問題地耐受,為甚麼呢? 科學家們預測,特定兩個酵素遺傳基因的變異,應該可以合理解釋高劑量EGCG綠茶萃取物對個體產生不同肝毒性上的差異,原因是EGCG在人體內主要是靠COMT和UGT1A4這兩個酵素來代謝,當產生變異後,其酵素活性就會降低,導致EGCG代謝速率變慢,因此延長了肝臟暴露於高濃度EGCG的時間,所以增加了肝毒性的風險。但迄今為止,科學界尚未針對高劑量EGCG綠茶萃取物的肝毒性,在遺傳基因變異的危險因素下,進行探討。因此,美國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臨床營養系的博士生蘿拉·阿科斯塔(Laura Acosta)便著手研究這項課題。

2022年9月30日蘿拉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在《膳食補充劑雜誌》的國際期刊上,也完成了博士學位,由於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在12月1日大篇幅報導這篇論文,筆者也認為該內容值得大家警惕,遂為文與讀者們分享心得。

我們在健康檢查時,有兩個肝臟酵素被用來當作是肝臟健康與否的指標,一個是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也叫做SGOT),另一個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稱SGPT)。通常來說,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現肝毒性,理由是藥物在代謝、排除和生物可用率(bioavailability)上本來就有性別調控(sex-mediated)上的差異性,而停經後婦女更容易受到影響,首先,年齡大了,肝臟結構和功能都會產生變化,以至於顯著影響肝臟排毒清除的能力,另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分泌後,也會導致細胞內粒線體的完整性、抗氧化功能和免疫防禦紊亂。因此,蘿拉選擇了停經後婦女,這樣的易感人群當作研究標的。

▲▼示意圖,生活,經痛,女性,腹痛,生理,懷孕,生病,痛苦,健康,保健(示意圖/123RF)
▲通常來說,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現肝毒性。(示意圖/123RF)

蘿拉的研究是這樣進行的,首先募集1,075位50~70歲停經後的婦女,隨意分成兩組,一組補充高劑量綠茶萃取物膠囊(早晚各服一粒,共含EGCG 843 mg/天),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觀察12個月。每位參與者的COMT和UGT1A4酵素是否存在著基因變異,則由明尼蘇達大學基因中心予以確定。所有參與者血中肝臟酵素的濃度,從進入實驗剛開始(baseline),到第 3、6、9 和 12 個月的變化,均測量並紀錄之。結果顯示,服用綠茶膠囊組的參與者,若擁有UGT1A4基因的變異,就會使停經後婦女在6-9 個月後,肝臟酵素突然飆高,並且發現UGT1A4基因變異有兩種類型,高風險變異型(A/C),其肝臟指標酵素上升近80%,但如果是低風險變異型(C/C),其肝臟指標酵素則上升約30%。另外,COMT酵素的基因變異則是影響肝毒性較小。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長期服用高劑量綠茶萃取物雖然對那些可以安全服用的人可能會有健康上的好處,但也可能對一小部分人造成肝臟損傷,到底誰比較會有風險呢? 應該是可以由酵素遺傳基因的變異來提供訊息,但筆者仍要提醒,目前距離完全預測誰可以安全地服用高劑量綠茶萃取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是,尚有許多其他不同的遺傳基因變異,還沒有被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許多非遺傳基因的因素,會影響肝毒性。例如2015年美國紐奧爾良市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的洛維拉教授(Jesus Lovera)就發現,服用高劑量綠茶萃取物(含EGCG 每天800 mg)的10名受試者中,只有一名出現了肝臟酵素升高。但是,當洛維拉教授使用相同廠商產品,但不同生產批次(EGCG依然每天800 mg)進行另一次試驗時,竟然高達83%的受試者出現了嚴重的肝臟酵素升高,而被迫提前終止實驗,顯示出服用綠茶萃取物時,不能只單獨注意EGCG的含量,恐怕其他的內容物也必須加倍小心,甚至連同一個廠商,不同生產批次,也出現了不同的肝臟毒性。因此,儘管綠茶萃取物已被多方報導有機會作為許多慢性健康情況的保健食品,但現階段科學界對肝毒性的擔憂,也就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特別提醒大家在服用前,務必三思而後行。

參考文獻:
1. Laura Acosta, Laura Byham-Gray, Mindy Kurzer, Hamed Samavat. Hepatotoxicity with High-Dose Green Tea Extract: Effect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and Uridine 5’-Diphospho-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4 Genotypes. Journal of Dietary Supplements, 2022; DOI: 10.1080/19390211.2022.2128501

關鍵字: 潘懷宗 綠茶 保健品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熬夜「會變胖變禿」 醫示警「3類人」特別當心

熬夜「會變胖變禿」 醫示警「3類人」特別當心

很多人都知道作息混亂和長期熬夜會影響健康!醫師指出,很多人都認為只要睡飽就好,但其實作息也很重要,熬夜容易變胖,還會掉髮,尤其「輪班工作者、報復性熬夜族、年紀較長者」3大族群要特別留意。

2025年03月22日 14:04

全台血庫平均低於安全值 A型、O型最缺

全台血庫平均低於安全值 A型、O型最缺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目前全台血庫平均存量僅有6.6天,處於偏低水位。其中,A型與O型血特別吃緊,分別只剩5.7天和6.2天的存量。捐血中心呼籲民眾趁著好天氣,踴躍挽袖捐血,盼在連假前提升血庫至安全存量。

2025年03月22日 13:58

「涮樂和牛」羅東店試營運就傳食物中毒 通報人數暴增至63人

「涮樂和牛」羅東店試營運就傳食物中毒 通報人數暴增至63人

知名連鎖吃到飽火鍋「涮樂和牛」驚爆食物中毒事件,宜蘭羅東店15日試營運,卻陸續傳出民眾上吐下瀉、掛急診等情況。截至昨(21)日止,通報發病人數共計有63人,其中有33人曾就醫,個案發病時間皆集中於3月15至16日。

2025年03月22日 11:47

壓力會有體味!醫曝研究:皮膚會散發「炒韭菜」味道

壓力會有體味!醫曝研究:皮膚會散發「炒韭菜」味道

你知道壓力會有味道嗎?最新研究發現,人在承受壓力時,皮膚會散發類似「炒韭菜」的氣味。醫師指出,這種特殊氣味由二甲基三硫化物與丙烯基硫醇構成,不僅容易引發周圍人群的焦慮與疲勞感,更被戲稱為職場「上班味道」科學印證。

2025年03月22日 10:58

婦科醫:「3種經痛」快就醫!伴隨症狀曝光

婦科醫:「3種經痛」快就醫!伴隨症狀曝光

許多女性常見「為什麼每次月經來都會經痛,而且好痛?月經為什麼永遠都不準時來?」的困擾。面對這些困擾與疑惑,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表示,子宮內膜剝落時會釋放前列腺素,導致子宮收縮的痙攣,不會經痛的人是幸運兒,而經痛也通常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每次都痛到受不了,或是非吃止痛藥不可,就要小心是否有隱藏疾病。

2025年03月22日 09:29

小朋友玩飛高高「手一拉就脫臼」 醫曝原因:家長4動作風險高

小朋友玩飛高高「手一拉就脫臼」 醫曝原因:家長4動作風險高

照顧、陪伴幼兒玩耍要當心。急診科醫師分享,臨床偶爾會看到小朋友來到急診總是手打直一直哭不敢動,爸媽一臉驚恐說「醫師!我才輕輕拉一下他的手,怎麼手就不動了!」其實這是1~5歲小朋友常見的手部脫臼,又稱「保母手(Nursemaid hand)」,包含飛高高、玩轉圈圈遊戲等4種日常情況容易發生,提醒爸媽們注意。

2025年03月22日 09:09

14個「內耗習慣」讓生活一團糟!她從人生全毀→百萬暢銷作家

14個「內耗習慣」讓生活一團糟!她從人生全毀→百萬暢銷作家

感情、工作、生活都一團糟,又不斷遇到爛事,可能跟「內耗慣性思維」有關!美國知名人生教練安德莉亞.歐文(Andrea Owen)過去曾經歷前夫出軌、伴侶詐欺、未婚懷孕、友誼失和、喪父,接二連三打擊讓她掉入谷底,後來她盤點14個內耗習慣,發現正是落入自我毀滅循環的原因,並提到這些自我壓抑的現象,在女性身上更常見。

2025年03月22日 00:30

晚睡3疾病風險增!睡滿8小時也沒用 醫:恐陷晝夜節律失調危機

晚睡3疾病風險增!睡滿8小時也沒用 醫:恐陷晝夜節律失調危機

有些人晚睡成習慣,且也不覺得對身體有所負擔,但醫師提醒,國際研究已經證實,「夜貓子」作息會提升3類疾病風險,包含糖尿病的風險提升2~3 倍,肌少症提高3.16倍,憂鬱症狀的風險甚至是晨型人的2.7~4.1 倍。且即便睡眠時間足夠,晚睡仍可能導致晝夜節律失調,進而影響荷爾蒙與新陳代謝的調節,提醒民眾注意。

2025年03月21日 18:45

「工作至少待一年」可能是胡說八道!倦怠管理師:沒人比你清楚

「工作至少待一年」可能是胡說八道!倦怠管理師:沒人比你清楚

限制性的信念(limiting beliefs),顧名思義就是那些限制我們的信念。它們往往是我們自己在沙地上任意畫下的界限。我們之所以抱持那些信念,通常是因為它們一再受到強化,使我們視之為真理。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意見講得彷彿是不爭的事實,你也經常遇到這種人嗎?

2025年03月21日 17:00

北市罕發溫差危險預警!醫曝2類患者猝死風險增 防範方法一次看

北市罕發溫差危險預警!醫曝2類患者猝死風險增 防範方法一次看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及輻射冷卻影響,這幾天國內出現「暴力溫差」,北市府今(21)日甚至罕見發布「溫差達危險等級預警」,未來幾天的日夜溫差達11℃以上。醫師指出,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兩類患者在溫差大時可能急性發作、惡化,嚴重時恐增加猝死風險,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025年03月21日 16: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