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發黃恐是癌!一冒症狀「開刀治療都沒機會」 5族群小心了

圖、文/常春月刊

60歲的毛小姐,有胰臟癌家族史的她,兩年前的健檢報告MRI影像顯示胰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問題、CA19-9腫瘤標記血液檢驗指數也在正常範圍內,近期因疫情趨緩,她到醫院安排較全面的健康檢查,為她解說的醫師一看到毛小姐發覺她的臉部膚色黃黃的,立刻打開她的胰臟檢查影像檔案。

果不其然在胰臟頭部位置發現有一個約1.2公分浸潤性病灶;CA19-9血液檢驗指數明顯上升,直飆到307(正常值為37U/ml以內);更要命的是,在雙下肺葉還發現數顆結節,高度懷疑是罹患胰臟癌病,並已有轉移跡象,後續經臨床醫師確認,確認就是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已找上門。

胰臟位置檢查不易 早期無任何症狀

依據110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胰臟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再觀看歷年統計資料顯示排名還有往前趨勢。但,事實上胰臟癌的發生率並不高,根據108年國人癌症發生統計,胰臟癌在所有癌症發生個案中僅占2.31%。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就是因為胰臟位於腹部後腹腔膜內深處,檢查不易,當癌症發生時,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也沒也明顯特定症狀。

臉發黃小心是「棘手癌王」上身!醫提「1共通點」:多數病人都有  冒症狀就晚了

但胰臟癌的進展相當快速,加上很容易轉移擴散及侵犯重要血管,等到症狀出現時,大多已發展至晚期,甚至是連開刀治療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胰臟癌可說是一種兇猛的癌症。

高危險族群當心 定期健檢習慣把握治療黃金期

胰臟癌在目前醫療上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但胰臟癌早期幾乎沒症狀、也無法靠自身感覺判定,若無定期健檢習慣的人,很容易就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錢政平表示,雖然造成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依據胰臟癌發生個案可找出高危險族群,例如:較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菸者、或是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的家族也較容易得到胰臟癌。

臉發黃小心是「棘手癌王」上身!醫提「1共通點」:多數病人都有  冒症狀就晚了

若屬以上所述高危險族群者,錢政平醫師提醒,務必要主動積極的安排胰臟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

 

·「身體6跡象」恐是罹癌王警訊! 上腹痛、進食後想吐都得注意
·胰臟癌發現即末期!醫點名「愛吃這類食物」恐害胰臟過勞 「7種人」易被纏上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最難交心」星座Top4!天蠍排第2 疑心病重難破冰

「最難交心」星座Top4!天蠍排第2 疑心病重難破冰

在人際互動中,有些人個性活潑熱情,毫不隱藏分享所有;也有人難以打開心房、表現出真實的自己,這些性格保守、謹慎的人,可能會在初次相遇時展現出矜持,傾向保護自我。塔羅牌老師艾菲爾即點名「4星座」不容易與人交心,他們對於情感與隱私格外重視,願意保持一定距離,不輕易讓外人摸透內心。

2023年12月10日 21:38

一夜激戰撞破了…26歲女「血猛滴2天」!醫急縫警告:恐喪命

一夜激戰撞破了…26歲女「血猛滴2天」!醫急縫警告:恐喪命

一名今年26歲的粉領族小如(化名)和剛交往的男友相當甜蜜,去年跨年夜在飯店狂歡一夜,隔天腹部突然出現悶痛,休息一天不見好轉,且疼痛感加劇,經男友陪同到婦產科檢查。由於腹部腫脹及疼痛,經詳細問診並安排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腹部大量積血,評估是因為激烈性行為造成卵巢黃體囊腫破裂引發出血,經過緊急施以腹腔鏡手術止血,並安排住院休養後已穩定病情。

2023年12月10日 20:12

他戒肉戒海鮮「血脂還是爆掉」!營養師見1地雷驚:油量過高

他戒肉戒海鮮「血脂還是爆掉」!營養師見1地雷驚:油量過高

營養師沈宛徵近日在粉專PO文分享,指一名「高血脂症」患者諮詢時透露,為了控制膽固醇,他戒掉最愛吃的海鮮、肉類,改吃素一段時間血脂仍超標,探究原因就出在他改為多吃加工素食還有烹飪方法錯誤!高油脂料理,讓肝臟合成膽固醇的原料充足。她藉此衛教高血脂症飲食3原則,避開過多飽和脂肪酸食物、減少膽固醇及生活習慣改變才是上策。

2023年12月10日 19:31

研究:氣溫每降低1°C「增200人突發心臟病」! 心肌梗塞有2前兆

研究:氣溫每降低1°C「增200人突發心臟病」! 心肌梗塞有2前兆

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早晚氣溫較低,許多人一早起床,體內的心血管也會感受到氣溫的變化,此時必須小心防範心血管疾病發作!由於季節的轉變,一天之間早晚的冷熱溫差大,血管便會開始產生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化,如果血管本身已經出現動脈硬化的情況的人,血管收縮的功能就會不靈光,甚至喪失功能,對於氣溫變化也會跟不上反應,容易發生缺血或血管彈性不佳的情形。

2023年12月10日 18:31

大巨蛋爆鼠患!北市衛生局:加強稽查周邊餐飲業者

大巨蛋爆鼠患!北市衛生局:加強稽查周邊餐飲業者

2023年亞洲棒球錦標賽在台北市大巨蛋開打,今(10)日將舉行冠軍賽,但卻被議員們發現,大巨蛋地下室的轉播區有鼠患危機,擔心線路被咬斷,影響轉播。對此,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近期會加強大巨蛋周邊餐飲業者稽查的抽驗頻率。

2023年12月10日 17:34

婦皮膚「又紅又脫屑」買藥膏擦不好!竟是「皮膚麟狀細胞癌」

婦皮膚「又紅又脫屑」買藥膏擦不好!竟是「皮膚麟狀細胞癌」

一名65歲女士身上有一個不規則的「脫屑紅色病灶」,由於不癢不痛,因此自行買藥膏擦,但沒有改善,轉至皮膚科門診求診,經皮膚專科醫師評估、切片檢查為「皮膚麟狀細胞癌」,幸好病灶尚未擴散,透過皮膚外科手術治療後,目前規則追蹤並無大礙。

2023年12月10日 16:29

「慢性咳嗽」恐藏大病!醫曝「10大常見原因」:留意心力衰竭

「慢性咳嗽」恐藏大病!醫曝「10大常見原因」:留意心力衰竭

反覆且持續性咳嗽是胸腔科門診病患求診常見的原因,醫師提醒,造成咳嗽的原因很多,也可能隱藏著其他重大的疾病,其中包括「過敏、氣喘、呼吸道感染、胃酸倒流、藥物副作用、肺部疾病、心血管問題」等等。

2023年12月10日 14:31

乳癌治療新知!病友與花蓮慈院開講座 醫:正念很重要

乳癌治療新知!病友與花蓮慈院開講座 醫:正念很重要

一年一度由TBCA乳癌病友協會與花蓮慈濟醫院合辦的「慈馨聯誼病友會‧智慧病人醫學講座」九日上午舉行,花蓮慈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群明、血液腫瘤科朱崧肇醫師和癌症醫學中心理師廖胤凱分享乳癌治療新藥與轉移性荷爾蒙族群的治療方法,和如何利用正念釋放身心壓力,有超過五十位乳癌病友、家屬一同參與。

2023年12月10日 12:15

「醫材業務」涉偷拍被逮!衛福部要檢討「台南醫院」管理SOP

「醫材業務」涉偷拍被逮!衛福部要檢討「台南醫院」管理SOP

一名網友在X(舊稱Twitter)帳號「白袍下NTR-Dr.洛」自稱是台南男醫師,在社群上貼出多張病人下體、院內女子走光照,結果被網友發現爆料者是醫療器材洪姓業務員,並非醫師,台南警方昨日深夜將該業務逮捕。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受訪表示,一般民眾並不適用《醫療法》或《醫師法》處理,但後續要檢討醫院管理SOP。

2023年12月10日 11:45

幾度算發燒?「5種量測方式」結果不一樣 這2部位最準

幾度算發燒?「5種量測方式」結果不一樣 這2部位最準

身體體溫升高不一定表示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穿著過多厚重衣物、使用發熱衣、運動後、曬太陽、或是女性排卵期…等情況都可能使體溫上升,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過需要留意的是:如果身體是因為發炎反應或感染而導致的體溫升高,甚至是發燒,就要特別小心。

2023年12月10日 10: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