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趴睡恐害「5問題」!醫示警:小心中風 最佳姿勢曝

 

圖、文/常春月刊

你有睡午覺的習慣嗎?國際醫學研究發現,午睡10分鐘,提振精神的效果最好,睡太久不但容易昏沉沉,姿勢不對還會壓迫許多部位,造成傷害。

趴睡恐造成5大問題  這樣做減少壓迫

而對於大多數上班族或學童趴在桌面上午睡,是否會造成健康上的影響?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趴在桌上會造成身體壓迫與頸部過於扭轉等問題,建議最好用抱枕或枕頭墊高頭臉部,讓腰部不致過於彎曲,或是將手墊在額頭處做為支點,以減少對臉部或眼睛的壓迫。

簡文仁指出,趴睡可能造成的問題包括有:

1、壓迫手臂和臉部: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感到痠痛。

過去即有案例,因趴睡時手上戴的大佛珠壓到顏面神經,導致顏面神經麻痺,使半邊臉總是麻麻的,嘴也變得歪斜;也有因午休趴在桌上睡覺,醒來後發生左頸側刺痛、右側手腳使不上力,也喊不出聲的症狀,經診斷證實為「頸動脈剝離」,險些「趴」到中風。

此外,由於手臂上的「尺神經」通過手肘,一旦手肘壓迫久了,容易出現「尺神經病變」,導致小指與無名指感到麻痛,影響手部細微動作,嚴重者甚至出現「爪狀手」,兩手指無法伸直,影響日常功能。

 

2、壓迫到眼球:午睡後常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長時間下來,可能造成眼壓過高,或加速閃光。

3、增加心、肺負擔:趴睡因嚴重彎曲頭頸部及胸部,容易壓迫到頸動脈、心、肺、胃腸等器官。

4、影響午餐消化:午餐後血液流向腸胃道,以幫忙消化吸收,趴睡因身體彎曲度增加,而不利於腸胃正常蠕動、降低消化能力,易造成胃腸脹氣。

 

5、脊椎肌肉痠痛:長時間歪扭頸部(趴睡時臉部多偏向單側)及壓迫上半身,會使頸部、肩、腰部肌肉處於緊繃狀態,形成肩頸部肌肉痠痛或常見的「落枕」,甚至造成頸椎及胸椎輕微變形。

能躺睡最好 靠在椅背、牆壁也能分攤重量

簡文仁強調,能夠躺著睡當然最好,但上班族受限於場地,最好能靠在椅背或靠牆小睡,將頭部的重量平均分攤,頭頸部就可以放鬆,並減少身體過於彎曲,以及對各部位的壓迫。

而一般認為,睡覺姿勢以右側臥位最好,不過午睡時間較短,可以不必強求偏哪一邊睡,唯要注意頭臉部應常換邊,才能減少傷害。

 

延伸閱讀:
·趴睡睡醒手麻藏「疾病警訊」! 醫眼中「殺手級動作」:恐害無力開門、開瓶蓋
·午睡10分鐘提神效果勝咖啡! 但「這群人」只會愈睡愈累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瘦瘦筆打出「瘦老臉」 研究揪膠原蛋白快速流失元凶

瘦瘦筆打出「瘦老臉」 研究揪膠原蛋白快速流失元凶

太多人想瘦身,使「瘦瘦筆」(GLP-1RA)大受歡迎,但臨床觀察發現,有人可能因為瘦太快,發生臉部凹陷、顯老現象,國外稱為「瘦老臉」(Ozempic face,Ozempic為藥品名),不過有最新研究指出,瘦老臉未必只和減重速度有關,可能還會導致膠原蛋白流失,若飲食又不健康,皮膚將提前老化。

2025年08月15日 11:59

台大兒醫「遊戲室」被成人科挪用 院方:暫時性安排

台大兒醫「遊戲室」被成人科挪用 院方:暫時性安排

台大兒童醫院三樓生理檢查區旁的等候遊戲區設置相當精緻,堪稱全台灣兒童友善醫療的代表性地標,然而有台大兒科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該區因為高層指示將拆除給成人科醫療業務使用,引發爭議。台大醫院今(15)日緊急回覆,是因為兒醫要成立專門的「兒童心智病房」才會將受影響業務暫時轉去兒醫三樓空間,相關裝置藝術及空間不會有任何拆除及破壞。

2025年08月15日 11:58

脂肪肝每3人就有1人中鏢!營養師教你「8招」救回你的肝

脂肪肝每3人就有1人中鏢!營養師教你「8招」救回你的肝

你知道嗎?肝臟被稱為「沉默器官」,平時幾乎沒有症狀,但一旦出事就是大麻煩,營養師珊珊在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台灣B型、C型肝炎盛行率高,而這兩種肝炎正是引發肝癌的主因,她強調,想要護肝,除了不熬夜、均衡飲食,還要定期追蹤肝炎並維持理想體態。

2025年08月15日 11:44

別再害怕「蘿蔔腿」! 醫: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別再害怕「蘿蔔腿」! 醫: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許多女性都害怕自己有「蘿蔔腿」,但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卻指出,小腿肌肉量能反映人體蛋白質的多寡,以及手術的恢復速度,結實的「蘿蔔腿」象徵肌肉充足、耐力佳、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肌肉不足則易造成併發症,拉長住院時間。

2025年08月15日 11:32

每周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 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每周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 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炸薯條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真的要注意份量,因為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每周若吃到3份薯條,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竟然會提高20%,吃一般煮、烤或搗碎的馬鈴薯,則不會有這樣的健康威脅。

2025年08月15日 10:55

長期投入校園戒菸 醫師羅錦祥籲「找人協助」提高成功率

長期投入校園戒菸 醫師羅錦祥籲「找人協助」提高成功率

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羅錦祥、長期投入校園戒菸衛教工作,14日指出,在戒菸門診接受治療的民眾中,近九成於18歲前即接觸菸品並成癮,顯示青少年時期的人際互動,往往左右健康行為。

2025年08月15日 10:12

不吃藥也能降血壓 專家教6招:有氧+阻力運動效果最佳

不吃藥也能降血壓 專家教6招:有氧+阻力運動效果最佳

不少人有高血壓的困擾,擔心一輩子都要吃藥,國外專家也注意到民眾需求,特別整理出6種不必服藥也能降血壓的方法,最強的還是「運動」,有氧加上阻力訓練有機會降到7毫米汞柱,若搭配飲食、減重,效果會更好。

2025年08月15日 10:11

運動後拉筋「無助減少痠痛」 醫:還可能增加關節傷害風險

運動後拉筋「無助減少痠痛」 醫:還可能增加關節傷害風險

許多人知道運動前、後最好要拉筋,認為可以減少痠痛,不過根據最新國際共識,拉筋雖有多種好處,甚至可促進血管健康,但運動後拉筋無法降低痠痛,整體來說也無法預防運動傷害,顛覆不少運動愛好者的想像。

2025年08月15日 09: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