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肩膀痛「推拿沒用」!一查肺癌轉移了 醫點名8種人小心

 

圖、文/常春月刊

67歲的陳姓老翁,左肩膀一直有莫名發痠疼痛感,平日生活為了減輕觸發疼痛都盡量不提重物,但疼痛感還是會時不時的發作。他表示,試過按摩、推拿、針灸等多種方式也都沒有辦法解決,過往也已到醫院照過X光檢查,也沒有異常狀況發生。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揪出肺癌轉移

他也說,若要說可疑病灶大概就是早些年曾罹患過的左上肺結核,但在好幾年前也早已治癒。並說,前次查看左肩不適的X光攝影也有連同檢視肺部,檢查結果與治癒後的左上肺狀態相比無明顯差異,該病灶發生處因已發生纖維化,過往治癒後的影像紀錄及當次檢查影像結果皆呈現一片白茫茫的樣子。

由於疼痛伴隨已長達約兩年之久,也讓他為此悶悶不樂,家人建議他不妨安排健康檢查以便找出背後真正病因。健檢醫師因考量他曾有肺結核病史,建議他務必將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列入此次健檢清單內,透過檢查影像赫然發現在左上肺曾發生結核的位置中,已藏有一顆大小約8 公分的腫瘤,並已侵犯到右肩骨骼,後續經胸腔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確認為肺癌,並已發生轉移現象。

 

肺癌骨轉移機率高 莫名骨痛、頭痛才驚覺

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肺癌是國人死亡率的最高的癌症,與發現的太晚並且發生轉移有關。肺癌的轉移起初會先侵犯到鄰近的淋巴腺、肋膜及肋膜腔、或肋骨,接著才會再轉移至遠處其他器官,其中發生骨轉移的機率最高。已遇過不少沒有健檢習慣的民眾,發生無法解決莫名的骨痛、頭痛問題,也沒有出現像是一般認知肺癌的咳嗽症狀,等到檢查時才意外發現這些病灶(骨痛、頭痛)原來是早已罹患肺癌並已轉移。

 

抽菸非致病主因 這些因素罹患機率高

蔡聰聰強調,罹患肺癌絕對不是只有抽菸是主要致病因素,還有長期接觸二手/三手菸、空污、工作環境易接觸致癌物(石棉、苯、菸草、焦油、氡氣等)者、家族遺傳、常處於油煙環境、曾罹患慢性肺部疾病(肺結核)等因素,都會比一般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肺癌。

蔡聰聰也補充說明,以陳先生的案例來說,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疾病的人其肺結核結痂處及其周邊,可能因瘢痕組織形成的過程中會有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容易促使細胞變性誘發癌症;或是,結核病灶的慢性刺激促使病灶與鄰近組織上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癌症。

蔡聰聰也呼籲,高危險族群以預防與保健為出發點,主動安排LDCT檢查,並遵守醫師建議的回檢追蹤,才能早期發現,降低肺癌的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她無病史、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得肺癌!竟是「外出無1習慣」害的 初期0症狀
·你每天在做的「這6件事」是肺癌元凶!醫示警:輕咳就中 肩膀痛恐已癌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