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肩膀痛「推拿沒用」!一查肺癌轉移了 醫點名8種人小心

 

圖、文/常春月刊

67歲的陳姓老翁,左肩膀一直有莫名發痠疼痛感,平日生活為了減輕觸發疼痛都盡量不提重物,但疼痛感還是會時不時的發作。他表示,試過按摩、推拿、針灸等多種方式也都沒有辦法解決,過往也已到醫院照過X光檢查,也沒有異常狀況發生。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揪出肺癌轉移

他也說,若要說可疑病灶大概就是早些年曾罹患過的左上肺結核,但在好幾年前也早已治癒。並說,前次查看左肩不適的X光攝影也有連同檢視肺部,檢查結果與治癒後的左上肺狀態相比無明顯差異,該病灶發生處因已發生纖維化,過往治癒後的影像紀錄及當次檢查影像結果皆呈現一片白茫茫的樣子。

由於疼痛伴隨已長達約兩年之久,也讓他為此悶悶不樂,家人建議他不妨安排健康檢查以便找出背後真正病因。健檢醫師因考量他曾有肺結核病史,建議他務必將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列入此次健檢清單內,透過檢查影像赫然發現在左上肺曾發生結核的位置中,已藏有一顆大小約8 公分的腫瘤,並已侵犯到右肩骨骼,後續經胸腔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確認為肺癌,並已發生轉移現象。

 

肺癌骨轉移機率高 莫名骨痛、頭痛才驚覺

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肺癌是國人死亡率的最高的癌症,與發現的太晚並且發生轉移有關。肺癌的轉移起初會先侵犯到鄰近的淋巴腺、肋膜及肋膜腔、或肋骨,接著才會再轉移至遠處其他器官,其中發生骨轉移的機率最高。已遇過不少沒有健檢習慣的民眾,發生無法解決莫名的骨痛、頭痛問題,也沒有出現像是一般認知肺癌的咳嗽症狀,等到檢查時才意外發現這些病灶(骨痛、頭痛)原來是早已罹患肺癌並已轉移。

 

抽菸非致病主因 這些因素罹患機率高

蔡聰聰強調,罹患肺癌絕對不是只有抽菸是主要致病因素,還有長期接觸二手/三手菸、空污、工作環境易接觸致癌物(石棉、苯、菸草、焦油、氡氣等)者、家族遺傳、常處於油煙環境、曾罹患慢性肺部疾病(肺結核)等因素,都會比一般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肺癌。

蔡聰聰也補充說明,以陳先生的案例來說,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疾病的人其肺結核結痂處及其周邊,可能因瘢痕組織形成的過程中會有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容易促使細胞變性誘發癌症;或是,結核病灶的慢性刺激促使病灶與鄰近組織上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癌症。

蔡聰聰也呼籲,高危險族群以預防與保健為出發點,主動安排LDCT檢查,並遵守醫師建議的回檢追蹤,才能早期發現,降低肺癌的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她無病史、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得肺癌!竟是「外出無1習慣」害的 初期0症狀
·你每天在做的「這6件事」是肺癌元凶!醫示警:輕咳就中 肩膀痛恐已癌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國內累積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器捐註記3萬8,390人,和往年相比屬於持平。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器捐實務最大挑戰並非數量,而是實際發生意外或腦死時,家屬同意捐贈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間,若死者生前未與家屬表達器捐意願,約有半數家屬無法接受,又以意外事故死亡更爲困難。

2025年11月28日 18:00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衛福部要修法嚴管醫美,初步已經確認終結「直美」醫師,衛福部今(28)日表示下週三將再針對醫美診所是否納評鑑進行討論,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執行特定高風險美容手術的診所必須經過外部認可與把關,這是已經確定的方向,現階段問題是大家對「怎麼把關」看法有所不一。

2025年11月28日 17:41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台中1名65歲男子阿華在退休之際,頻繁出現腰椎、骨盆刺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沒想到就醫後竟是罹患第4期攝護腺癌,腫瘤已達7、8公分,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細胞如滿天星般擴散,令他一度對退休人生心灰意冷;後來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癌細胞大幅減少,骨頭也降低疼痛,病情獲得控制,也讓阿華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2025年11月28日 17:41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飽受膝蓋問題困擾,常因傳統治療的反覆循環而疲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細胞治療臨床及研究團隊合作,退化性關節的問題以細胞再生療法的方式,喚醒病患身體內的修復工程隊,達成「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案,不僅幫助病友獲得具提改善,成效已獲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驗證,並發表於權威期刊《轉譯醫學雜誌》。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59歲的電子業女主管陳女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足跟潰瘍難改善,傷口一度有半個棒球大,且深可見骨,曾被醫師建議膝下截肢,讓她焦慮萬分,後來到亞東醫院治療,經「血循再灌流」手術合併脂肪幹細胞治療,再加入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輔助,成功保住足部,並重拾自力行走能力。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衛福部今(28)日公布12月3項新制,都是健保給付藥物相關,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劑要價億元」的罕病新藥納入給付,創下健保給付藥物單價最高紀錄。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之後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

2025年11月28日 15:46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