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成人99.5%體內潛伏1病毒!高風險群一圖看  有糖尿病小心了

 

圖、文/常春月刊

 

免疫力低下族群應關注帶狀疱疹危機,以防體內病毒不定時爆發!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疾病,50歲以上成人約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疾管署數據,台灣人中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盛行率之高是台灣國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皮蛇纏身痛如電擊 3成機率會發生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如過去曾確診過水痘或是施打過水痘疫苗者,該病毒就會一直潛伏於體內背根神經節中,宛如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免疫力低下的狀況,就容易活化病毒使其增生,而引發帶狀疱疹,由於帶狀疱疹會沿神經節生長,形成長長一條的疤痕,所以過去常被俗稱為「皮蛇」。

資料指出,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50歲以上成人約99.5%感染過此病毒,可見其危險性。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風濕免疫科陳怡行醫師表示,帶狀疱疹還會隨著患部於身體不同部位產生不同風險,研究指出,帶狀疱疹發生在眼部的比例約為10%-25%,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視力受損;除此之外,伴隨疱疹所引發的急性疼痛以及疱疹後神經痛宛如火燒、電擊,疼痛感更勝於分娩痛,其中約有3成患者會併發疱疹後神經痛,疼痛感更可能延續長達1年以上、影響患者生活。

 

免疫力低下族群風險最多增9倍 反覆復發恐引起併發症

 

感染帶狀疱疹當下的疼痛與後續疱疹後神經痛的長期影響,常令患者聞之色變。陳怡行說,過往多以為50歲以上是感染帶狀疱疹唯一的高風險族群,但其實誘發帶狀疱疹最主要的原因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衰弱造成,因此,免疫力低下族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

陳怡行進一步指出,免疫力低下族群包含:骨髓和器官移植者、愛滋病、帶狀疱疹家族史、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中高齡、慢性組熱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與氣喘等,這些族群因為疾病導致免疫力低,部分更因服用免疫製劑藥物治療,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罹患機率可能高出1.24倍到9倍之多。

此外,免疫力低下族群罹患帶狀疱疹後,也更容易引發脊隨炎和血管病變併發症,足見帶狀疱疹的後續對健康的損害,也因此除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慢性病患應接種疫苗,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引中也強烈建議18歲以上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完善自身免疫力、別再討皮痛。

 

 

 

 

 

高風險族群應即早預防 遠離皮蛇痛

帶狀疱疹病毒平常潛藏於人體內,容易被低估或忽略可能衍生的重大風險。

罹患帶狀疱疹後雖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主要是以加速皮膚病灶的癒合,或是減緩疼痛為主,無法治癒帶狀疱疹及其所衍生的併發症。陳怡行強調,目前遠離帶狀疱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疫苗預防,而且免疫力低下族群更應及早預防。

 

延伸閱讀:
·壓力、作息亂小心帶狀皰疹上身! 醫列「該警覺的7個小毛病」:會痛就完了
·莫名頭痛小心是皮蛇爬上臉!醫示警「初期1症狀」常被忽略 飛沫、空氣就能傳染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恐怖死亡率50%!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小心了

恐怖死亡率50%!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小心了

天氣炎熱,心血管健康不可輕忽!台灣每年超過5.3萬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威脅不容小覷。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特別提醒,3種人要當心心衰竭找上門。

2023年06月04日 15:59

「Fb社團流傳私密影像」快檢舉!衛福部:5種行為都犯法可抓去關

「Fb社團流傳私密影像」快檢舉!衛福部:5種行為都犯法可抓去關

政治圈Me Too暴風延燒,而近期在網路上也有人使用「RISU短網址」,在不少臉書粉絲專頁限時發布性私密影像,如自拍外流、前任自拍流出等內容。對此,衛福部提醒,今年初已修法通過《性影像雙法》,針對常見的5大性影像犯罪行為,修法已提高刑責,其中散布成人性影像,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年06月04日 15:27

狂點人工淚液!他點到「角膜密密麻麻破皮」 醫警告「1成分」傷眼

狂點人工淚液!他點到「角膜密密麻麻破皮」 醫警告「1成分」傷眼

一名男性50歲本身從事電腦工作,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平常就有使用人工淚液的習慣,近期因為眼睛乾澀症狀越來越嚴重,持續使用人工淚液後,乾澀症狀不但沒有緩解,眼睛還越來越紅、畏光。就醫檢查才發現,雙眼角膜表面暴露出來的位置已佈滿點狀破皮。

2023年06月04日 14:30

他老覺得「聞到腐臭魚腥味」!醫驚見鼻腔被「黴菌球」塞爆

他老覺得「聞到腐臭魚腥味」!醫驚見鼻腔被「黴菌球」塞爆

一名52歲男性幾個月來左側鼻腔不時有黃色膿鼻涕並伴隨鼻塞情形,後來甚至開始聞到腐臭的魚腥味,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鼻竇黴菌球(Fungal ball)」導致。

2023年06月04日 13:20

愛喝酒也臭!體臭人吃「5類食物」味更濃 醫推1飲品止汗

愛喝酒也臭!體臭人吃「5類食物」味更濃 醫推1飲品止汗

炎熱夏日汗如雨下,全身濕悶黏膩,尤其在辦公室、教室或是擁擠的大眾運輸工具內甚至會被濃郁的「特殊體味」臭到崩潰。中醫師王大元指出,中醫認為體味多與體內脾胃濕熱、肝火旺盛及腎精虧虛有關。他也點名「愛吃5類食物」如燒烤油炸、辛辣甜膩或喝酒抽菸,汗水中的代謝物自然會變多,現在開始減少精緻飲食和重口味還有救。

2023年06月04日 11:18

5食物害大腦變垃圾!中風、失智機率增 醫勸:酒少喝

5食物害大腦變垃圾!中風、失智機率增 醫勸:酒少喝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控制著記憶、學習、行動還有情緒。醫師提醒,平時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著對大腦的運作,有「5種垃圾食物」也會逐漸將大腦變垃圾,影響智力和心理狀態,包括反式脂肪、含糖飲料或是酒等,對於腦袋的保護,日常應注意飲水量,多攝取健康、天然的食物。

2023年06月04日 10:30

只撐傘沒用!專家點名:夏天「1壞習慣」害皮膚白不了

只撐傘沒用!專家點名:夏天「1壞習慣」害皮膚白不了

太陽看起來很大,一看就知道又是紫外線暴量的一 天,但是想到擦防曬品加上 水,全身黏呼呼的感覺,很多人都會想「只曬一下下,應該沒問題」而懶得擦防曬,這是處於熱帶的台灣人夏日的壞習慣之一。 但是台灣有1/3的時間是處於紫外線過量級和危險級,只要在陽光下曬個10分鐘就會曬傷,而且傷害的部分不只有皮膚,還包括眼睛、頭髮等。

2023年06月04日 09:43

吃辣解便秘?傳說「拉超順」5怪招:活鰻塞肛門 醫搖頭

吃辣解便秘?傳說「拉超順」5怪招:活鰻塞肛門 醫搖頭

除了多喝水、吃蔬菜、運動,可幫助正常排便外,不少人遇到便秘都有自己的小偏方,像是最常聽到的吃辣、喝咖啡等,但醫師表示,其實很多都市傳說完全無法幫助解便順利,反而導致情況更嚴重。醫師舉例,先前有報導一名外國人因為聽信「活鰻塞肛門」可解便秘,沒想到照做後反而害腸子破了3公分大洞。

2023年06月04日 08:47

2病毒高傳染力! 醫:得了真的很不舒服

2病毒高傳染力! 醫:得了真的很不舒服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兩種高傳染力的病毒,一個是水痘病毒,另一個是輪狀病毒,「只要10隻輪狀病毒」就能感染孩子,得了真的很不舒服,更誇張的是,受感染兒童每公克的糞便可排出1000億隻病毒。

2023年06月04日 07:21

拖拖拉拉是「內心聲音太多」!心理師揭11招「1分鐘終結拖延症」

拖拖拉拉是「內心聲音太多」!心理師揭11招「1分鐘終結拖延症」

「拖延」是許多人的毛病,不過日本心理專家提到,常常把該做的事情「往後延」,背後主因是「內心的聲音太多」,無法集中注意力所導致。他也在書中分享11個「1分鐘立即行動的祕訣」,來幫讀者終結拖延症。

2023年06月04日 05: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