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71型死亡率逾3成!平均3天變重症 「1族群」多無症狀感染

 

圖、文/常春月刊

 

全國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門急診數自四月底已連續兩周突破萬人,疾管署更指出近期腸病毒就診人次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為幼兒常見傳染病,國內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爆發於1998年,根據疾管署統計,當年有405例重症病例,其中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達19.3%,家長無不聞聲色變。

 

腸病毒症狀輕微卻暗藏危機 腸病毒71型為幼兒重症死亡第一名型別

 

腸病毒在全球呈大規模、週期性流行,各國流行型別也不盡相同。台灣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博士指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種病毒還可以再分為多種型別,共達一百多種。

 

 

為什麼「腸病毒71型」值得關注?何美鄉表示,腸病毒71型為國內歷年腸病毒流行之主要病毒株,也是亞太國家最常見引發重症的型別,其可怕之處在於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幹腦炎、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致死率更超過三成,直接致死原因多為心肌炎與腦幹腦炎。

 

平均三天內恐併發重症 出現四大前兆立即就醫

 

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進一步補充,九成的腸病毒71型重症皆為5歲以下嬰幼兒,且新生兒與幼兒感染症狀也略有不同,除了發燒外,幼兒大多會出現手足口病或單純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但高達八成的新生兒均為無症狀感染;而且腸病毒病程進展快速,平均發病三天內便可併發重症,家長往往措手不及。

 

 

何美鄉博士強調,新生兒免疫力較低,加上其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腸病毒更容易鑽過血腦屏障、侵犯腦部造成重症。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於產前、生產中或產後階段皆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因此家長務必留意嬰幼兒重症4大徵兆: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心跳急促,若發生以上現象須立即送醫。

 

延伸閱讀:
·腸病毒大爆發吃不下怎辦?醫叮嚀:吃這1類食物應急補營養
·嘔吐、拉肚子不是最常見!腸病毒「典型、非典症狀」曝 酒精狂噴=做白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醫點名「1蔬菜」高草酸又高鉀! 腎臟病患小心吃

醫點名「1蔬菜」高草酸又高鉀! 腎臟病患小心吃

飲食中含高草酸對於腎臟影響極大,包括腎結石、腎鈣化症、急性腎損傷、慢性腎病變都與高草酸有關。腎臟專科醫師陳佑丞分享一國外研究,其盤點出「5大類高草酸食物」,第1名由莧菜籽奪下,緊追在後的是菠菜,它不僅高草酸,也是高鉀食物。他也急勸慢性腎臟病及末期腎臟病患者應小心食用。

2023年05月28日 22:08

半夜起床尿尿「增死亡率」!醫曝「關鍵原因」:越老越明顯

半夜起床尿尿「增死亡率」!醫曝「關鍵原因」:越老越明顯

根據國際統計,每五位70歲以上的男性,有四位有夜尿情形。如果把年紀下拉到30歲以上的男性,也有將近三成的盛行率。醫師指出,除了夜尿次數外,睡眠品質也是重點之一,因為影響睡眠品質,夜尿患者的死亡率較正常人上升約35~50%。

2023年05月28日 21:34

醫點名:胃癌1隱形殺手! 早期「都沒有感覺」

醫點名:胃癌1隱形殺手! 早期「都沒有感覺」

許多人雖有胃病,但平日其實沒有感覺到身體有異狀或不適。醫師指出,每個人對於疼痛的忍耐度不同,但對於慢性胃炎造成的潰瘍,若輕忽,很可能會演變成胃癌。因為大多數人在胃癌早期並不會有症狀,進化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盡可能在胃癌形成前先發現黏膜病變,阻止並預防胃黏膜癌化。

2023年05月28日 20:17

咳嗽分4種!「症狀、止咳食物」一次看 醫大推2穴位有效

咳嗽分4種!「症狀、止咳食物」一次看 醫大推2穴位有效

近期除了新冠疫情反撲外,另受到多種病毒侵襲,使得門、急診病例數暴增,「咳咳咳」不停可說是診間日常。民權馬光中醫診所杜豔瑾醫師指出,咳嗽除了是長新冠最常見的後遺症之一,以中醫來看,咳嗽又可分為寒性咳嗽、熱性咳嗽、過敏性咳嗽與成人慢性咳嗽,其治療與保養方法各有不同,若想擺脫反覆久咳,快把秘訣學起來。

2023年05月28日 19:32

高雄婦遊日返國肩痛...皮膚黑線頭竟是蜱蟲!醫憂變萊姆病

高雄婦遊日返國肩痛...皮膚黑線頭竟是蜱蟲!醫憂變萊姆病

解封之後不少人會前往日本旅行,不過就有一名婦人前往日本回來之後,發現自己的肩膀疼痛,前往皮膚科診所,結果醫生一開始以為是「髮線」,但經過仔細檢查之後,這才發現是一隻蟲就藏在皮膚下,林工凱醫師說這隻蟲是蜱蟲,會讓人發高燒、無力,甚至變成了「萊姆病」。

2023年05月28日 18:02

一天中最容易憂鬱的時刻!從小害怕「黃昏」感覺孤獨、被遺忘

一天中最容易憂鬱的時刻!從小害怕「黃昏」感覺孤獨、被遺忘

從小我就害怕黃昏,黃昏代表孤獨,代表被遺忘。爸爸媽媽總是不在家,白天還好,小朋友們一起玩,誰都不想回家,到了黃昏,大家被爸爸媽媽喚回家,我跟弟弟變成無人看顧的野孩子。

2023年05月28日 17:10

單身不光是找對象!還有2件事要做 他勸:不是靠對象實現

單身不光是找對象!還有2件事要做 他勸:不是靠對象實現

單身並不等於孤單寂寞,很多人會經過一段單身期,這是一個探索自己的好時機。對於單身的人來說,不要總是把焦點放在找到一個對象上,反而應該先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本文將提供一些探索自我、建立健康關係的建議,並闡述好的關係不是靠對象來實現的,固定型思維是戀愛關係的殺手。

2023年05月28日 16:46

一堆天選之人中了!冒7症狀「這樣吃好得快」終極懶人包

一堆天選之人中了!冒7症狀「這樣吃好得快」終極懶人包

第四波疫情反撲中,感染科權威黃高彬醫師直言,「這一波主要侵犯就是天選之人」,而確診者主要症狀還是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等,在青壯年族群的特點容易伴隨高燒。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根據臨床經驗分享,當喉嚨痛伴隨體溫升高大多都是中鏢了。除了吃藥外,本刊統整染疫後「吃什麼好得快」供大家參考。

2023年05月28日 15:40

坊間傳「6個月後母乳沒營養」要靠副食品 醫「用研究」破迷思!

坊間傳「6個月後母乳沒營養」要靠副食品 醫「用研究」破迷思!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不少人都說餵越久越好,但坊間認為「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對此,醫師指出,因為副食品的介入,許多婆婆媽媽以為6個月後的母乳沒有營養,但實際上並不是。

2023年05月28日 15:29

恩愛撞破肚子劇痛!醫解析「黃體破裂」:超音波一照滿肚血

恩愛撞破肚子劇痛!醫解析「黃體破裂」:超音波一照滿肚血

最近在網路上不少女性都在討論「黃體破裂」,有一名女網友描述自己跟男友恩愛完後,突然肚子劇痛,完全站不起來,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黃體破裂,造成出血。對此,婦產科醫師解釋,其實黃體破裂每個月都會發生,而導致嚴重腹痛和出血常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但其實很少嚴重到要手術。

2023年05月28日 14: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