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香包過濃」小心了!恐毒到自己 4族群先別用

圖、文/常春月刊 尹丹桂(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未食五月節粽,破裘不甘放。」黃曆五月五日前,天氣常忽冷忽熱,故大衣毛衣還不能收起來。過了端午以後,台灣梅雨期也差不多進入尾聲,邁向炎炎夏季,冬衣才可以收起來。

黃曆五月五日稱「端午」,「端」字有「初始」的意思。黃曆五月五日一到,陽盛陰消天氣炎熱,蚊蠅蟲蛇蠍等等百毒齊出大肆活動,傳染病容易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民謠傳唱提醒老百姓:「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香包能驅蟲驅毒

古代人們將蛇、蠍、蜈蚣、蟾蜍、蜘蛛等五蟲稱為五毒。端午節一到,天氣炎熱起來,五毒害蟲齊動,因此自古就有記載人民為了驅蟲驅毒,都會在身上佩帶一個裝有香料的小袋子,就是所謂的「香囊」。

香囊內裝入艾草、薄荷、紫蘇、佩蘭、蒼朮、冰片、樟腦、陳皮、香薷、石菖蒲、藿香、雄黃和檀香粉等各種中藥材的組合,具有防蚊驅蟲、醒脾化濕及芳香辟穢的功效。若配合裁成像老虎造型的香包袋子,讓小孩子佩掛在身上,除了防蚊蟲,還有驅邪驅魔之意。演變到現在,香包已不單純是端午節的應景物品,更成為了裝飾品。

可是現在店裡或網路上販售的香包,香味很多元化甚至可以挑選或客製,因為裡頭包的是浸泡過人造香精/香水的乾花,而不是以上提到的那些傳統的天然中藥香料,濃濃的花香或果香香味不只變得更討喜,香氣持久度也遠比天然藥材長。使用合成香精製成的香包通常遠遠就能聞到香味,如果在密閉空間裡,久久不散,長時間聞還會產生神經學症狀如頭暈噁心、心悸等不適,若長期接觸太多劣質香精產品會危害人體健康。

什麼是合成香精?

一般工商業使用的合成香精分成三大種類,其中最為常見的是pthalate esters(俗稱塑化劑,簡稱 PAEs),廣泛應用在塑膠製品,化妝品沐浴乳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不易分解,除了造成環境污染外,部分PAEs 更具有干擾內分泌系統之環境荷爾蒙效應(endocrine-immune-neural axis perturbation),對動物與人類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及神經系統均有毒性,其致病機制已被明確證實,國內外研究中許多學者指出一般民眾所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濃度,亦可能對人體產生潛在健康效應,包括生長發展遲緩及生殖毒性(青春期性早熟、不孕等),還有致癌性等。

香包味道濃烈,對身體成負擔

雖然對這類合成香精的製造及含量比例等有法定規範,但地下工廠或是所謂商業秘密包裝下的品牌香水特殊調製等防不勝防的一些管道下,還是很容易接觸到,所以如果發現香包的味道過於濃烈,多聞幾下會造成以上提到的一些不適的症狀時,請敬而遠之!

因為裡頭可能有使用過多或劣質的合成香精,不只失去香包本質的意義,還會造成身體負擔。由於香包裡的香料成份多為不確定或沒有標示,就算是天然的中藥材也有其藥效,像孕婦,嬰兒及敏感體質、體弱多病的人群不宜使用。

 

 

延伸閱讀:
7旬老翁吃粽子腸堵塞掛急診,胃腸科醫師提醒3重點,每餐別吃完1顆
端午吃粽子,別讓腸胃不開心!醫師3大飲食建議,避免假期中跑醫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外皮酸澀、果肉飽滿的樹葡萄,近年因抗氧化與抗發炎效果,被視為養生水果新星,對此有泌尿科醫師說,樹葡萄含有豐富的多酚與花青素,男性每天吃10到20顆,對於常見的心血管問題、代謝失衡與性功能障礙等,都可望發揮保護力。

2025年05月08日 16:07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不少上班族夢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希望職場壓力愈小愈好,但某些勞心又勞力的工作,事實上可能保護腦部。國內專家長期追蹤55歲以上族群逾4千人,發現工作自主權較高、技能多元、需要一定體力的職業,罹患失智症風險較低,顯示上班的忙碌與挑戰,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大腦保鑣」。

2025年05月09日 09:13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籌建長達10年的高醫岡山醫院,今(8日)歡慶一周年院慶,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各界嘉賓特別現身祝賀。院方回顧,自試營運以來,已開設35個醫療專科、服務近20萬門診人次,並迎接130位新生兒,逐步實踐成為大岡山地區民眾健康堡壘的承諾。高醫院董事長陳建志表示,期待高醫大金字招牌帶來岡山繁榮,讓在地人看診不在舟車勞頓。

2025年05月08日 18:23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一直聞到奇怪異味要注意了!一名巡山員不知為何持續嗅到屍臭味,且情況長達好幾個月,直到某日他赫然發現打出「黑色鼻涕」,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竟是「常見1疾病」惹的禍。

2025年05月08日 18:05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近期確認3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部分縣市為此加強豬肉檢驗。專家表示,這三批豬肉遭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都屬安全食用劑量之內,食藥署列入統計並且依法放行,並沒有剝奪民眾「知」的權利。她憂心各縣市檢驗萊克多巴胺,只會挑起更多社會的動盪與不安,有如先前台糖豬肉遭驗出禁用瘦肉精案件,付出諸多社會成本。

2025年05月08日 17:44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4歲黃女士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問題,在他院接受手術切除,3年前又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出現吞嚥困難、頸部腫脹,再度檢查發現結節已經侵犯胸腔,氣管已經被13公分大,如果「芭樂般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進一步安排手術切除。

2025年05月08日 17:30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打破兒少與成人精神病人混合收治住院狀態,台大兒童醫院建立全台首座專為18歲以下兒少打造的心智病房,預計今年底啟用。衛福部今(8)日公布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在特殊發展項目中推動「兒少心智病房計畫」,斥資6590萬元打造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兒少的專屬治療空間,除北部的台大醫院之外,中部、南部也正在接洽,將陸續完成佈建。

2025年05月08日 15:58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在醫學上正式名稱為「酒精使用障礙症」,屬於一種疾病。醫師指出,酒癮並非僅靠「意志力」即可戒酒,酒癮就像慢性疾病一樣,需要透過持續的各類治療及重塑遠離酒精的生活型態,但酒精成癮認知不足,個案往往低估治療需求,缺乏改變動機或即使接受治療也極易中斷。

2025年05月08日 15: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