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疫苗可以讓乳癌在2030年消失嗎?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圖希博士的願望是能夠消除乳癌這種疾病。(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博士 藥理學教授

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市的阿尼克薩生物科學公司(Anixa Biosciences)和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下設勒納研究所(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的免疫學家圖希博士(Vincent Tuohy),雙方共同合作開發乳癌疫苗,並於2021年開始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這是圖希博士近二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可惜圖希博士沒有看到它上市,就已經於2023年1月份撒手人寰,享年74歲。目前該試驗負責人為克利夫蘭診所腫瘤科的巴德醫生(G. Thomas Budd),圖希博士的願望是能夠消除乳癌這種疾病。

利用疫苗來喚醒免疫系統,進而保護人類免受疾病的侵害(預防),是醫學界對抗癌症的終極目標,就像是人類消除了小兒麻痺症(即:脊髓灰質炎)和天花一樣。但不幸的是,截至目前為止,針對癌症的預防性疫苗幾乎尚未有突破性的成功。

疫苗的設計有許多種方式,像是將完整的病原體(病毒或細菌)經減毒/滅活後呈現給人體,讓免疫系統識別整個病原體並學會攻擊和摧毀它,同時產生對該病原體的長期記憶,這樣一來,往後幾個月或幾年後,當這個人碰到該病原體時,免疫系統就會做出有效攻擊,不至於生病。然而,癌症卻是另外一回事,因為癌細胞是由自己的細胞突變所產生的,因此兩者相似度很高,僅有些微的差異,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時很難區別出癌細胞,尤其是當年齡增長後,本身的免疫系統也會開始變弱,當這些脫逃、單一的癌細胞,躲在身體的某個角落,癌子癌孫,愈生愈多,達到臨界數量後,它們就會變成腫瘤(癌症),現階段最小能被偵測到的腫瘤(約0.7 公分直徑大小),裡面已經有3.5 億個癌細胞了。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示意圖/123RF)

近年來,由於科學界對免疫系統和癌細胞特性的更加了解後,於是期望能夠訓練免疫系統,在癌細胞形成腫瘤之前就先針對單一癌細胞,予以個個擊破,就地殲滅。克利夫蘭診所已故的圖希博士就剛好發現了一種叫做α-乳白蛋白的特殊蛋白質,它僅在女性哺乳時存在於健康的乳腺組織中,並在停止哺乳後就會消失,而且,α-乳白蛋白也從不存在於體內其他的細胞裡面。但是,非常特別的是,它就會出現在許多類型的乳癌細胞中,包括一種高侵襲性且致命的「三陰性乳癌」。研究發現,70~80%的「三陰性乳癌細胞」均會產生過多的α-乳白蛋白。所以這支乳癌疫苗的設計原理,就是把α-乳白蛋白當作是免疫細胞攻擊的靶點,當會產生 α-乳白蛋白的乳癌細胞開始出現時,免疫系統就會殲滅他,不會讓他們有機會長成腫瘤。所以這是一種蛋白質疫苗,也是一種非常老式的技術,疫苗裡面含有兩個主要成分,一個是生產並純化後的α-乳白蛋白,另一個是刺激免疫系統的「佐劑」,當把它們注射入人體後,就可以教導免疫系統把含有α-乳白蛋白的細胞當成敵人,只要發現,立即殲滅。

這次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包含兩個階段: Ia和Ib,Ia已經在2年前開始,估計應該在今年底(2023)完成,主要目標是觀察已完成治療但有高復發風險的三陰性乳癌病患(約有40%的復發率),同時確定給予患者的適當劑量,並藉以優化人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截至目前為止(幾乎達到治療後5年的時間),所有參與試驗的15位女性患者(其中還包含三名晚期患者),都接受了三次疫苗接種,每次間隔兩週,居然沒有一位女性復發,這樣的試驗數據真的“非常令人鼓舞”。

真實案例. 戴維斯女士(Jennifer Davis),她是一名來自俄亥俄州里斯本的 46 歲護士,於2018年2月首次發現乳房有腫塊,雖然做了乳房X光檢查,且進行了超音波和切片檢查,但都沒有發現癌細胞。但她仍然感覺到有些事情不對勁,因為腫塊在長大,因此又於同年9月份,進行了第二次的切片檢查。結果不幸罹患了第二期的三陰性乳癌,但尚未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於是開始接受化療和雙側乳房切除術,隨後又進行了26輪的放射治療,由於治療的副作用,使她三天內體重掉了七磅,手指甲和腳趾甲都脫落了。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定期乳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示意圖/123RF)

所有療程結束後,她的病情得到緩解,因為擔心復發,遂前往該州最好的診所 -- 克利夫蘭診所尋求進一步的協助,並在那裡聽說了這種乳癌疫苗,但因為那時候尚未通過臨床試驗申請,於是耐心等待,最後終於在2021年10月獲准加入了Ia階段的臨床試驗,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接受這支乳癌疫苗的人,當時她的癌症已經緩解接近三年了。她告訴記者說,就像接種流感疫苗一樣,除了注射部位出現腫塊外,沒有任何明顯的副作用。一般患有這種復發機率很高的三陰性乳癌患者,總是會擔心復發,身心上的疲勞和壓力,相當沉重。但是在接種疫苗後,雖然戴維斯女士不知道自己是否產生了免疫反應,卻自我感覺變成了“無敵星星”,因此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都在擔心復發的問題,像是: 今天頭疼,我有腦轉移了嗎?現在她只會去吃一顆止痛藥,然後就沒事了。目前她的身體和精神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甚至沒空去理它,因為有三個孩子(1男2女)和一個媽媽需要她關心和照顧,她每天都充滿希望和快樂。她希望疫苗能夠盡快上市,因為每個婦女都應該得到它。

由於Ia期試驗結果很好,克利夫蘭診所已於2023年初啟動了第二階段臨床試驗(Ib期),負責人腫瘤科巴德醫生將招募6~12名從未罹患過三陰性乳癌,但由於遺傳因素而面臨極高罹患風險的女性,且這些女性自願接受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即使她們當時完全健康,藉以降低日後患乳癌的風險,研究人員計畫在手術前就為這些女性接種疫苗。然後觀察安慰劑組和疫苗組中各有多少女性患上乳癌,並加以比較。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疫苗組中沒有人或極少數女性罹患乳癌,而安慰劑組中則是有正常比例的女性患上乳癌。克利夫蘭診所早先用小鼠做了完全相同的實驗,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小鼠出生後,如果你不去管它們,它們就會自動罹患乳癌,而這些小鼠中有一半接種了疫苗,另一半則進行了對照。在動物研究中,大約有一千隻老鼠接受了疫苗注射,竟然是100% 接種疫苗的小鼠沒有罹患乳癌,而所有對照組的小鼠都罹患了乳癌。但是在人類的臨床試驗中,你不可能看到像動物一樣的100%反應,雖然我們希望人類也能有100%的預防率,由於小鼠們被關在同一類型的籠子裡(環境),餵食相同的食物,所以變數較少,比較好控制,但人類則完全不同,變數非常多,不過即使在未來的人體試驗中達到了80%或90%的預防率,那仍然是相當驚人的,這部分的臨床試驗預計在2023年底完成。

相信讀者會想知道,這支乳癌疫苗到目前為止,為什麼僅針對三陰性乳癌進行試驗,答案是: 它比較惡性,對女性的威脅也較大,雖然三陰性乳癌如果能夠及早發現,治愈率仍然很高,但問題是它會迅速、悄無聲息地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此時就只有12%的患者能活過五年。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12~15%,它是治療上最具挑戰性的一種乳癌。所謂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是指乳癌細胞對於雌激素受體、黃體素受體以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的蛋白檢測均呈現陰性,這意味著三陰性乳癌比其他類型的乳癌,在治療藥物的選擇上,僅有少數的選擇,因為癌細胞沒有使荷爾蒙療法或HER2標靶藥物發揮藥效的受體或蛋白質,大約 40% 的一至三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在治療後(五年內)會復發。

開發成功一種疫苗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兩階段的臨床一期試驗,在2023年底全部結束後,研究人員將招募數百名女性,並嘗試招募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女性參加臨床二期的試驗,同時也將關注安全性,並評估一些額外的功效指標。最後是臨床三期試驗,將是大型、多中心、跨國試驗,且將招募數千名女性進行測試,用以確保從安全角度來看,沒有遺漏某些類型的女性。科學家預測,大約五年內,疫苗將為像戴維斯女士這樣患有三陰性乳癌並擔心復發的人上市。約7年後,也就是2030年,它應該可以發展出適用於所有女性,包括從未患過乳癌的女性,來當作預防疫苗,也就是在女性決定不再生育後為她們接種疫苗,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女性在40歲時就已經完成生育任務了,或者一些更早年齡的女性決定不再撫養孩子時,就可以更早地接種這支疫苗。負責疫苗開發的阿尼克薩生物科學公司,首席執行官庫馬爾先生(Amit Kumar)告訴記者,同樣的疫苗開發策略,也可以應用到其它部位的腫瘤。也就是說,只要發現某種特殊的蛋白質不會在正常健康的組織中表達,而僅僅只是在腫瘤中表達,科學家就可以變更設計,讓疫苗去攻擊新的蛋白質靶標,這樣就能用來治療其他的癌症。包括該公司正在開發的卵巢癌疫苗,大家對癌症疫苗的期待,應該可以寄予厚望。

參考文獻:
1. 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網路版,2023年7月14日,記者Caitlin Tilley報導,題目為: Breast cancer vaccine “could eliminate disease by 2030”: 15 women who survived aggressive tumors are still in remission up to five years later after receiving experimental shot — now doctors believe a cure is in sight.

關鍵字: 潘懷宗 乳癌 癌症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屏東爆炸案傷者「免付醫療費」!健保先行墊付 比照八仙塵爆模式

屏東爆炸案傷者「免付醫療費」!健保先行墊付 比照八仙塵爆模式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的明揚國際科技公司工廠22日發生爆炸意外,造成多人傷亡送醫、消防員不幸殉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今(26)日表示,爆炸案受傷者非健保給付的自費醫療費用,包含救護車費用、病房差額、自費醫材、掛號費、住院膳食費的費用,都不向病人收費,比照八仙塵爆模式,由健保署先行墊付,再由地方政府專案返還墊付金額。

2023年09月26日 20:53

吃柚子「放屁噴柚子香」?兩派吵翻 醫曝2原因解答了

吃柚子「放屁噴柚子香」?兩派吵翻 醫曝2原因解答了

中秋節到了,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關於「柚子屁」的傳言再度引發熱議。曾有女大生在Dcard上PO文分享,吃完柚子後突然想大便,結果「整間廁所都是超濃柚子味」;卻有人留言直呼騙人,點名柚子「屁臭到讓我懷疑人生」臭到爆。究竟吃完柚子後放屁是香或臭,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點出2可能,並坦言「的確聽患者說過」。

2023年09月26日 20:08

他「精液用流的」醫看傻! 最佳射程曝光

他「精液用流的」醫看傻! 最佳射程曝光

年輕力盛的青壯年,提到房事的勇猛,喜歡類似「長、硬、射…」等形容詞;相對的,有一些年紀大的男性,則最怕被貼上「只剩一張嘴」的標籤,並且在兩性關係上,陷入「短、軟、流」的困境。尤其別人射精是「高射砲射出來」,而自己卻是「水龍頭流出來」,面對「射程不達標」,到底出現什麼問題?是什麼警訊?

2023年09月26日 19:42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該心臟被多家醫院放棄使用,三總透過「器官照護系統(OCS)」機器養心,確定心臟恢復健康後,再移植至一名64歲患者體內,該例也是亞洲第二例。

2023年09月26日 19:01

中秋月餅「藏3地雷」!醫曝3成分示警:吃多小心讓身體發炎

中秋月餅「藏3地雷」!醫曝3成分示警:吃多小心讓身體發炎

中秋節連假即將到來,多數家庭一定都會準備月餅,因吃月餅象徵一家團圓、圓滿的意思。不過其實月餅有隱藏「炸彈」,一不小心吃太多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甚至還容易導致身體慢性發炎。

2023年09月26日 18:32

烤肉後狂冒痘! 醫揭「木炭1成分」害的

烤肉後狂冒痘! 醫揭「木炭1成分」害的

俗稱「烤肉節」的中秋節,大家是否有相約親朋好友「另類圍爐」?那陣陣的炭火烤肉香可以傳遍好幾條巷弄,令人口水直流。不過,烤肉造成的煙霧對少數皮膚敏感族群來說,可能後續會出現皮膚癢、皮膚紅疹或狂冒痘痘的情形,還真是一個讓人不快的後遺症啊!

2023年09月26日 18:03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行政院宣布,自明年(113)1月起,每名幼兒托育費用,送托公共托育機構者「每月補助由5500元調升為7000元。」衛福部社家署表示,中低收入戶也將再調高1000元;另外為了鼓勵生育,第2名子女再調高1000元,總計預算為112.7億元。

2023年09月26日 18:00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為搶救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之黃金治療關鍵時間,健保署自112年10月1日起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之給付條件,由原先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預算約6900萬點。

2023年09月26日 16:42

新冠連假後再起!莊人祥示警下一波高峰時間點 XBB疫苗已7千人接種

新冠連假後再起!莊人祥示警下一波高峰時間點 XBB疫苗已7千人接種

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於低點,但隨著秋冬到來,將再有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今(26)日示警,歐美疫情已經出現上升趨勢,國內秋冬也將有一波疫情,估計中秋、國慶連假後上升可能性最高,並於12月中下旬達高峰。因應此波疫情,莫德納XBB.1.5疫苗今日開打,統計上半天就已經吸引7千人前往接種,比先前次世代疫苗開打時踴躍。

2023年09月26日 16:35

流感增8死!30多歲男發燒虛弱「發病2周亡」 6歲童重症腦炎住院中

流感增8死!30多歲男發燒虛弱「發病2周亡」 6歲童重症腦炎住院中

流感疫情燒,上周因為類流感就診超過10萬人,還在持續上升。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上周新增8例流感死亡個案,其中最年輕是30多歲男性,因為發燒、咳嗽、虛弱等症狀持續不見緩解,至醫院就醫時已經兩側肺部發炎,雖然收治加護病房搶救,但仍於發病2周後因為併發肺炎、敗血性休克過世;而新通報重症個案當中,也有6歲女童因為流感引發腦炎,出現多次抽搐,目前還在院治療中。

2023年09月26日 15: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