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條「1用法」恐中毒性休克! 婦科醫示警:非經期不要用

 

圖、文/常春月刊

隨著時代進步,日常生活用品的種類也越趨多元化,以女性生理用品來看,衛生棉條的使用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過往女性大多使用衛生棉片,但近年來衛生棉條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但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衛生棉條嗎?

台灣衛生棉條使用率低 諸多迷思疑慮待解

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指出,台灣與歐美國家相比,衛生棉條的使用率較低,但也正因如此,理解正確使用方法非常重要!衛生棉片與衛生棉條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使用期間「看不看得見」,尤其衛生棉條需要放置到體內,因此,可能會產生下列困擾:是否已確實取出?如何選擇大小?自己適不適合使用?也可能對衛生棉條產生諸多疑慮,包含:處女膜是否容易受損?無性經驗者是否能使用?

 

衛生棉條是否傷害處女膜 臨床有輕微破壞之虞

其中,不少人最想知道的是,使用衛生棉條對於無性經驗者是否會傷害到處女膜?郭安妮解釋,臨床上確實有對處女膜造成輕微破壞的狀況發生,但現代對於處女膜是守貞的概念已逐漸釋懷,因此多數人並不會太在意。

衛生棉條選擇錯誤 恐造成中毒性休克症候群

此外,郭安妮指出,衛生棉條大致分為量多型與量少型兩種,應選擇適合自己當下使用的產品。若吸力過強者,容易讓陰道內壁過乾,造成些許摩擦進而產生破皮,此時存在於外陰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透過此途徑感染,進而產生毒素,很容易造成中毒性休克症候群。

 

謹記使用守則 選擇醫療器材許可證號的產品

衛生棉條是以吸收經血為設計,若在非經期使用,不但無法吸附分泌物,還可能造成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而引發感染。郭安妮提醒,應選擇具有醫療器材許可證號的衛生棉條,以保護自己安全。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月經滴滴答答只有一點點「10種可能性」曝!小心是癌 醫喊快做「這件事
·月經來「喝1飲品」排毒、解便秘!醫認證 下腹悶脹喝熱牛奶有助舒緩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厚臉皮是好事!專業醫師曝真相「膠原蛋白多」 超音波解析人臉

厚臉皮是好事!專業醫師曝真相「膠原蛋白多」 超音波解析人臉

經常我們在罵人時都會用到「厚臉皮」這個字眼,不過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厚臉皮可是有好處?知名皮膚科醫師彭賢禮就透露臉皮厚好處多,代表膠原蛋白比較多,相較起來,看起來比較不顯老,而現在透過超音波的畫面,帶你一起去了解什麼是厚臉皮。

2025年04月04日 17:48

川普很快「要對藥品課關稅」 專家點「關鍵隱憂」:恐發生缺藥潮

川普很快「要對藥品課關稅」 專家點「關鍵隱憂」:恐發生缺藥潮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灣特定產品加收32%關稅,更表示很快會對半導體與藥品開徵關稅,引發國人高度關注。對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全球藥品供應鏈可能受到間接衝擊,如果台灣持續仰賴原廠藥,也沒有提早增加備藥量,可能會出現缺藥潮。



2025年04月04日 16:34

徐亨罹患腦瘤!醫曝「12症狀」:頭痛、看不清當心

徐亨罹患腦瘤!醫曝「12症狀」:頭痛、看不清當心

資深本土劇男星徐亨4日凌晨發文透露自己罹患腦瘤。醫師指出,腦瘤的症狀會視腫瘤大小和位置而定,症狀上會出現頭痛、步態不穩、噁心嘔吐、語言障礙、四肢無力等,症狀出現的時間點通常和腫瘤性質有關,如良性腦瘤通常生長緩慢,症狀較晚出現,惡性腦瘤通常生長快速,症狀很快就會出現。

2025年04月04日 15:00

陽明交大、北榮研發「AI腦影像診斷3精神疾病」 獲愛迪生金獎

陽明交大、北榮研發「AI腦影像診斷3精神疾病」 獲愛迪生金獎

為突破精神疾病診斷長期依賴問診與病史,缺乏客觀量化判斷標準的醫療困境,陽明交大與臺北榮總投入腦影像與AI研究,成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的研究與臨床評估,該研發獲得今年美國愛迪生獎金獎。

2025年04月04日 14:00

葉欣眉罹直腸類癌 醫示警「10症狀」:3器官都可能發生

葉欣眉罹直腸類癌 醫示警「10症狀」:3器官都可能發生

年代電視台《百變智多星》主持人葉欣眉今天突然宣布「直腸內發現0.8公分類癌」,已進行開刀治療。醫師指出,「類癌」是神經內分泌瘤,可能原發於胰臟、腸胃、肺等器官,最常見發生於消化系統,尤其以直腸最多,一樣有惡化轉移的可能,常見有10大症狀。

2025年04月04日 13:25

腦補地震是真的!醫曝「幻震陷阱」:連手錶震動都中招

腦補地震是真的!醫曝「幻震陷阱」:連手錶震動都中招

你也有過「假性地震」?醫師指出,這是一種由大腦誤判觸發的感知錯覺,常在災後、餘震頻繁或大量接收地震訊息時出現,可能會因為過度警覺、焦慮失眠,甚至手錶震動、社群訊息提醒,都讓人「腦補」出地面在搖;假性地震通常1至2週會緩解,但若持續超過一個月,恐已影響身心健康。

2025年04月04日 11:46

清明小心外邪侵襲 中醫推「2飲食、3穴位」養生

清明小心外邪侵襲 中醫推「2飲食、3穴位」養生

清明節是一年當中的第五個節氣,但清明時節氣候冷熱交替、乍暖還寒,這時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中醫師提醒,清明時節肝氣旺盛,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議也可自製清明養身食物和多按3穴道養生。

2025年04月04日 10:30

5年來9人遭蛇咬死亡!台灣常見毒蛇有6種 專家揭特徵、出沒狀況

5年來9人遭蛇咬死亡!台灣常見毒蛇有6種 專家揭特徵、出沒狀況

4月起國內進入蛇咬旺季,疾管署統計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且過去5年間仍有9人因蛇咬死亡。台灣常見六大毒蛇分別是龜殼花、赤尾鮐、百步蛇、飯匙倩、雨傘節、鎖鏈蛇。這些蛇各自有不同的特徵,棲息地點、出沒時間,疾管署專家一次解析,並強調,大多數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民眾若進入樹叢或草堆,記得「打草驚蛇」,讓蛇有時間離開,這樣大家都能安全。

2025年04月04日 08:59

很多人都錯了!「4大偽健康習慣」反增罹癌風險 醫師示警

很多人都錯了!「4大偽健康習慣」反增罹癌風險 醫師示警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養生思想風行,但仍有不少奉行「健康生活」的民眾,因為錯誤的理解,反而默默地傷害了自己的身體。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指出,部分被視為「健康習慣」的生活方式,如每天喝果汁、吃素、多睡覺等,如果未能掌握正確觀念,反而可能成為增加致癌風險因子。

2025年04月03日 19: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