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激推「4種營養素」睡超好! 睡前吃鈣更有效

yawn,打哈欠,打呵欠,呵欠,哈欠,起床,醒來,睡醒,想睡,愛睏,睏(圖/達志/示意圖)

 

▲要提升睡眠品質,可攝取4種營養素,包括鈣、鎂、色胺酸及維生素B群等。(圖/達志/示意圖)

 

文/常春月刊

 

不求睡得多,但願睡得好!你每天起床還是昏沈沈、沒精神嗎?有睡像沒睡一樣?其實,有睡覺不等於睡眠品質好,營養師教你透過吃提升睡眠品質。

 

提升睡眠品質 4大營養素

 

1、鈣

 

鈣不只能幫助維持骨骼健康,睡前吃還能幫助睡眠,有穩定神經、放鬆肌肉,避免半夜抽筋的功效。

 

蛋白質類:小魚乾、蝦米、豆乾、黑豆

 

乳製品:牛奶、起司、優格

 

堅果種子類:杏仁、榛果、黑芝麻

 

蔬菜類:芥藍菜、海帶、莧菜

 

2、鎂

 

提升褪黑激素,降低皮質醇,放鬆肌肉。補充足夠的鎂,還能幫著血管放鬆,降低血壓。

.植物性蛋白質:黃豆、黑豆

.水果類:酪梨、香蕉

.堅果種子類:腰果、南瓜籽

.蔬菜類:菠菜、芥菜、莧菜

3、色胺酸

色胺酸是血清素、褪黑激素的原料,掌管我們的心情和睡眠,補充色胺酸後,會先組成血清素,放鬆心情,再進一步生成褪黑激素,幫助睡眠。

.乳品類:牛奶、起司

.豆蛋魚肉類:黑豆、黃豆、豆漿、鮭魚、蝦米、水煮蛋、茶葉蛋、雞胸肉、豬里肌

.堅果種子類:芝麻、開心果

4、維生素B群

維生素B6有維持神經穩定性、消除焦慮的功效,和維生素B1、B2一起作用,可幫助合成血清素,讓色胺酸轉換成褪黑激素,幫助睡眠。

.維生素B1:全穀類 (糙米、燕麥)、酪梨、瘦豬肉、豆類

.維生素B2:魚類、乳製品、瘦肉、深綠色蔬菜

.維生素B6:瘦肉、豆蛋類、燕麥、堅果種子類

▲酪梨沙拉。(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酪梨內含維生素B1可幫助合成血清素。(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想要一覺好眠 3食物要少碰

除了靠吃幫助睡眠,還有小撇步!高敏敏分享好眠攻略這樣做,睡眠品質大提升:

1、酒精

使水分流失、睡不好,抑制副交感神經活動,再加上喝酒會讓身體發炎,導致免疫力下降。

2、精緻糖

血糖起伏大會降低自律神經的穩定性。但如果真的想吃甜的,一天可以吃多少糖?衛福部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精製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降至<5%更好!

3、咖啡因

過量的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再加上咖啡因會影響大腦中的腺苷受體,以及刺激腎上腺分泌,會導致焦慮、緊張,而已經容易出現壓力和焦慮的人,可能會因為咖啡因而使症狀更嚴重,建議咖啡因的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
·研究證實「愛吃1類食物」害你睡不好! 6種食物改善失眠...奇異果、優格都有用
·安眠藥不能跟「這4種食物」一起吃! 咖啡、鹹酥雞都上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