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圖搞懂液蛋製作流程 從全蛋到消費者手上要經過八大關卡

▲液蛋產品分為三種類型:全蛋、蛋黃、蛋白。透過「蛋杯」來分離蛋黃、蛋白,以滿足不同客戶如烘焙業者或是餐飲業者對液蛋的需求。(圖/食力foodNEXT)
▲液蛋產品分為三種類型:全蛋、蛋黃、蛋白。(圖/食力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劉宜叡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利用次級蛋、破殼蛋製作液蛋的食安新聞讓民眾對於液蛋的安全性感到質疑。

然而除去少數的豬隊友,還是有競競業業的液蛋業者埋頭苦幹。因為液蛋一旦失去蛋殼的保護,其營養多到微生物大軍在液蛋中會長得超開心,本次《食力》直擊台達蛋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桃園市觀音的液蛋工廠,透過台達蛋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經理魏毓恆的說明,來了解液蛋究竟是怎麼製作的?

▲一圖說明液蛋流程。(圖/食力foodNEXT)
▲液蛋製作流程。(圖/食力foodNEXT)

1、原料蛋選別

魏毓恆說明,液蛋的來源多半是無法裝入市售盒裝的洗選蛋,因為超出規格以外(稱為格外蛋),這些格外大顆(或格外小顆)的雞蛋就被拿來製成液蛋。再來,洗選蛋基本上要求雞蛋表面須無糞便、顯著污斑或變色,當黑點污班實在是無法被清洗乾淨、品質卻無礙時,也是流向液蛋的製作。此外,洗選蛋透過超音波偵測器判別蛋殼是否有裂縫,這些裂殼蛋雖有裂痕但是只要蛋膜不破損、不流出內容物者也會拿去製作成液蛋。

2、洗淨:噴水、刷洗、沖洗

先用肉眼將髒汙、破損的蛋挑出後,下一步便是將蛋投入水中,透過水的浮力進行二次篩選,若是有破洞的雞蛋便會浮起來、而健全完好的雞蛋便會沉降到水槽底,再經過輸送帶進入洗淨程序。

蛋殼在水槽進行濕潤後,以連續式洗選機進行刷洗及沖洗,把蛋殼上面的髒污刷掉。不管是投蛋槽、還是刷洗所使用的水都會配合使用濃度100~200ppm的次氯酸鈉溶液來減少蛋殼表面的微生物量,以避免滲到入液蛋中影響品質。最後,再用清水將殼蛋沖洗乾淨,而且這個步驟不能添加消毒劑、以免污染到液蛋。

3、打蛋去殼、照蛋檢驗

當殼蛋從低溫冷藏區出庫要進行打蛋時,由於溫度低的緣故,使得蛋白不容易與蛋殼分離。魏毓恆特別指出,殼蛋進入打蛋機前,讓殼蛋維持在16度C,可以減少蛋白殘留在蛋殼上,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完整的殼蛋進入破殼區撞擊後,機器手臂兵分兩路:機器手臂抓緊蛋殼迅速進入另一條產線進行廢棄物處理,這個過程會先透過離心力把蛋殼上殘留的蛋白甩乾淨後,分為乾淨的蛋殼以及少量蛋白,最後細碎的蛋殼拿去作為堆肥、蛋白煮熟後則是提供給豬隻食用。

再回到自動化打蛋的產線上,一經破殼,雞蛋的內容物往「蛋杯」一掉,蛋杯第一層會最先會接住蛋黃,第一層乘載不住的蛋白便會如沙漏一般,往第二層前進,這個擁有二層結構的蛋杯就是分離蛋黃、蛋白的秘密武器啦。

蛋黃、蛋白分離後,會經過視覺辨識偵測機進行照蛋,確認蛋白或蛋黃是否顏色不對勁,如果蛋內有血絲,可能是母雞在生產的過程中遭受到驚嚇等,這個步驟可以把內部有問題的蛋捨棄。

4、過濾液蛋

將分蛋後的全蛋、或是蛋白、或是蛋黃再次聚集後,利用加壓過濾將蛋液中可能殘留的蛋殼及繫帶濾出。

5、板式熱交換器、用1度C冰水降溫

液蛋生產中最關鍵的便是維持適當的低溫,魏毓恆表示,在打蛋、分蛋的過程中,處於較為高溫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還是會有微生物的滋長,因此過濾完成的液蛋再進入殺菌前會需先降溫,透過「板式熱交換器」、使用1度C的冷水使液蛋維持在低溫狀態。經過降溫的蛋液會儲存在儲存槽,一起等待收集到一定的批量,分批次進行加熱殺菌。

6、均質、殺菌

液蛋經由管線進入板式熱交換器逐步預熱後,便進入均質機進行適當的均質,避免讓殺菌出來的全蛋產品其蛋黃、蛋白分層,使成品賣相不佳。當然不一定所有的產品都要均質,而是依據客戶的要求,量身制定。

均質後便是殺菌,在這個過程中,採用巴氏德低溫殺菌法(Pasteurization),約66.5度C、3分鐘,全程於密閉管道內進行,隔絕外部污染風險,並能有效殺死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原菌。其中最要緊的是控溫、控流速,溫度正負差一分都不行,一不注意把蛋黃、蛋白、或是全蛋煮熟了,卡在管壁裡,麻煩就真的大了。

7、充填

在正壓充填室中將殺菌後的蛋液裝填,最後封膜、鎖蓋。

8、運輸及儲存

產品應冷藏並維持在7℃以下運輸及儲存,殺菌液蛋最多放置16~21天。

從以上步驟,顯而易見:「液蛋,不是品質不良的雞蛋製成的;而是由品質優良的新鮮殼蛋,經過嚴格的清洗、殺菌步驟完成的」。一言以敝之,液蛋就是一項經過嚴格品管的食品!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黑心液蛋啟示錄 四點不改 黑心不停!
1張圖讓你秒懂洗選蛋的洗選流程

關鍵字: 食力foodNEXT 液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高雄一名40多歲黃姓女子,從小因為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牙齒嚴重「前牙開咬」,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她回憶,自己多年來連吐司、玉米這類日常食物都沒辦法咬斷,只能靠後牙或用舌頭頂碎,直到接受林詩詠醫師安排的3年隱形矯正,她終於能用門牙順利咬斷吐司,感動直呼:「這是全新的人生體驗!」

2025年09月17日 18:28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會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嚴重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得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卻有約2成患者視力改善有限。台北榮總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首度破解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的關鍵,證實若皺褶中的「膠質細胞」密度越高,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就愈差,也因此,黃斑部皺褶的早期介入變得更加重要。

2025年09月17日 18:17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1成兒童患ADHD僅1%完整治療 醫揭迷思:腦中像10個喇叭播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被誤解為單純的「好動」或「不聽話」,醫師指出,ADHD其實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腦部的功能,在台灣約有9%的兒童受到影響,但僅有1.6%接受正式診斷,真正接受完整治療的比例更僅約1%,意味著許多孩子未能及時獲得支持,導致學習、人際及情緒發展受阻。

2025年09月17日 17:22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21歲女性尿液檢查驚見潛血 醫:定期追蹤是關鍵

一名年僅21歲的黃小姐,近日在公司年度健檢中,意外發現尿液檢查結果為「潛血陽性」,雖然平時生活規律、運動習慣良好,且沒有出現頻尿、解尿灼熱或血尿等症狀,但異常數據仍讓她十分不安,因此前往嘉義榮院家醫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經醫師陳加判斷黃小姐屬於「鏡下血尿」,建議複檢後數值已恢復正常,考量其年紀輕、無抽菸史與家族病史,無需過度緊張,但仍建議民眾持續可透過定期健檢追蹤,了解及掌握自己的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7:05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不吃澱粉也瘦不了?減重失敗「十大雷區」你中了幾個

減肥路上常常卡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營養師珊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醒,問題往往不在努力不夠,而是踩進了「隱形減重陷阱」,並點出「10大地雷」要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17日 17:04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攜手台灣隊長陳傑憲簽約成品牌代言人 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

再生緣細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15日舉辦盛大簽約記者會,正式宣布邀請世界棒球12強冠軍台灣隊長 陳傑憲 擔任品牌代言人。本次合作以「健康全壘打」與「再生八寶」為主題,象徵運動精神與細胞醫療的跨界結合,並傳遞「守護生命中的每一局」的核心理念,將全壘打精神從球場榮耀延伸至守護生命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5:21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這些美食「蟑螂都不吃你還吃」 權威影片瘋傳?醫1句神破解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近日Threads瘋傳一段影片,內容指出「蟑螂都不吃,你還狂吃」、「看完這集,也就不難理解台灣為啥有這麼高的洗腎率、大腸癌患者」的內文,這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之餘,更一句吐槽「不是啊兄弟,你又不是蟑螂!」

2025年09月17日 15:18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一名女性肝癌患者曾接受電燒與栓塞手術,怎料在術後檢測發現,其體內累積較高濃度的「永遠化學物質」。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隱藏污染,包括不沾鍋具、速食紙盒、某些化妝品與清潔品等,「大家千萬別忽視了!」

2025年09月17日 14: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