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圖搞懂液蛋製作流程 從全蛋到消費者手上要經過八大關卡

▲液蛋產品分為三種類型:全蛋、蛋黃、蛋白。透過「蛋杯」來分離蛋黃、蛋白,以滿足不同客戶如烘焙業者或是餐飲業者對液蛋的需求。(圖/食力foodNEXT)
▲液蛋產品分為三種類型:全蛋、蛋黃、蛋白。(圖/食力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劉宜叡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利用次級蛋、破殼蛋製作液蛋的食安新聞讓民眾對於液蛋的安全性感到質疑。

然而除去少數的豬隊友,還是有競競業業的液蛋業者埋頭苦幹。因為液蛋一旦失去蛋殼的保護,其營養多到微生物大軍在液蛋中會長得超開心,本次《食力》直擊台達蛋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桃園市觀音的液蛋工廠,透過台達蛋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經理魏毓恆的說明,來了解液蛋究竟是怎麼製作的?

▲一圖說明液蛋流程。(圖/食力foodNEXT)
▲液蛋製作流程。(圖/食力foodNEXT)

1、原料蛋選別

魏毓恆說明,液蛋的來源多半是無法裝入市售盒裝的洗選蛋,因為超出規格以外(稱為格外蛋),這些格外大顆(或格外小顆)的雞蛋就被拿來製成液蛋。再來,洗選蛋基本上要求雞蛋表面須無糞便、顯著污斑或變色,當黑點污班實在是無法被清洗乾淨、品質卻無礙時,也是流向液蛋的製作。此外,洗選蛋透過超音波偵測器判別蛋殼是否有裂縫,這些裂殼蛋雖有裂痕但是只要蛋膜不破損、不流出內容物者也會拿去製作成液蛋。

2、洗淨:噴水、刷洗、沖洗

先用肉眼將髒汙、破損的蛋挑出後,下一步便是將蛋投入水中,透過水的浮力進行二次篩選,若是有破洞的雞蛋便會浮起來、而健全完好的雞蛋便會沉降到水槽底,再經過輸送帶進入洗淨程序。

蛋殼在水槽進行濕潤後,以連續式洗選機進行刷洗及沖洗,把蛋殼上面的髒污刷掉。不管是投蛋槽、還是刷洗所使用的水都會配合使用濃度100~200ppm的次氯酸鈉溶液來減少蛋殼表面的微生物量,以避免滲到入液蛋中影響品質。最後,再用清水將殼蛋沖洗乾淨,而且這個步驟不能添加消毒劑、以免污染到液蛋。

3、打蛋去殼、照蛋檢驗

當殼蛋從低溫冷藏區出庫要進行打蛋時,由於溫度低的緣故,使得蛋白不容易與蛋殼分離。魏毓恆特別指出,殼蛋進入打蛋機前,讓殼蛋維持在16度C,可以減少蛋白殘留在蛋殼上,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完整的殼蛋進入破殼區撞擊後,機器手臂兵分兩路:機器手臂抓緊蛋殼迅速進入另一條產線進行廢棄物處理,這個過程會先透過離心力把蛋殼上殘留的蛋白甩乾淨後,分為乾淨的蛋殼以及少量蛋白,最後細碎的蛋殼拿去作為堆肥、蛋白煮熟後則是提供給豬隻食用。

再回到自動化打蛋的產線上,一經破殼,雞蛋的內容物往「蛋杯」一掉,蛋杯第一層會最先會接住蛋黃,第一層乘載不住的蛋白便會如沙漏一般,往第二層前進,這個擁有二層結構的蛋杯就是分離蛋黃、蛋白的秘密武器啦。

蛋黃、蛋白分離後,會經過視覺辨識偵測機進行照蛋,確認蛋白或蛋黃是否顏色不對勁,如果蛋內有血絲,可能是母雞在生產的過程中遭受到驚嚇等,這個步驟可以把內部有問題的蛋捨棄。

4、過濾液蛋

將分蛋後的全蛋、或是蛋白、或是蛋黃再次聚集後,利用加壓過濾將蛋液中可能殘留的蛋殼及繫帶濾出。

5、板式熱交換器、用1度C冰水降溫

液蛋生產中最關鍵的便是維持適當的低溫,魏毓恆表示,在打蛋、分蛋的過程中,處於較為高溫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還是會有微生物的滋長,因此過濾完成的液蛋再進入殺菌前會需先降溫,透過「板式熱交換器」、使用1度C的冷水使液蛋維持在低溫狀態。經過降溫的蛋液會儲存在儲存槽,一起等待收集到一定的批量,分批次進行加熱殺菌。

6、均質、殺菌

液蛋經由管線進入板式熱交換器逐步預熱後,便進入均質機進行適當的均質,避免讓殺菌出來的全蛋產品其蛋黃、蛋白分層,使成品賣相不佳。當然不一定所有的產品都要均質,而是依據客戶的要求,量身制定。

均質後便是殺菌,在這個過程中,採用巴氏德低溫殺菌法(Pasteurization),約66.5度C、3分鐘,全程於密閉管道內進行,隔絕外部污染風險,並能有效殺死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原菌。其中最要緊的是控溫、控流速,溫度正負差一分都不行,一不注意把蛋黃、蛋白、或是全蛋煮熟了,卡在管壁裡,麻煩就真的大了。

7、充填

在正壓充填室中將殺菌後的蛋液裝填,最後封膜、鎖蓋。

8、運輸及儲存

產品應冷藏並維持在7℃以下運輸及儲存,殺菌液蛋最多放置16~21天。

從以上步驟,顯而易見:「液蛋,不是品質不良的雞蛋製成的;而是由品質優良的新鮮殼蛋,經過嚴格的清洗、殺菌步驟完成的」。一言以敝之,液蛋就是一項經過嚴格品管的食品!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黑心液蛋啟示錄 四點不改 黑心不停!
1張圖讓你秒懂洗選蛋的洗選流程

關鍵字: 食力foodNEXT 液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臉紅非好事!近半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基因 罹癌風險飆70倍

喝酒會臉紅絕對不是好事!今天(5/9)是台灣無酒日,專家指出,飲酒與七個癌症有顯著相關,根據台大研究顯示,如果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飲酒後罹癌風險會飆升70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帶有酒精不耐症基因的人比例高達49%,幾乎是半數國人都有這樣的風險,除了民眾應該注意酒精無安全劑量,專家也呼籲,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

2025年05月09日 17:02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生薑」塗頭皮生髮?醫闢謠:恐害掉髮惡化

「生薑」塗頭皮生髮?醫闢謠:恐害掉髮惡化

坊間流傳不少生髮妙方,其中有一種說法是「用生薑塗抹頭皮」,但醫師警告,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有效,生薑刺激性強,直接塗抹反而容易導致頭皮敏感、紅腫發炎,傷害毛囊健康,使脫髮情況更惡化,建議日常可自製「養髮枸杞芝麻糊」,透過食療來幫助養髮。

2025年05月11日 17:24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不是牛奶、豆漿!醫激推1飲品:穩血糖還防骨鬆 2族群超適合

許多人為了在一大早補充營養,早餐都會喝牛奶和豆漿。不過,醫師透露,其實比起牛奶、豆漿,芝麻飲是更健康、更多營養密度的選擇,她習慣用黑芝麻和白芝麻「2:1」的比例,不加水、不加糖,直接用調理機打成濃稠的芝麻糊,每天早上挖一匙用熱水沖開,就能立刻變成一杯香濃又溫暖的早餐飲品。由於芝麻的含糖量低、鈣質含量高,也沒有精製碳水,非常適合糖尿病族群或是低醣飲食者。

2025年05月11日 15:15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專業把關!基隆照服員培訓「氣道清潔技術」 19人通過嚴格考核

為提升照顧服務員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在居家照護中協助受照顧者進行口腔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清潔等技能,基隆市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與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攜手合作,於5月3日及10日舉辦「口腔內(懸壅垂之前)及人工氣道管內分泌物之清潔、抽吸與移除」課程。共計19名照顧服務員參與此次訓練,強化其執行呼吸道照護的實務技巧。

2025年05月11日 14:23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更年期」身心變化超痛苦!藥師推「4方式」緩解不適

根據統計,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這時會面臨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藥師建議,可適度透過保健食藥品來緩解不適,包括「大豆異黃酮、性荷爾蒙前驅物、魚油、鈣片」。另外,更年期婦女定期乳癌與子宮頸癌篩檢是必要的,由於骨質流失速度增快,也建議更年期婦女能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並留意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

2025年05月11日 14:17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懷孕最常忽略牙齒健康!醫示警孕婦常見「3大口腔問題」

孕期口腔保健也不可忽視!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容易忽略口腔照護,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牙齦炎、蛀牙和口臭」,之前就曾遇過一名個案從懷孕後期開始就牙痛,但一直強忍,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檢查發現蛀牙嚴重感染牙髓神經,出現嚴重牙髓炎。

2025年05月11日 13:10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酒精不耐症」喝酒更易致癌!醫教「1招」自我檢測

不少人都知道「酒精不耐症」的人喝酒會馬上臉紅,但到底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醫師指出,除了喝酒會馬上臉紅之外,也可以將酒精棉片貼在手臂內側靜置20分鐘,如果皮膚出現泛紅,就是高度疑似有酒精不耐症,此方式準確率約有70%。

2025年05月11日 10:00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半蹲尿練腿力、站著尿省水?錯誤姿勢恐釀頻尿下背痛 3動作改善

上廁所尿尿姿勢不正確會引發問題!有些人會因為公共廁所不乾淨而採取半蹲姿勢尿尿,或者因為尿尿速度不夠快、尿不乾淨而肚子用力甚至壓肚子,泌尿科醫師指出,這些情況恐使骨盆底肌緊繃收縮,長時間下來反而會讓排尿排不乾淨、頻尿,甚至下背痛或下腹部疼痛;另有些人會趁洗澡時站著尿尿省水,醫師也提出看法與建議。

2025年05月11日 09: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