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喘、乾咳是警訊! 醫師圖文解析:硬皮症併發肺纖維化

▲硬皮症併發肺纖維化。(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覺得…呼吸越來…越喘…」40多歲的女士是硬皮症病友,說起話來上氣不接下氣,相當吃力…

硬皮症病友為什麼會「喘」?

硬皮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會破壞小動脈內皮細胞,導致管壁纖維化,使皮膚變硬、手指變尖變色、關節變形,而且還會侵犯心臟、肺臟、腎臟、腸胃道等各個器官。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蕭凱鴻醫師指出,硬皮症病友容易發現皮膚、手腳等外觀上的變化,卻常忽略對肺臟的影響。根據統計,高達5成至8成硬皮症病友的肺臟會受到侵犯,形成間質性肺病,一旦原本柔軟有彈性的肺臟出現大量纖維組織時,將影響氣體交換功能,病友因此會感到無法順利吸氣、吐氣,若沒有及早介入治療,可能演變成漸進式肺纖維化,蕭凱鴻醫師進一步說明,約50%硬皮症病友會從間質性肺病變成漸進性肺纖維化,此時肺功能會在一年內快速下降,不僅生活品質嚴重惡化,更會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硬皮症會侵犯到全身器官

原來這些人都是「肺纖維化」高危險群!

蕭凱鴻醫師表示,硬皮症病友經常把咳嗽視為感冒,而延誤就醫,實際上若是感冒或過敏,症狀通常一、兩週就會好,但若咳嗽持續沒有改善,病友就應該有所警覺。除了硬皮症外,蕭凱鴻醫師也提到,很多自體免疫疾病都會侵犯肺臟,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呼籲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如有任何呼吸道症狀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此外,除了自體免疫疾病併發的肺纖維化,另外還有一種不明原因的「特發性發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超過50歲以上的男性、長期抽菸、有肺纖維化家族史、長期胃食道逆流、吸入環境中的金屬粉塵、木屑或有害化學氣體都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提醒以上民眾,千萬不要輕忽「咳、喘、累」症狀,一旦症狀持續八週以上,建議盡速至胸腔內科就診。

硬皮症容易造成肺部併發症

肺纖維化若沒有及早治療,會讓肺功能持續下降,病友的運動耐受力將越來越差,容易喘、容易咳嗽、容易累,接著連生活功能都會受到影響,甚至進展為呼吸衰竭,需要仰賴呼吸器,嚴重可能導致死亡。蕭凱鴻醫師說明,為了協助病友提早發現肺纖維化,定期回診過敏免疫風濕科時都會詢問病友有沒有咳嗽、會不會胸悶、會不會喘,抽血檢驗發炎指數,同時透過聽診、胸部X光、肺功能檢查評估肺臟的狀況,必要時也會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

及早治療才能保存肺功能!

對於硬皮症併發肺纖維化的病友,目前治療上有兩個主軸:一、使用免疫調節劑來控制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二、視肺纖維化狀況使用抗纖維化藥物。蕭凱鴻醫師提到,過去肺纖維化沒有良好的治療方式,當病友進入呼吸衰竭後,將面臨使用呼吸器或插管,看到病友及家屬如此辛苦,但臨床治療卻束手無策時,內心真的是百感交集,直到抗肺纖維化藥物問世後,無論是症狀改善或維持生活品質方面,都對病友有很大的幫助,實屬欣慰,就像上述女士的肺功能確診肺纖維化時剩不到20%,所幸經過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後,肺功能逐漸進步到35%,症狀明顯改善外,也能維持日常生活品質。

臨床觀察到,若是及早接受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的病友,咳嗽、胸悶等症狀能夠有效改善外,肺功能也較不會繼續惡化。蕭凱鴻醫師進一步說明,若持續使用一段時間,肺功能還可能進步。目前健保署對於抗肺纖維化藥物採專案審查,只要病友的狀況符合條件,醫師會協助向健保署申請,待核准後便能夠使用。

及早治療才能保存肺功能!

台灣硬皮病友關懷協會廖嘉文理事長也分享自己的母親即是硬皮症病友,後來出現肺纖維化,回想起當時母親就常常突然咳嗽咳得很厲害,只要走幾步路就會覺得很累、很喘,一定要停下來休息,為了協助提醒硬皮症病友定期關心自身肺部健康,協會每年都會透過講座,呼籲病友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

肺纖維化是硬皮症常見的併發症,初期會以乾咳來表現,提醒病友每三~六個月定期肺部檢查,若感到咳、喘、胸悶、累持續八週以上,就要回診檢查,及早介入治療,才能保存肺功能!


原文連結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全家鮮食破50億業績!榜首竟是「鮪魚飯糰」 10大排行榜出爐

全家鮮食破50億業績!榜首竟是「鮪魚飯糰」 10大排行榜出爐

全家便利商店鮮食營收今年創下超過50億業績,佔比突破3成,除了挑選銷售排行前50名於包裝印上「全家全明星」標示,今(30)日也公開熱銷TOP 10 排行榜,其中榜首為「鮪魚飯糰」,其他還包括大滿足麻醬涼麵、健身G肉餐盒等。而即日起至12/26前購買「全家全明星」鮮食系列商品,還可賺購物金。

2023年11月30日 13:13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登場!腦中風、失智症都可結合AI 治療照護更快速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登場!腦中風、失智症都可結合AI 治療照護更快速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今正式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國內多家醫院和生技業者紛紛帶著最新技術參展,其中以AI結合醫療最多,新光醫院展出新型內視鏡「AI」人工智慧系統,臺北醫學大學體系則展出「失智症AI數位認知治療系統」、「肺癌數位快癌快篩」、「AI腦中風平台」等。

2023年11月30日 13:10

黴漿菌10大誤解!醫給答案 「會走路的肺炎」真實意思一堆人搞錯

黴漿菌10大誤解!醫給答案 「會走路的肺炎」真實意思一堆人搞錯

黴漿菌感染在中國大爆發,不少家長擔心台灣也遭受波及,個個人心惶惶。甚至有醫師透露,門診很多患者才咳嗽1、2天就怕爆急問「這是不是黴漿菌?」對此,開業小兒科診所院長徐嘉賢醫師列出關於黴漿菌的「10大誤解」並一一澄清,他也提醒國人,黴漿菌一年四季本來就有,目前台灣無大規模流行,無須過度恐慌。

2023年11月30日 12:45

國內9成媽媽願「餵母乳」!石頭奶、乳汁不夠怎麼辦? 3QA解答

國內9成媽媽願「餵母乳」!石頭奶、乳汁不夠怎麼辦? 3QA解答

國健署公布111年限是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顯示有9成以上的母親「有意願哺餵母乳」。但哺乳期間會遇到重重關卡,統計3大媽媽們最需要解答的問題分別為「如何讓寶寶吸到奶水?」等。衛教師也提醒,平時許多人以為可以發奶的食物,其實在出現「石頭奶」的時候,就不要再食用,否則會導致母乳更難擠出。

2023年11月30日 12:24

「K他命」竟可當救命藥!醫曝最新研究:助抗憂鬱「降5成自殺風險」

「K他命」竟可當救命藥!醫曝最新研究:助抗憂鬱「降5成自殺風險」

憂鬱症患者是自殺高危險群,雖抗憂鬱劑使用普遍且新藥陸續上市,但近年憂鬱導致的自殺率並未下降,而近期竟有研究發現「低劑量K他命注射有助抗憂鬱和抗自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教授指出,臨床研究發現,K他命抗憂鬱作用可達7-14天,對「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難治型重度憂鬱症患者有用,有助下降想自殺病患50%以上的自殺風險。

2023年11月30日 12:14

天冷走路爆痛!男腳趾發紫腫脹竟是血管病變 醫警告:再晚恐截肢

天冷走路爆痛!男腳趾發紫腫脹竟是血管病變 醫警告:再晚恐截肢

最近日夜溫差大,台中一名75歲老翁只要走路,走沒幾步腳就爆痛,日前在家時又因腳抽痛跌倒擦傷,結果傷口潰爛難癒合,就醫檢查結果竟是周邊動脈阻塞惹禍,緊急安排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後狀況好轉;醫師建議,長者如發現下肢冰冷、疼痛或膚色蒼白發紫等徵兆,應儘速就醫,否則以老翁狀況來看,再拖下去恐須截肢。

2023年11月30日 12:01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姜冠宇/醫學中心評鑑風雲 血汗風險誰人知

北醫大經營之三大醫院:萬芳、雙和、北醫附設,自邱文達時代開始,就引入品質管理,經營始往上,雙和醫院也度過了風聲中轉讓委託他校經營的危機。然而,今天還沒有把雙和醫院扶上醫學中心之際,長久歷史以來有醫學中心地位的萬芳醫院,意外落馬了,被台北慈濟超越。

2023年11月30日 11:30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黴漿菌爆發!醫憂「台灣抗藥性達6成」 急喊:沒事別濫用

中國大陸黴漿菌疫情嚴峻,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警告,台灣明年恐爆發流行。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中國的黴漿菌疫情恐怖主要是藥物抗藥性極高,怕這些抗藥性高的黴漿菌傳來台灣,但其實台灣抗藥性居然也達6成了。他憂心地向醫師們喊話「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遲早追上中國。

2023年11月30日 10:42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不只記憶力變差!醫曝「失智症10大警訊」 6大高危險群當心

「記憶力變差」是難以避免的老化現象,但到底要如何辨認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醫師指出,失智症除了會出現記憶力問題,還會伴隨「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等10大警訊症狀,而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高齡、肥胖、三高、抽菸和患有其他疾病」,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

2023年11月30日 09:57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不想努力了!4星座=軟飯男「不介意給女友養」

吃軟飯當然是比較難聽的說法,但有許多的男生還是不介意「暫時」給女朋友或老婆養一下,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也有一些男生天生就不是太愛面子,認為「女主外、男主內」的狀況好像也滿不錯的,也有些男生認為多讓女生照顧一點其實也很不錯,不見得非得扛起太重的擔子,到底有哪些星座的男生比較容易發展成這樣子的個性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星座的男人不介意吃吃軟飯呢?

2023年11月30日 07: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