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 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女性乳癌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示意圖/123RF)

文/NOW健康 陳如頤、陳郁茹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11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的影響,死亡人數較前1年增加了2萬4,266人,而癌症仍居10大死因的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則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

乳癌患者有一半以上是透過篩檢得知 影像檢查是重要依據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乳房醫學科醫療長兼主治醫師葉大成表示,其實大部分的乳癌是沒有症狀的,由於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加上名人罹患乳癌新聞的帶動,幾乎一半以上都是透過篩檢出來的,有些甚至僅是癌症前期的微小鈣化點,另一部分則是摸到硬塊而來就診,極少部分則是乳頭有分泌物或其他不適症狀。不過,乳房分泌物和乳房疼痛沒有必然的關係,還是要以影像檢查來判斷罹癌與否。

至於造成乳癌的原因,主要是環境因素引起,尤其是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另外,農藥等汙染問題也占一部分;許多人認為乳癌多是遺傳而來的,治療上確實會特別注意遺傳因子,而目前也有對應的用藥可以使用。

葉大成醫師指出,要先了解癌症致命的原因,是因為癌細胞轉移到重要器官,最終導致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先要有這個觀念,再來談治療方向;因此,若要延長存活期,就要積極控制癌細胞,避免轉移到其他器官,或者是癌細胞已經轉移了,就要將其控制住。

乳癌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屬侵犯性 化學藥物治療為非侵性選項

一般常聽到侵犯性的手術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皆屬於局部治療,最大的效益是避免癌症局部復發;但患者多半希望侵犯範圍不要太大、盡量越小越好,尤其乳房是外顯器官,除了影響美觀之外,還會造成女性心理上的負擔,所以,都期望切除範圍能小則小。

舉例來說,傳統上切除乳癌得做大範圍的淋巴廓清手術,但在1990年代之後,大多可透過精準僅切除前哨淋巴結,而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的方式,科學上也證實不管有無轉移、有無將淋巴廓清,並不會影響存活率。隨著醫療科技更進步,2010年開始,醫學界也更積極研究能取代侵犯性治療的方式,藥物治療就是其中的一個選項。

葉大成醫師進一步說明,不論是全乳切除或局部乳房切除,但為了避免看不見的癌細胞擴散,都需要加上放射線治療,來增強局部的控制,避免癌細胞轉移,同時達到延長存活期的目的。但傳統的放療需耗費4至5周,甚至是7周的時間,導致完治率相當低,尤其在就醫不便利的地方,完治率更低;因此,在減少放療次數的需求下,發展出術中放射線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IORT),以便提高完治率。

術中放射線治療1次性照射精準到位 不會傷害心臟及肺部組織

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分析,乳癌治療的演進,從過去手術把整個乳房拿掉,進一步走向房保留手術,再到化學藥物的發展、標靶治療、再進步到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療法。而乳房治療手術在部分切除上,則需要搭配放射性治療,也就是在乳房部分切除部位進行放射性治療,這與過去整個切除乳房比起來,從過往30、4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兩者的存活率、復發率是一樣的。

而術後的放射治療,在過去有大型研究發現,進行乳房放射線治療的過程中,由於劑量控制的精準度會影響到周圍組織的傷害,心臟與肺部組織首當其衝。侯明鋒教授進一步指出,相對於傳統放射線治療,患者需要多次往返醫院進行照射,術中IORT放射線治療進行1次性照射,由於精準到位,不會對心臟及肺部組織造成傷害,也省去患者舟車勞頓的不便,對於提高生活品質也很有幫助,能讓患者與家屬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術中放射線治療屬於局部照射是在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後,利用特殊放射治療裝置對原發腫瘤處手術部位周邊施行單次高劑量的放射治療,僅需1次療程;但治療上有些限制,不是人人適用,包括腫瘤大小不得超過3公分且淋巴無轉移,因淋巴轉移者的照射範圍大,在術中會接受過多輻射劑量,因此並不適合;另外,年齡則建議40歲以上且無其他危險因子的患者,治療效果與全乳照射差不多。

術中放射線治療適合這類族群 優點包括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馮安捷說明,放射治療的主要用意,在於局部的疾病控制,在進行保留手術時,在局部腫瘤附近,進行局部控制,以預防未來的復發。以及用於淋巴結的轉移,也會做腋下淋巴的照射、或是內乳淋巴的照射,端看腫瘤位置在哪裡。如果是早期的乳癌,例如原位癌、風險低、分裂指數低、或年紀較大的女性,這些低風險的情況,建議可以採用術中放射治療IORT。

此外,術中IORT放射治療可以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讓乳房維持整體性、仍然呈現圓形,也不會有黑塊,或是凹陷,去泡溫泉不需擔心尷尬;對於很在意乳房外觀的女性而言,乳房保留手術可以做到不錯的效果。

馮安捷醫師提醒,一般人做放射線治療,復原期大約是3至6個月。有些人做完放射線治療後膚色可以恢復自然色,但大部分的患者會有一些黑黑的痕跡,屬於重度曬傷,傷疤的程度與劑量有關,主要是看每個人的膚質而定。

更多NOW健康報導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年終聚餐難享「瘦」!中醫3招變易瘦體質 女性多1利器

關鍵字: NOW健康 乳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中元普渡別再買泡麵!營養師推薦「奇異果」吉利又健康

中元普渡別再買泡麵!營養師推薦「奇異果」吉利又健康

中元節即將到來,不少企業會準備供品進行普渡,祈求生意興旺、員工健康平安,為了方便,多數企業會準備罐頭、泡麵、餅乾等耐放的加工食品,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選擇新鮮水果作為供品

2025年08月26日 18:11

農曆七夕掀性行為高峰!衛福部推「愛篩檢」 愛滋篩檢試劑免運

農曆七夕掀性行為高峰!衛福部推「愛篩檢」 愛滋篩檢試劑免運

農曆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預料將帶來一波性行為高峰,南投縣衛生局指出,該縣愛滋等性病感染者以青壯年為多數,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安全性行為仍是主要感染途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將於8月29日至9月7日止,推出「愛篩檢」愛滋自我篩檢試劑免運活動,民眾網購僅需支付200元試劑費用即可取得,免物流費。

2025年08月26日 17:57

快訊/再增3確診!高雄本土登革熱疫情擴大 陳其邁急令全面巡檢

快訊/再增3確診!高雄本土登革熱疫情擴大 陳其邁急令全面巡檢

高雄今年鼓山區本土登革熱群聚疫情今(26)日再新增3例,累計今年共7例,屬本次家庭及社區群聚疫情,確診個案目前皆住院隔離治療中。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新增3例無症狀女性,均為社區擴大採檢確診PCR陽性第二型。目前7例除首例指標個案,其餘6例均為擴大疫調採檢主動發現,顯示社區仍有潛在疫情。

2025年08月26日 17:52

本土登革熱創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曝疫情風險:不代表不嚴重

本土登革熱創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曝疫情風險:不代表不嚴重

高雄昨公布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且是包含家人、鄰居一起中招的4人群聚案件,以往本土登革熱多在5月、6月發生,今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晚的一年,是否代表疫情威脅降低?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強調,本土登革熱雖然來得晚,卻不代表疫情比較不嚴重,目前氣溫高、雨量多,還是要持續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

2025年08月26日 16:42

食藥署稽查「餐盒食品工廠」 2業者存放逾期原料遭罰

食藥署稽查「餐盒食品工廠」 2業者存放逾期原料遭罰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餐盒食品工廠及製造業稽查專案」,其中有2家業者存放逾期原料,分別是「凱鴻素食有限公司」存放逾期「植物肉水餃」,「俊耀食品有限公司」存放逾期「麥茶粒」,兩家業者各自遭罰6萬元。

2025年08月26日 16:28

高雄爆本土登革熱群聚!一家3口、鄰居全中 市府緊急強制噴藥

高雄爆本土登革熱群聚!一家3口、鄰居全中 市府緊急強制噴藥

高雄市鼓山區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家庭、社區群聚疫情,一口氣出現4例確診,市府防疫團隊擴大疫調,在個案住家周邊查獲積水地下室及工地積水孳生大量病媒蚊,由於環境風險高,即日起緊急動員防疫,本週將會針對當地社區約500戶至600戶進行家戶孳生源檢查,以及登革熱強制噴藥。

2025年08月26日 15:37

類鼻疽再1死!南部男肺炎發病10天亡 腳有傷口、污水接觸史不明

類鼻疽再1死!南部男肺炎發病10天亡 腳有傷口、污水接觸史不明

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上周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有1例死亡,為南部50多歲男性,8月中旬出現咳嗽、腹瀉、流鼻水症狀,三度就醫到急診時已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經過搶救隔日不幸過世,發病到死亡僅10天。疫調顯示,個案腳部有傷口,風災期間沒有出門,住家附近也沒有水患,無法確定相關接觸史,但是因為肺炎病灶,不排除可能是吸入致病菌造成感染。

2025年08月26日 15:16

她染幽門桿菌「聽信ChatGPT停胃藥」 醫傻眼:抗生素效果打折

她染幽門桿菌「聽信ChatGPT停胃藥」 醫傻眼:抗生素效果打折

有患者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未遵醫囑服用所有藥物,反而自行詢問ChatGPT後停用胃藥,導致抗生素藥效打折。醫師表示,胃藥可以增加抗生素在胃中穩定,提高殺菌效果,這樣的處方有其目的和必要性。

2025年08月26日 15:09

高溫害腦細胞死亡! 醫曝5警訊:恐出現永久性後遺症

高溫害腦細胞死亡! 醫曝5警訊:恐出現永久性後遺症

近日台灣各地多雲到晴,未來一週應留意高溫炎熱的天氣型態,可能出現36度以上高溫。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示警,若體溫飆到40度以上,不只會中暑,更可能使腦細胞受損、神經錯亂,甚至出現永久性後遺症,「炎熱天氣,不只曬黑你的皮膚,還可能偷偷烤壞你的腦!」

2025年08月26日 15: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