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 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女性乳癌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示意圖/123RF)

文/NOW健康 陳如頤、陳郁茹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11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的影響,死亡人數較前1年增加了2萬4,266人,而癌症仍居10大死因的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則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

乳癌患者有一半以上是透過篩檢得知 影像檢查是重要依據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乳房醫學科醫療長兼主治醫師葉大成表示,其實大部分的乳癌是沒有症狀的,由於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加上名人罹患乳癌新聞的帶動,幾乎一半以上都是透過篩檢出來的,有些甚至僅是癌症前期的微小鈣化點,另一部分則是摸到硬塊而來就診,極少部分則是乳頭有分泌物或其他不適症狀。不過,乳房分泌物和乳房疼痛沒有必然的關係,還是要以影像檢查來判斷罹癌與否。

至於造成乳癌的原因,主要是環境因素引起,尤其是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另外,農藥等汙染問題也占一部分;許多人認為乳癌多是遺傳而來的,治療上確實會特別注意遺傳因子,而目前也有對應的用藥可以使用。

葉大成醫師指出,要先了解癌症致命的原因,是因為癌細胞轉移到重要器官,最終導致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先要有這個觀念,再來談治療方向;因此,若要延長存活期,就要積極控制癌細胞,避免轉移到其他器官,或者是癌細胞已經轉移了,就要將其控制住。

乳癌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屬侵犯性 化學藥物治療為非侵性選項

一般常聽到侵犯性的手術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皆屬於局部治療,最大的效益是避免癌症局部復發;但患者多半希望侵犯範圍不要太大、盡量越小越好,尤其乳房是外顯器官,除了影響美觀之外,還會造成女性心理上的負擔,所以,都期望切除範圍能小則小。

舉例來說,傳統上切除乳癌得做大範圍的淋巴廓清手術,但在1990年代之後,大多可透過精準僅切除前哨淋巴結,而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的方式,科學上也證實不管有無轉移、有無將淋巴廓清,並不會影響存活率。隨著醫療科技更進步,2010年開始,醫學界也更積極研究能取代侵犯性治療的方式,藥物治療就是其中的一個選項。

葉大成醫師進一步說明,不論是全乳切除或局部乳房切除,但為了避免看不見的癌細胞擴散,都需要加上放射線治療,來增強局部的控制,避免癌細胞轉移,同時達到延長存活期的目的。但傳統的放療需耗費4至5周,甚至是7周的時間,導致完治率相當低,尤其在就醫不便利的地方,完治率更低;因此,在減少放療次數的需求下,發展出術中放射線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IORT),以便提高完治率。

術中放射線治療1次性照射精準到位 不會傷害心臟及肺部組織

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分析,乳癌治療的演進,從過去手術把整個乳房拿掉,進一步走向房保留手術,再到化學藥物的發展、標靶治療、再進步到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療法。而乳房治療手術在部分切除上,則需要搭配放射性治療,也就是在乳房部分切除部位進行放射性治療,這與過去整個切除乳房比起來,從過往30、4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兩者的存活率、復發率是一樣的。

而術後的放射治療,在過去有大型研究發現,進行乳房放射線治療的過程中,由於劑量控制的精準度會影響到周圍組織的傷害,心臟與肺部組織首當其衝。侯明鋒教授進一步指出,相對於傳統放射線治療,患者需要多次往返醫院進行照射,術中IORT放射線治療進行1次性照射,由於精準到位,不會對心臟及肺部組織造成傷害,也省去患者舟車勞頓的不便,對於提高生活品質也很有幫助,能讓患者與家屬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術中放射線治療屬於局部照射是在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後,利用特殊放射治療裝置對原發腫瘤處手術部位周邊施行單次高劑量的放射治療,僅需1次療程;但治療上有些限制,不是人人適用,包括腫瘤大小不得超過3公分且淋巴無轉移,因淋巴轉移者的照射範圍大,在術中會接受過多輻射劑量,因此並不適合;另外,年齡則建議40歲以上且無其他危險因子的患者,治療效果與全乳照射差不多。

術中放射線治療適合這類族群 優點包括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馮安捷說明,放射治療的主要用意,在於局部的疾病控制,在進行保留手術時,在局部腫瘤附近,進行局部控制,以預防未來的復發。以及用於淋巴結的轉移,也會做腋下淋巴的照射、或是內乳淋巴的照射,端看腫瘤位置在哪裡。如果是早期的乳癌,例如原位癌、風險低、分裂指數低、或年紀較大的女性,這些低風險的情況,建議可以採用術中放射治療IORT。

此外,術中IORT放射治療可以保留較好的乳房外觀,讓乳房維持整體性、仍然呈現圓形,也不會有黑塊,或是凹陷,去泡溫泉不需擔心尷尬;對於很在意乳房外觀的女性而言,乳房保留手術可以做到不錯的效果。

馮安捷醫師提醒,一般人做放射線治療,復原期大約是3至6個月。有些人做完放射線治療後膚色可以恢復自然色,但大部分的患者會有一些黑黑的痕跡,屬於重度曬傷,傷疤的程度與劑量有關,主要是看每個人的膚質而定。

更多NOW健康報導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年終聚餐難享「瘦」!中醫3招變易瘦體質 女性多1利器

關鍵字: NOW健康 乳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