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割包皮? 醫師圖文解說

▲到底要不要割包皮?醫師圖文解說(圖/照護線上)
 
▲到底要不要割包皮?醫師圖文解說(圖/照護線上)

作者:林佩瑜 醫師

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甚麼時候割比較好呢?各位男士朋友與父母親一塊兒來測試看看。下圖中,哪幾個狀況需要割包皮呢?

哪些狀況需要割包皮呢?

解答:

哪些狀況需要割包皮呢?

圖1~2:包皮開口過小,無法往下拉;或是往下拉會有卡住的感覺,甚至無法復位。建議需要接受包皮手術。

圖3:由於包皮開口過小,下拉時常有裂傷,反覆幾次之後,造成傷口結痂硬化,包皮失去彈性。建議需要接受包皮手術。(也可以參考:包皮問題)

圖4:因為包皮開口過小到只有針孔大小,小便時,尿液會先積在內包皮與龜頭間的空間,形成球狀,尿得慢且會滴滴答答。建議接受包皮手術。

圖5:內包皮與龜頭黏連無法推下,而且有發炎現象。

圖6:內包皮與龜頭黏連因為發炎需推下清洗,或因外力推下後,傷口清潔不易或反覆黏合。建議接受包皮手術。

圖7~9:包皮開口鬆,容易下拉,清潔容易。不需要接受包皮手術。圖7狀態若為了美觀,可以考慮自費接受包皮手術。

至於包皮環切手術,應該什麼時候做比較好呢?

如果有動手術的必要,就建議盡早處理,沒有一定要哪個年紀作。直接參照圖表囉!

同場加映:老二長東西,性病非唯一!

搜尋附近的診所:泌尿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台大院長表態:涉性騷不可任婦產科醫師 未來案件確定即送衛生局

台大院長表態:涉性騷不可任婦產科醫師 未來案件確定即送衛生局

台大婦產部住院醫師性侵女性病患遭判刑,近期台大婦產部已經連續三起涉及性騷、性侵案件,遭立委批評為「高風險部門」,台大醫院數次不作為等同是包庇性騷犯。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21)日表態,涉及性騷者「絕對不可以」擔任婦產科醫師;過去案件是依照性騷法辦理通報社會局,在新性平三法實施後,未來相關案件尚未判刑也會直接移送衛生局。

2025年05月21日 12:48

胎兒衝體外103天!孕婦忍痛躺床安胎 終誕1900g早產女嬰

胎兒衝體外103天!孕婦忍痛躺床安胎 終誕1900g早產女嬰

一名新手媽媽小美(化名)懷孕17周時突然感覺到下體有東西跑出來,趕到地區醫院時,超音波顯示胎兒心跳仍在,但羊膜袋已膨出至陰道口。面對不到200克的極早期早產兒,醫療團隊緊急轉診至彰化基督教醫院,歷經103天驚險安胎,最終迎來1900克的健康女嬰,創下罕見的生命奇蹟。

2025年05月21日 12:34

小滿節氣濕熱來襲!避免冷風直吹風邪入侵 醫曝梅雨季養生秘訣

小滿節氣濕熱來襲!避免冷風直吹風邪入侵 醫曝梅雨季養生秘訣

5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象徵稻穀逐漸飽滿,也意味著梅雨季節即將展開,春天已然遠去。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預防醫學中心副主任陳中奎醫師提醒民眾,在氣溫上升、濕氣加重的時節,應適時調養身體,預防不適,維持健康。

2025年05月21日 12:04

日吃不到1000卡還變胖 身體代謝適應了?醫教3招逆轉

日吃不到1000卡還變胖 身體代謝適應了?醫教3招逆轉

在減重的過程中,許多人會發現體重一開始下降得很快,但過了一陣子就停滯了,甚至很容易復胖,這個現象往往與「代謝適應(Metabolic Adaptation)」有關。當我們減少熱量攝取並減輕體重時,身體會透過降低靜息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 RMR)來調節能量消耗,以確保不會流失過多脂肪和肌肉。

2025年05月21日 11:23

三峽車禍肇事駕駛「完成第二次手術」 亞東:意識狀態仍需觀察

三峽車禍肇事駕駛「完成第二次手術」 亞東:意識狀態仍需觀察

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亞東醫院收治傷患包含78歲余姓肇事駕駛,院方今(21)日說明,余男已於昨晚完成第二次手術,目前返回加護病房治療,意識狀態仍需觀察,院方將持續治療追蹤。

2025年05月21日 11:13

台大醫批「下修高齡換照年齡」不合理 最危險駕駛另有2類人

台大醫批「下修高齡換照年齡」不合理 最危險駕駛另有2類人

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交通部昨(20)日晚間緊急公布高齡駕駛管理加嚴措施,擬將高齡換照年齡從75歲下修至70歲。台大醫師李秉穎今(21)日批評,不應該因為一件個案去推論所有長者都是危險駕駛,應該做「根本原因分析」,交通部數據已顯示肇事較多的其實是18至24歲族群,卻自己打臉修改高齡限制。他認為嚴格取締不打方向燈,都比下修換照年齡重要多了。

2025年05月21日 10:50

路怒不是脾氣差 醫揭3個性易犯「陣發性暴怒症」高齡少見

路怒不是脾氣差 醫揭3個性易犯「陣發性暴怒症」高齡少見

近日接連出現汽車駕駛暴衝造成死傷的慘劇,事發原因均仍待查,但不少人質疑恐與「路怒症」有關;醫師說,此非正式診斷名稱,而是「陣發性暴怒症」的表現行為,患者常有競爭性強、敏感度高、自信心低等人格特質,民眾若察覺某些事以前可以忍,現在卻不行,且頻繁有怒氣難控的情形,應主動就醫。

2025年05月21日 10:46

高雄稽查端午食品!3件不合格 連鎖超市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

高雄稽查端午食品!3件不合格 連鎖超市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

端午佳節將近,為確保民眾飲食安全,高雄市衛生局與消保官近期展開端午食品聯合查察。此次共抽驗了市售的粽子、應景食材158件,其中有2件蔬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以及1件花生粉初驗黃麴毒素與規定不符。衛生局已立即要求業者將不合格產品下架,並依法進行後續處置。

2025年05月21日 10:13

衛福部將配合高齡換照體檢 林靜儀:不會加入老人免費健檢

衛福部將配合高齡換照體檢 林靜儀:不會加入老人免費健檢

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高齡駕駛問題再次引發討論,交通部昨日緊急公布高齡駕駛管理加嚴3措施,其中體檢檢查會跨部會請衛福部幫忙,老人免費體檢加入安全駕駛所需要的體格檢查。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21)日回應,會配合交通部辦理,不過搭配成人健檢等公費體檢屬於「目的外利用」,不能這樣做。

2025年05月21日 09: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