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轉身讓你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圖/少女凱倫)

文/少女凱倫

每當我碰上挫折的時候,會很難過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眼淚忍得住,我就會盡量忍,但如果忍不住,我就會哭很久,有時可能長達半天,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都會這樣。

好比前幾年,有一段「自作多情」,至今想起來仍覺得荒謬,但處於當下的「幻想」會覺得付出再多,對方都一定可以理解,或許我們都曾這樣做過,拿著自以為對方喜歡的食物,找好對方的課表,到大樓外面等待下課,以為是貼心,但對對方而言其實是一種負擔。

或者,以為對方三天兩頭找你聊天,回訊息很快,常常跟你嘴來嘴去「言語關心」,就以為這樣是有好感的表現,但對方遲遲沒再進一步,反而自己先開口說出心聲,卻又被一句「我覺得你很好,但是她更好」的荒唐言論,給回絕,對方甚至講完更不知道,已經惹怒自己。

除了感情之外,人生是由很多不同的情感,交織成自己的生命片刻,就好比「被討厭的勇氣」裏頭,不斷闡述一個概念「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三年多前接觸這本書,咀嚼一番仍覺得深奧,「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這句話想講的是,一個人選擇生氣,並不是真的生氣,可能是想表現「自己有權力」、「高高在上」可以對別人亂發脾氣,或者想掩飾「出糗」、「丟臉」的行徑,反而選擇轉換成為生氣、憤怒的情緒去責罵別人。

轉身讓你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圖/少女凱倫)

遭到指責的一方,當然會相當受挫,因為彼此對於一件事情的認知,與發生過程,了解的程度不同,甚至對對方的個性與做事方式都相當陌生,卻總是會有人,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同一件事情。

舉個例來說,從事媒體業我們都會碰到大事件,需要做不同角度的報導,前幾年有一篇當事人的發文特別長,約莫有五千多字,裏頭闡述了包含女兒過世、急救、醫療及霸凌等不同角度的觀點,因為我發出新聞的時間比較晚,也是第一篇新聞,因此「自認好心」跟同事做交接,把我還沒有寫進去的方向,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但過不到十分鐘,我就收到一位「前輩」的指教,他說「你這樣會讓別人覺得,要照著你的方向去寫」,雖然我解釋我是只是幫大家整理交接一下,但她還是說這個舉動是「多管閒事」,如果要寫的人,應該要自己把文章看完。

當下我很慌張,所以把交接文章刪掉了,但後來想想,就算我打出這些角度,別人還是可以選擇看完全文,再去依照他的想法寫,但是就有些人會刻意扭曲原意,只覺得這樣的行為,是想要「侵犯上位」,無疑就是擔心自己的權力受到搖動。

那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想要好好表現,又擔心讓人家誤會,想要多做一些事情,又覺得別人又要說閒話,更出現一種「反正你就是想讓我知道,我永遠贏不了你」的放棄心態。因此每天當我睜開眼,我就一直哭,一直哭,躲在棉被裡不出房門、不吃午餐,過得渾渾噩噩,癱在床上滑手機,直到快要上班之前,才願意起身打理自己,去面對那些令人煩悶的所有事情。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好前輩這麼說「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這件事情,我至今已沒這麼在意,因為當我持續突破自己的時候,對方仍停留原地追隨他者,因為當我嘗試改變自己、逼迫成長的同時,對方仍汲汲營營、蠅頭小利,相較起來,當時那些自認被傷害的時刻,都是自己的一種「重新組合」,讓衝突、衝擊打自己打碎再拼接,讓自己有空間去成長、去改變。

因為一個人對你的不瞭解,不代表全世界對你不諒解,曾聽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別人尊重你,是因為別人優秀」,當聽到那些諷刺言語,或是遇見試圖人身攻擊,卻要假裝自己沒有的人,甚至片面認為你是自私又無理的人時,當下選擇尊重選擇退讓與解釋,不願意正面衝突,是因為我們懂得給對方留餘地,而不代表對方就是是對的。


少女凱倫/專欄作家

有人說我是「社會觀察家」,我一直覺得,每一個人、事、物的努力 都值得獲得掌聲,從小,我就生活在與多人互動的環境裡,觀察力特別突出,更注意每個人生活周遭小事物,試圖用文字、影片勾勒出動人、趣味故事,現代人也許不愛文字,但我尋找愛文字的你。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園市政府今(12)日下午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桃園超敢動-肉肉桃走中」記者會,副市長王明鉅宣布今年再度攜手台灣諾和諾德藥品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並全面升級「健康體位管理2.0」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合作方案。此次有台灣肥胖醫學會加入,以專業醫療為基礎,透過衛教資訊、校園競賽及運動資源,共同推動兒童與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也籲請社會正視「肥胖是疾病」,並於黃金防治期及早介入,終結歧視與污名化。

2025年09月12日 19:12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加熱菸上市成定局!國健署今(12)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董氏基金會怒批,國健署通過「加味」加熱菸,公然違背《菸害防制法》第10條立法目的,質疑此舉圖利菸商,且加味加熱菸極易吸引年輕人使用,恐造成不可恢復性的傷害,疾呼監察院應該主動介入調查。

2025年09月12日 18:50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台中一名35歲莊姓廚師,長年受鼻塞、打噴嚏與流鼻水所苦,尤其在高溫廚房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不僅影響睡眠,長期張口呼吸也造成喉嚨不適。他自行至藥局購買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使用,卻出現愈噴愈塞的情況,最後就醫確診為鼻中膈彎曲合併肥厚性鼻炎及藥物性鼻炎,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後鼻塞症狀大幅改善,終於恢復順暢呼吸。

2025年09月12日 18:49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國健署日前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審查,今(12)日進一步宣布其中1家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也就是說,只要業者時程上可配合,最快10月11日起加熱菸就可以在市面上販售。國健署也強調,上市後中央與地方政府將合作執行稽查專案,加強加熱菸的監管。

2025年09月12日 16:58

疫苗登載烏龍!衛生所「以為在加拿大打過了」 高雄衛生局將究責

疫苗登載烏龍!衛生所「以為在加拿大打過了」 高雄衛生局將究責

高雄一名媽媽帶女兒要施打日本腦炎疫苗,但衛生所紀錄卻登載已施打打過,她打電話到衛生所詢問,沒想到對方卻回覆「以為你在加拿大已經打過,不好意思馬上刪掉」,媽媽直言超誇張:「疫苗資料是可以我以為你已經打過的?」衛生局表示,因溝通有誤解,導致誤於系統登載接種記錄,將對相關人員究責疏失。

2025年09月12日 14:3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