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女凱倫
每當我碰上挫折的時候,會很難過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眼淚忍得住,我就會盡量忍,但如果忍不住,我就會哭很久,有時可能長達半天,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都會這樣。
好比前幾年,有一段「自作多情」,至今想起來仍覺得荒謬,但處於當下的「幻想」會覺得付出再多,對方都一定可以理解,或許我們都曾這樣做過,拿著自以為對方喜歡的食物,找好對方的課表,到大樓外面等待下課,以為是貼心,但對對方而言其實是一種負擔。
或者,以為對方三天兩頭找你聊天,回訊息很快,常常跟你嘴來嘴去「言語關心」,就以為這樣是有好感的表現,但對方遲遲沒再進一步,反而自己先開口說出心聲,卻又被一句「我覺得你很好,但是她更好」的荒唐言論,給回絕,對方甚至講完更不知道,已經惹怒自己。
除了感情之外,人生是由很多不同的情感,交織成自己的生命片刻,就好比「被討厭的勇氣」裏頭,不斷闡述一個概念「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三年多前接觸這本書,咀嚼一番仍覺得深奧,「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這句話想講的是,一個人選擇生氣,並不是真的生氣,可能是想表現「自己有權力」、「高高在上」可以對別人亂發脾氣,或者想掩飾「出糗」、「丟臉」的行徑,反而選擇轉換成為生氣、憤怒的情緒去責罵別人。
遭到指責的一方,當然會相當受挫,因為彼此對於一件事情的認知,與發生過程,了解的程度不同,甚至對對方的個性與做事方式都相當陌生,卻總是會有人,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同一件事情。
舉個例來說,從事媒體業我們都會碰到大事件,需要做不同角度的報導,前幾年有一篇當事人的發文特別長,約莫有五千多字,裏頭闡述了包含女兒過世、急救、醫療及霸凌等不同角度的觀點,因為我發出新聞的時間比較晚,也是第一篇新聞,因此「自認好心」跟同事做交接,把我還沒有寫進去的方向,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但過不到十分鐘,我就收到一位「前輩」的指教,他說「你這樣會讓別人覺得,要照著你的方向去寫」,雖然我解釋我是只是幫大家整理交接一下,但她還是說這個舉動是「多管閒事」,如果要寫的人,應該要自己把文章看完。
當下我很慌張,所以把交接文章刪掉了,但後來想想,就算我打出這些角度,別人還是可以選擇看完全文,再去依照他的想法寫,但是就有些人會刻意扭曲原意,只覺得這樣的行為,是想要「侵犯上位」,無疑就是擔心自己的權力受到搖動。
那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想要好好表現,又擔心讓人家誤會,想要多做一些事情,又覺得別人又要說閒話,更出現一種「反正你就是想讓我知道,我永遠贏不了你」的放棄心態。因此每天當我睜開眼,我就一直哭,一直哭,躲在棉被裡不出房門、不吃午餐,過得渾渾噩噩,癱在床上滑手機,直到快要上班之前,才願意起身打理自己,去面對那些令人煩悶的所有事情。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好前輩這麼說「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這件事情,我至今已沒這麼在意,因為當我持續突破自己的時候,對方仍停留原地追隨他者,因為當我嘗試改變自己、逼迫成長的同時,對方仍汲汲營營、蠅頭小利,相較起來,當時那些自認被傷害的時刻,都是自己的一種「重新組合」,讓衝突、衝擊打自己打碎再拼接,讓自己有空間去成長、去改變。
因為一個人對你的不瞭解,不代表全世界對你不諒解,曾聽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別人尊重你,是因為別人優秀」,當聽到那些諷刺言語,或是遇見試圖人身攻擊,卻要假裝自己沒有的人,甚至片面認為你是自私又無理的人時,當下選擇尊重選擇退讓與解釋,不願意正面衝突,是因為我們懂得給對方留餘地,而不代表對方就是是對的。
有人說我是「社會觀察家」,我一直覺得,每一個人、事、物的努力 都值得獲得掌聲,從小,我就生活在與多人互動的環境裡,觀察力特別突出,更注意每個人生活周遭小事物,試圖用文字、影片勾勒出動人、趣味故事,現代人也許不愛文字,但我尋找愛文字的你。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