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轉身讓你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圖/少女凱倫)

文/少女凱倫

每當我碰上挫折的時候,會很難過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眼淚忍得住,我就會盡量忍,但如果忍不住,我就會哭很久,有時可能長達半天,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都會這樣。

好比前幾年,有一段「自作多情」,至今想起來仍覺得荒謬,但處於當下的「幻想」會覺得付出再多,對方都一定可以理解,或許我們都曾這樣做過,拿著自以為對方喜歡的食物,找好對方的課表,到大樓外面等待下課,以為是貼心,但對對方而言其實是一種負擔。

或者,以為對方三天兩頭找你聊天,回訊息很快,常常跟你嘴來嘴去「言語關心」,就以為這樣是有好感的表現,但對方遲遲沒再進一步,反而自己先開口說出心聲,卻又被一句「我覺得你很好,但是她更好」的荒唐言論,給回絕,對方甚至講完更不知道,已經惹怒自己。

除了感情之外,人生是由很多不同的情感,交織成自己的生命片刻,就好比「被討厭的勇氣」裏頭,不斷闡述一個概念「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三年多前接觸這本書,咀嚼一番仍覺得深奧,「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這句話想講的是,一個人選擇生氣,並不是真的生氣,可能是想表現「自己有權力」、「高高在上」可以對別人亂發脾氣,或者想掩飾「出糗」、「丟臉」的行徑,反而選擇轉換成為生氣、憤怒的情緒去責罵別人。

轉身讓你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圖/少女凱倫)

遭到指責的一方,當然會相當受挫,因為彼此對於一件事情的認知,與發生過程,了解的程度不同,甚至對對方的個性與做事方式都相當陌生,卻總是會有人,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同一件事情。

舉個例來說,從事媒體業我們都會碰到大事件,需要做不同角度的報導,前幾年有一篇當事人的發文特別長,約莫有五千多字,裏頭闡述了包含女兒過世、急救、醫療及霸凌等不同角度的觀點,因為我發出新聞的時間比較晚,也是第一篇新聞,因此「自認好心」跟同事做交接,把我還沒有寫進去的方向,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但過不到十分鐘,我就收到一位「前輩」的指教,他說「你這樣會讓別人覺得,要照著你的方向去寫」,雖然我解釋我是只是幫大家整理交接一下,但她還是說這個舉動是「多管閒事」,如果要寫的人,應該要自己把文章看完。

當下我很慌張,所以把交接文章刪掉了,但後來想想,就算我打出這些角度,別人還是可以選擇看完全文,再去依照他的想法寫,但是就有些人會刻意扭曲原意,只覺得這樣的行為,是想要「侵犯上位」,無疑就是擔心自己的權力受到搖動。

那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想要好好表現,又擔心讓人家誤會,想要多做一些事情,又覺得別人又要說閒話,更出現一種「反正你就是想讓我知道,我永遠贏不了你」的放棄心態。因此每天當我睜開眼,我就一直哭,一直哭,躲在棉被裡不出房門、不吃午餐,過得渾渾噩噩,癱在床上滑手機,直到快要上班之前,才願意起身打理自己,去面對那些令人煩悶的所有事情。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好前輩這麼說「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這件事情,我至今已沒這麼在意,因為當我持續突破自己的時候,對方仍停留原地追隨他者,因為當我嘗試改變自己、逼迫成長的同時,對方仍汲汲營營、蠅頭小利,相較起來,當時那些自認被傷害的時刻,都是自己的一種「重新組合」,讓衝突、衝擊打自己打碎再拼接,讓自己有空間去成長、去改變。

因為一個人對你的不瞭解,不代表全世界對你不諒解,曾聽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別人尊重你,是因為別人優秀」,當聽到那些諷刺言語,或是遇見試圖人身攻擊,卻要假裝自己沒有的人,甚至片面認為你是自私又無理的人時,當下選擇尊重選擇退讓與解釋,不願意正面衝突,是因為我們懂得給對方留餘地,而不代表對方就是是對的。


少女凱倫/專欄作家

有人說我是「社會觀察家」,我一直覺得,每一個人、事、物的努力 都值得獲得掌聲,從小,我就生活在與多人互動的環境裡,觀察力特別突出,更注意每個人生活周遭小事物,試圖用文字、影片勾勒出動人、趣味故事,現代人也許不愛文字,但我尋找愛文字的你。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