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沒有亂搞 為什麼會得皰疹?

影音/游懿聖白映俞 醫師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很開心請到照護線上非常受歡迎的皮膚科醫師,游懿聖游醫師來到我們的現場。

游懿聖醫師:大家好,我是游懿聖。

白映俞醫師:游醫師在照護線上有很多受歡迎的文章,而且大家都覺得你的敘述方式非常的好懂,你是鄉民嗎?

游懿聖醫師:(笑)小時候是鄉民長大的。

白映俞醫師:難怪寫起來都非常好懂,我們今天就請游醫師來替我們講解一下大家很關心的主題「皰疹」。到底發作的時候,我們要怎麼知道這是皰疹啊?

游懿聖醫師:皰疹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大部分人是在嘴唇周圍,有的人會在生殖器周圍,大部分會先覺得脹脹的、怪怪的,然後比較明顯的症狀是起紅疹或小水泡,這是皰疹比較明顯的症狀。

白映俞醫師:擔心自己是皰疹的時候,很多人一定會心想說「不會啊,我又沒有亂搞,為什麼會得皰疹?」

游懿聖醫師:沒錯,在門診很多人跟他說「你這個是皰疹。」

白映俞醫師:他會不能接受。

游懿聖醫師:他們會跟性病聯想在一起。其實並不是喔!皰疹有分兩型,第一型與第二型。第一型皰疹其實大部分人的體內都會有,盛行率高達到八成,甚至到九成,大部分是在很小的時候,不知不覺被傳染到了。所以皰疹不一定就是跟性病畫上等號。知道自己得皰疹的人,不要覺得說「我沒有亂搞啊」,或者是懷疑另一半是否做了什麼事情。

白映俞醫師:那如果真的得了皰疹,該怎麼做呢?

游懿聖醫師:其實皰疹現在有很多特效藥可以使用,無論是擦的、還是吃的,都能快速縮短病程。所以得到皰疹的話,不要去摳它,不要想說要用很多奇奇怪怪的方法去把它燒掉,只要去看醫生擦藥吃藥,很快就會好了

白映俞醫師:我們如果一次皰疹發作之後,後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嗎?

游懿聖醫師:幾乎都會有,會反覆地出現。

白映俞醫師:我們有什麼辦法減少皰疹的反覆發作嗎?

游懿聖醫師:這就要從皰疹病毒為什麼會潛伏在人類身上講起,我們第一次感染到皰疹病毒之後,病毒並不會消失,會躲在我們附近的神經節裡面,像顏面部位很可能會躲在我們的三叉神經節,在肛門的話會躲在薦部的神經節。(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游懿聖醫師:病毒就會等,等到什麼時候呢?就是等到我們免疫力差的時候,皰疹病毒就跑出來了。有的人是感冒之後就發現,流鼻水完了這邊開始有紅紅的,或是很累的時候,沒有睡好,皰疹也會發作。很多人喜歡出國去玩、去旅遊,他們覺得去玩應該心情很好,很開心啊。但去玩是個比較不規律的作息,回來的時候就開始生病,會皰疹發作。

白映俞醫師:希望還是在回來之後再發作。

游懿聖醫師:玩的時候發作會比較掃興一點點。

白映俞醫師:皰疹發作的時候,有沒有要注意什麼事情?皰疹的病毒會傳染給別人嗎?

游懿聖醫師:會,皰疹病毒會傳染。病灶上面本身就會有病毒的顆粒,所以我們在發作的時候,除了規律的擦藥之外,不要常去摳或常去摸,不要去親小朋友、親別人,不要與人共用餐具,這都是減少皰疹傳染出去的方法。

白映俞醫師:如果摳一摳再摸小孩就不好。

游懿聖醫師:所以有的人皰疹會長在手上,就是不小心去摳破,皰疹病毒就傳染到手指上。後來手指也有泡泡跑出來,或是產生潰瘍

白映俞醫師:如果我們就抵死不從,打死不治療皰疹的話,會怎麼樣?

游懿聖醫師:其實大部分的皰疹會自己好,但是!人生很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是」!如果今天是免疫力差的病人,或是本身就有濕疹,他會把皰疹病毒抓一抓後帶到全身去,造成全身性皰疹病毒感染,這就會有生命危險。病人會發燒,整個病程變得很難控制,所以不要拖到很嚴重才就醫,一有症狀趕快擦藥,第一時間把它壓下來,就過去了

白映俞醫師:尤其一些免疫力比較低的人更要注意,年紀太大,年紀太小,有慢性病的人都要注意。

游懿聖醫師:或是皮膚有缺損的人,或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比較容易會抓,皮膚屏障差的人都要很小心。

白映俞醫師:今天非常謝謝游懿聖游醫師來跟我們講皰疹這個主題。

游懿聖醫師:謝謝大家!

同場加映:這三個部位長皮蛇,當心嚴重併發症!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不少網友在感情討論區分享戀愛受挫的經驗,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最後總是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許是忽冷忽熱、不夠在乎,甚至讓人反覆失望的對象。就算曾經立誓「下一個不要再一樣」,但到了下一段戀情,卻還是重演同樣的劇本。

2025年07月03日 15:00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世界最長壽的人都這樣吃!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分享,長壽人口密度最高的藍區(Blue Zones)居民,之所以如此健康,關鍵在於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攝取豐富多酚(具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大量日常活動、緊密的社群支持,以及低壓力生活。他也建議多吃深綠蔬菜、豆類、水果,用橄欖油烹調,並飲用綠茶或黑咖啡,實踐藍區的長壽飲食法。

2025年07月03日 14:45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工作越做越無感、人生方向越來越模糊、每天起床都覺得「這樣過一輩子可以嗎?」許多邁入40歲上下的民眾或許都曾出現類似困惑,而這樣的狀態,過去常被標籤為「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2025年07月03日 14:41

健康食品開放宣稱「膝關節保健」功效 須做12周人體食用研究

健康食品開放宣稱「膝關節保健」功效 須做12周人體食用研究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告「健康食品管理法所稱保健功效之項目」及「健康食品之膝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明訂保健食品可有膝關節保養功效。食藥署表示,業者需要依照規定完成人體食用研究,才可宣稱有保健膝關節功效,未經評估核可者,只要擅自宣稱功效,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年07月03日 14:28

心情起伏大別只怪生理期!男女情緒炸裂、衝動購物可能都是「血糖值」在搞鬼

心情起伏大別只怪生理期!男女情緒炸裂、衝動購物可能都是「血糖值」在搞鬼

午餐才剛吃飽沒多久,腦袋卻開始打結、眼皮直打架?一整天下來不只疲憊感揮之不去,情緒還跟著上上下下,甚至一不小心就爆氣或衝動下單?

2025年07月03日 13:45

不是高收入也能很快樂!研究揭「這個金錢習慣」最能降低焦慮、提升幸福感

不是高收入也能很快樂!研究揭「這個金錢習慣」最能降低焦慮、提升幸福感

研究指出,真正能降低焦慮、提升生活滿意度的關鍵,並非高收入,而是「良好的理財習慣」,研究特別強調,即便排除收入多寡的影響,只要能穩定存錢、準時繳清信用卡帳單,就能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換句話說,不用變有錢,只要會管錢,就能擁有更安心自在的生活狀態,結果顛覆對財富與幸福的既定印象。

2025年07月03日 13:43

「三陰性乳癌」復發率3倍 國衛院、清大開發新藥突破抗藥性

「三陰性乳癌」復發率3倍 國衛院、清大開發新藥突破抗藥性

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尤其對三陰性乳癌患者而言,更是關乎生死的關鍵問題。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究,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具細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劑,可對抗讓癌細胞分裂的KIF2C,這項研究成果於2025年8月發表於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Developmental Cell》,代表台灣在抗癌藥物開發領域的重大突破。

2025年07月03日 13:14

40歲起篩檢大腸癌「死亡風險降4成」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40歲起篩檢大腸癌「死亡風險降4成」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國內大腸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前三,加上年輕化趨勢明顯,威脅不容小覷。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社區研究成果,透過追蹤17年資料分析證實,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間,可以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死亡風險最高降低將近四成。

2025年07月03日 13:0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