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腫又痛又流血! 請你這樣做痔瘡不發作

▲有苦難言的毛病—痔瘡(圖/照護線上)

▲有苦難言的毛病—痔瘡(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發生於肛門及直腸下方的腫脹血管組織,為肛門附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當下腹部壓力升高之際容易引發痔瘡,像是排便不順,蹲廁所時總要非常用力,體重過重,久坐久站,或是懷孕增加下腹負擔,都會容易引發血管膨出形成痔瘡。另外,隨著年齡增加組織失去彈性,或患有肝硬化導致門脈壓力升高,也容易產生痔瘡。

痔瘡會出現哪些症狀或併發症?

肛門附近血流豐富,神經敏感,不難想見當痔瘡出現症狀時,會帶來腫、痛、及流血等問題。

最常見的痔瘡症狀是出血,剛開始出血的量很少,於排便後擦拭肛門時看到衛生紙上有少許的鮮血,或發現糞便裡帶了一點血絲,這類出血起因於充血的痔瘡組織粘膜破裂,但不一定會讓患者感到疼痛。

有時痔瘡患者會覺得肛門附近較,較為腫脹,碰觸肛門時可能會摸到硬塊當痔瘡的血管被血栓塞住或感染時,患者會覺得肛門附近非常痛

若不接受治療,痔瘡導致的慢性出血有機會引發貧血或大出血,不要延誤就醫。這裡更要提醒大家,若擦拭肛門時發現有血,不要就僅認定這是痔瘡出血,也要擔心是否出血來自更上段的腸胃道,像是胃部、小腸、大腸而來的。因此若看到糞便帶的血色較深,出現血塊,或患者的排便習慣改變,腹部鼓脹或有腫塊,要立即就醫檢查。

面對痔瘡,我們該怎麼辦?

就醫檢查時,醫師除了視診肛門看痔瘡膨出的程度外,還會進行肛門指檢,判斷痔瘡生長的範圍及位置,或需不需要進一步的直腸鏡及大腸鏡檢查。

剛被診斷罹患痔瘡時,多採取保守療法治療,患者先需養成良好且定時的排便習慣,攝取足量的水分及纖維,保持運動,再配合軟便劑輕瀉劑,增進腸子蠕動。家中可改裝免治馬桶

溫水坐浴是另一個很有效的方式,每天讓肛門泡在溫水中約十分鐘,增進血液循環,再配合局部塗抹藥物,減緩痔瘡的腫脹。

若保守治療不見成效,或就醫時痔瘡已經太過嚴重,醫師會建議用手術治療痔瘡。手術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橡皮圈綁住痔瘡,降低血流以迫使痔瘡自動縮小脫落;注射藥劑讓痔瘡硬化掉落,這種治療方式很少帶來不舒服,但效果會稍差;用紅外線或雷射燒灼讓痔瘡硬化縮小;當然也能直接用手術刀切除多餘增生的痔瘡組織。

由於手術方式很多,有的健保給付有的需要自費,醫師會依據患者痔瘡生長的位置及大小建議適當的治療方式,患者不妨多主動了解自己的病情並多與醫師討論。

如何預防痔瘡?

控制體重在適當範圍,避免久站久坐,攝取足量的水分及高纖蔬果,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都能減少痔瘡產生。

擦拭屁股時盡量別用乾衛生紙,可以選用免治馬桶或不含香水及酒精的溼紙巾來保持肛門處的清潔衛生。

溫水坐浴對舒緩肛門處的腫脹很有幫助,不妨定期保養。

繼續關注:痛起來不得了的肛裂(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民團質疑「加味加熱菸」違法放行 莊人祥:還在討論階段

民團質疑「加味加熱菸」違法放行 莊人祥:還在討論階段

國健署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但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竟先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對此,衛福部次長莊人祥今回應,加味菸還在持續收集意見和討論,訂了之後還要能夠檢驗,這部分還需要相關配套措施。

2025年09月14日 11:48

關注高齡善終議題 ETtoday獲「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優勝

關注高齡善終議題 ETtoday獲「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優勝

2025年「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今天公布得獎名單,《ETtoday新聞雲》記者洪巧藍、趙于婷、陳嘉恩以《當生命枯萎,該如何翩然離去?》報導,獲得文字報導類優勝。

2025年09月14日 11:23

40歲男宵夜愛吃「一物」!起床「胸口像被壓住」險猝死

40歲男宵夜愛吃「一物」!起床「胸口像被壓住」險猝死

真的母湯!一名40歲男子明明有高血壓,卻長期未按時吃藥,加上工作應酬多、常常熬夜,宵夜還特別愛吃泡麵。結果有一天起床,他突然覺得胸口痛到不行,胸口傳來如千斤重石般的壓迫感,才驚覺不對勁,嚇得緊急前往新店耕莘醫院急診就醫。醫生一檢查,發現心電圖與心肌旋轉蛋白都異常,判斷為心肌梗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才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

2025年09月14日 10:31

《獵魔女團》歌成CPR神曲!醫認證「完美節奏」穩定按壓能救命

《獵魔女團》歌成CPR神曲!醫認證「完美節奏」穩定按壓能救命

Netflix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主題曲「Golden」紅透半邊天,近期更被發現和心肺復甦術CPR 的按壓節奏一樣,被推為「新一代CPR神曲」。急診醫學專家、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受訪指出,民眾施行CPR時常見「壓得太快」而影響急救效果,搭配音樂節奏確實可更加穩定。他提醒民眾,患者倒下後每分每秒都很重要,切記「有做一定比沒有做好」應該儘早施行CPR提高存活機會。

2025年09月14日 09:05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60幾歲的女性每次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身體莫名出現抓痕,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抓痕卻越來越多,決定去廟裡祭改、喝符水;後來就醫檢查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問題,原來有石頭掉進總膽管,但患者自己完全不知道。

2025年09月14日 06:57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姿勢不僅影響休息品質,更可能對長期記憶力與大腦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專家表示,「側睡」相較仰睡與趴睡,更有助於大腦清除有害物質,進而降低認知退化風險,成為保護記憶的最佳睡姿選擇。

2025年09月13日 21:47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管理辦法就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表示,目前禁止加味菸相關草案仍在研議中,尚無公告時程,未來一旦公告,將一體適用於所有菸品。

2025年09月13日 18:34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這也意味加熱菸在國內上市之後,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同品項加熱菸回台。國健署今(13)日強調,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09月13日 17: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