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關節 自費超耐磨墊片比較好用嗎?

▲自費超耐磨墊片港有卡好用(圖/骨科郭亮增醫師)

▲自費超耐磨墊片港有卡好用(圖/骨科郭亮增醫師)

作者:骨科郭亮增醫師

沒時間的人先看結論。如果病人才六十多歲,年輕、活動力強,可以考慮使用超耐磨膝關節墊片!如果病人已經七八十歲了,傳統健保的墊片就很足夠基本生活使用了!

最近門診詢問人工膝關節自費墊片的病人大增。今天就來聊聊什麼是超耐磨墊片。

超耐磨墊片,全名為『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膝關節墊片』,簡稱自費墊片,相對比於健保給付的傳統人工膝關節聚乙烯墊片,超耐磨墊片就是要「耐磨」,而且得「自費」。

墊片磨耗是人工膝關節失敗的主因

▲自費超耐磨墊片港有卡好用(圖/骨科郭亮增醫師)

人工膝關節置換是極成熟的手術,主要方法是用合金來取代膝關節兩側磨損的骨頭,用聚乙烯墊片(想成很硬的塑膠)取代軟骨的角色。但使用久了還是會磨損,因再堅硬的東西磨久了也會壞,何況是塑膠。

不考慮感染的因素,墊片磨耗所引發的併發症包括發炎、關節不穩定、骨溶解及人工關節鬆脫,就是造成人工關節失敗而需要再次手術的主因。

▲自費超耐磨墊片港有卡好用(圖/骨科郭亮增醫師)

隨著科技的進步,就有了高分子聚乙烯超耐磨墊片的發明。主要是希望能減少墊片磨耗,降低相關併發症,進而提高人工膝關節壽命。

文獻證據怎麼說?

理論上自費墊片應該有用,而在實驗室裡也證明了它真的比較硬,可以減少摩耗。

那到底實戰成績如何呢?讓我們看看文獻資料怎麼說:

2015在年美國骨科醫學會官方期刊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刊登了一篇大型資料庫回溯性研究:

總共收錄了77084個初次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80% 用一般墊片,14% 使用超耐磨墊片。在五年追蹤的結果,發現兩組病人在人工關節感染、鬆脫、及再置換等各項結果都沒有差別。

2016年發表的一篇的Meta-analysis,總共收錄三個RCT及三個非RCT試驗,共2290個病人。研究發現,病人術後追蹤七年後,結果在再次手術、關節鬆脫、骨溶解、以及墊片相關的併發症等各項數據,兩組病人都沒有差別。而術後病人滿意度及膝關節功能這兩項關鍵指標,兩組病人也都沒有差別。

最新文獻兩組有差異

那難道自費墊片真的沒好處嗎?

我們再來看2016年發表在骨科標竿期刊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的這篇文獻:

這是一個隨機雙盲前瞻性試驗,共收錄了307個首次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病人,其中139個使用超耐磨墊片,168個使用傳統墊片。追蹤超過五年,剩下兩百多個病人。

兩組病人在功能及滿意度等各項數據表現,手術後均較術前進步。兩組都沒有關節假體周圍骨溶解及墊片崩壞的問題。

而使用超耐磨墊片的這組病人,相較於一般墊片組,有比較好的膝功能表現及生活滿意度。

這可能是目前世上唯一一篇兩組有差別的文獻,而作者最後也提到,對於人工關節來說,五年的追蹤仍嫌太短。需要有更長追蹤時間的研究,來證實超耐磨墊片的價值!!!

結論

說了那麼多,到底這個自費墊片有沒有好處?值不值得多花這個錢呢?我覺得可以從年紀以及日常活動度這兩點來考量。

傳統墊片的使用上,只要不發生感染或其他非關墊片的併發症,基本上可以使用約15年。換句話說,超耐磨墊片要能增加人工關節壽命超過十五年,才有其價值。(但目前沒有這麼久的文獻報告。)

如果今天您的家人年紀六十歲左右。簡單的算數,健保墊片用十五年。在國民餘命已經超過80歲的今天,使用傳統墊片的情況下,是極可能需要接受第二次的人工關節手術的。這個情況就可以考慮使用超耐磨墊片。

但如果今天病人年紀已經七八十歲了,依照前面的邏輯,真的不需要多花這些錢,來換可能的好處。倒不如把這些錢省下來,用在其他方面,這樣才比較經濟實在。

同場加映:骨質疏鬆症如何自我察覺?如何診斷?醫師告訴您

搜尋附近的診所:骨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桃園醫院推OPAT服務 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病患也可居家

桃園醫院推OPAT服務 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病患也可居家

為提升病人照護品質與醫療資源的運用效率,衛福部桃園醫院自8月起正式推動「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此一計畫是讓需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病患,能在不住院的情況下持續接受有效治療。

2025年08月01日 23:47

健檢報告出現「毛玻璃」三個字 45歲媽媽眼淚流下來

健檢報告出現「毛玻璃」三個字 45歲媽媽眼淚流下來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成為健檢常規項目,越來越多民眾在報告中發現「毛玻璃(GGO)」或「小結節(SPN)」等影像異常,令人憂心是否罹患肺癌。對此,胸腔內科醫師廖繼鼎提醒,這些名詞不代表癌症,更不是末期警訊,民眾應保持冷靜、正確判斷。

2025年08月01日 20:46

菁英都是這樣讓大腦休息!耶魯實證高效率休息法你早就會

菁英都是這樣讓大腦休息!耶魯實證高效率休息法你早就會

菁英朋友做的是高壓工作,運動、玩樂也都做得很有熱情,反觀自己只是上下班之後就沒力氣,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還是覺得很倦怠,為什麼菁英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根據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日本醫學博士久賀谷亮提出的研究,他發現,這些菁英連放鬆時都有策略,透過高效率的休息法讓大腦充電。

2025年08月01日 18:10

掉髮以為換洗髮精就會好?醫揭5大錯誤迷思:最慘頭皮損傷

掉髮以為換洗髮精就會好?醫揭5大錯誤迷思:最慘頭皮損傷

落髮問題擾人,還可能因為外觀受損衝擊到心理健康,然而民眾在處理上卻有不少錯誤觀念,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1)日公布5大迷思,包含「壓力引起掉髮會自然好轉」或者「換洗髮精就會改善」等,通通不正確。醫師示警,落髮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現象,採取不正確處置或者延誤治療,恐怕會造成不可逆的頭皮傷害。

2025年08月01日 18:00

失戀難走出?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

失戀難走出?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

當1段感情關係因背叛而告終,失戀了卻要面對滿屋子如:定情信物、合照、共同購買的家具等承載回憶的物品,往往令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處理。1篇刊登於國際哲學期刊《Synthese》的論文指出,丟棄那些與過往傷痛有關的物品,不僅有助於放下過去,更有助於寬恕對方的過錯,讓心裡更快釋懷。

2025年08月01日 16:38

藥師現場剃頭批衛福部「無法無天」 9度陳抗放寬中藥行執業資格

藥師現場剃頭批衛福部「無法無天」 9度陳抗放寬中藥行執業資格

藥師公會全聯會今日第9度走上街頭,抗議衛福部以一紙行政命令,放寬中藥行執業資格。三名藥師當場剃頭明志,高舉「衛福部無法無天、藥師剃頭不低頭」布條,怒批此舉嚴重掏空藥事專業制度,破壞用藥安全防線。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嚴正表示,這是公然架空立法權,形同行政擴權,藥師絕不退讓!

2025年08月01日 15:52

台大「18人疑食物中毒」業者遭勒令停業 衛生局急採檢2飯捲送驗

台大「18人疑食物中毒」業者遭勒令停業 衛生局急採檢2飯捲送驗

台大昨日營隊活動發生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案,北市衛生局今(1)日表示,初步了解有18名學生出現噁心、嘔吐等身體不適症狀,就醫後均已全數返家休息。衛生局已要求供餐業者停業,除昨日深夜立即至營隊現場採集飯捲食餘檢體2件送驗,今日還會進一步派員前往涉嫌餐食製造場所稽查,並採集現場食材、環境、從業人員手部檢體送驗。

2025年08月01日 11:42

拒菸團體要求撤銷加味加熱菸!國健署新署長上任首日即遭抗議

拒菸團體要求撤銷加味加熱菸!國健署新署長上任首日即遭抗議

國健署7月29日公布「有條件通過」美國及日本2家業者、共14個品項的「加熱菸」可以上市,引發國內拒菸團體強烈不滿。國健署今(1)日舉辦署長交接典禮,由173個團體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則同步到國健署外拉布條抗議,怒批政府放任加味加熱菸,賤賣下一代健康,要求兒科出身的新任國健署長沈靜芬立即撤銷加味加熱菸。

2025年08月01日 11:29

髖部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0% 醫:做這3種運動可造骨、防跌

髖部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0% 醫:做這3種運動可造骨、防跌

骨鬆性骨折是老人的重大健康威脅,持續運動才能造骨、降低死亡風險。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今於臉書分享,髖部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高達20%,若要預防骨折,建議每週進行2到3次、每次30分鐘抗阻訓練如深蹲、彈力帶訓練、單腳站立等,可有效提升骨質,降低跌倒風險。

2025年08月01日 10: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