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想出國打拼「衝了再說」?闖星台人勸別天真:工作沒人等你適應(圖/少女凱倫提供)

▲想出國打拼「衝了再說」?闖星台人勸別天真:工作沒人等你適應(圖/少女凱倫提供)

文/少女凱倫

「不要以為出國,就會變得多輕鬆,其實就還是在工作!沒有突然會變輕鬆這回事」,看著學姊勇闖新加坡工作,抱著想循探看看,是否也有機會到新加坡工作,不過學姊不同以往勵志文章看到的建議,「先去了再說」反而是直接吐露在國外工作的真實面貌。

上回去新加坡,市容、氣氛讓我都感覺很好,對我來說是可以「練習」英文,同時如果沒能用英文溝通時,還可以用中文的國家,心想自己都在「完全不會韓文的狀態下,到韓國生活半年了」,應該到了英語系國家也能像當時那樣,好好適應吧,因此讓一直想出國去「磨練」看看的我,興起把新加坡當作選擇的念頭,並且敲了敲學姊的私訊。

想出國打拼「衝了再說」?闖星台人勸別天真:工作沒人等你適應(圖/少女凱倫提供)

▲想出國工作?出去前先好好想想為什麼想要出國?(圖/少女凱倫提供)

因為我的英文聽說能力,真的沒有很好,雖然讀寫不錯,但開口幾乎是國中程度,「那是否試試語言學校先!?」,聽到學姊這樣講,其實我開始反思,想把自己丟到英語系國家開始工作,好像太天真了!「我覺得,不要看好像大家出國啊 什麼的,想想什麼最適合自己,我真的真的建議,新加坡要想成是英語系國家。」學姊分享,要找到不差的工作,就要把英文當母語,因為「光是面試就沒有人跟你用中文」不是到了才適應,因為工作沒人等你。

這樣的提醒,真的非常實際也很真心,當然也可能是我太天真,我們應該要先釐清「為什麼想要出國?」對我來說,我希望自己可以跨出舒適圈,同時打破自己的懶惰,還有好好把英文練好。我曾知道一位在新加坡打拼的台灣部落客-艾兒莎,他在書中提到,在新加坡,她努力突破自己的「交友圈」,透過結識不同層級的朋友,來增廣自己的視野與合作機會。

這件事情讓我很佩服,因為我的個性比較害怕去認識新的朋友,但就是因此我才想換個環境好好磨練,但針對打破交友圈的這件事情,其實不必出國,在台灣也辦得到,比如可以參加一些社群聚會,像是我有聽過科技業女性的固定聚會,比較普遍的還有「獅子會」、「扶輪社」等等,參加的會員,來自不同背景,加入無疑也就是想增廣見聞。

想出國打拼「衝了再說」?闖星台人勸別天真:工作沒人等你適應(圖/少女凱倫提供)

▲去國外工作前,可以先想想自己的優勢,比什麼都來的重要。(圖/少女凱倫提供)

另外是,像我這樣英文能力不好的狀況下,去新加坡也只能做一些低層工作,這類的工作取代性高、工時長、薪水低,這不就和在台灣一樣嗎?而當忍耐不了時,貿然辭職就會失去「工作身分」,簽證變成觀光簽,只能在新加坡待上一個月,這短暫的一個月只能想想到底要打退堂鼓,還是趕快再找下一份工作繼續挨著,心情只會大受影響,這真的是大家想出國的目的嗎?

像我自己,從事媒體業,我想出了國也還是會在這樣的專業領域裡打轉,不過新加坡媒體少,學姊坦言不太適合做新聞,要我「想想自己優勢,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我覺得這裡人沒有比較厲害,台灣人反而多元又創意很努力,所以找到優勢 才能發揮,不是大家去哪,就該去哪」,因為我們願意離鄉背井,出國打拼其實就是想為自己加分,提升各方面的生活條件,不要為了一時外在條件迷惑,反而貶低自己的優勢,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再度陷入迷惘。

因為隨便的工作,隨時要找都有,但能加分的工作,還是要等你準備好,才有發揮得地方,沒有先創造自己的差異化,又怎能脫穎而出?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面對心理問題求助比例低於女性,但自殺死亡率卻是女性的1.8倍,成為一大隱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今(3日)指出,衛福部設置「男性關懷專線」,原本處理範圍以婚姻、家暴等問題為主,今年8月底開始擴大服務範圍,包含職場、霸凌、人際、感情等問題都可以撥打專線,由專業人員提供協談並進行分流,協助銜接後續資源。

2025年09月03日 20:03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年開始,孩子重返校園,也意味著社交圈擴大、接觸新朋友的機會增多。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容易受到同儕影響,尤其是吸菸行為。研究發現,如果身邊有吸菸朋友,孩子開始吸菸的機率比沒有的朋友高出17.5倍,國中生甚至高達22.7倍。

2025年09月03日 19:31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對許多喜歡下廚的人來說,煎、煮、炒、炸雖然樂趣十足,但事後清洗油膩鍋具卻往往令人頭痛。日本知名廚師Papuchan近日提醒,很多人習慣直接用海綿加洗碗精清洗油鍋,這種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是大忌,不僅會縮短海綿壽命,還可能讓家中排水管變成「臭水溝」。

2025年09月03日 19:03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一名醫師之前看門診時,花時間替病人解釋檢查報告,並詳細回答疑問;怎料,患者後來竟以「只是解釋報告又沒開藥」為由,拒絕繳費。對此,ICU醫師陳志金直言,此舉無疑是踐踏專業,「儘管省下診察費,失去的可能是健康甚至性命。」

2025年09月03日 18:16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國內醫療政策一直希望避免民眾輕症衝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這並非新規定,相關宣導2019年就已經實施,且非強制僅為建議。

2025年09月03日 18:15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灣醫療人力緊繃,政府持續在呼籲分級醫療,但民眾仍無法改變「直接衝大醫院」的就醫習慣。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而同為國內醫學中心的台北榮總則表示,台大這樣做也不錯,但院內之前就開始管控門診量,禮拜六只留必須性的門診,晚診也是晚上9點一定要結束。

2025年09月03日 18:12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身體急症有CPR,心理也有CPR!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訓練「心理健康急救員」,一旦周遭有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可早期發現並及時給予幫助,避免情況惡化或憾事發生。衛福部預計今年底前調訓近兩百名衛生人員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華心基金會表示一般年輕人也可以報名接受培訓。

2025年09月03日 17:32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提重物吃力、單腳站不穩?小心不是累過頭,而是「肌少症」悄悄盯上你! 根據疾管署資料,肌少症雖常見於長者,但醫師提醒,從30歲開始肌肉就會逐漸流失。江坤俊醫師指出,肌少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5年09月03日 17:04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不少人發現只要一天沒洗頭,頭皮就癢得難受,甚至還會出現油膩、刺癢、脫屑等困擾。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天不洗頭就很癢,但又不確定問題到底出在哪?

2025年09月03日 16: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