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安 很難纏的腸絞痛

▲寶寶哭鬧不安,可怕的「腸絞痛」?(圖/pixabay.com)

▲寶寶哭鬧不安,可怕的「腸絞痛」?(圖/pixabay.com)

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

半夜哭鬧不安、新手父母無所適從

當電腦出現了掛號名單上出現1個月大小寶寶的名字時,大概就會猜測「父母應該就是因為寶寶每晚的哭鬧不安、心疼寶寶而來求診的」,果然,當焦急的父母告訴我「寶寶總是在半夜固定時間哭鬧超過2~3小時、伴隨著雙手伸直嘴角不停顫動,無論是抱著或是給奶喝都安撫不下來」時、心理大概就幾乎明白寶寶發生什麼事了。

身為醫師的阿爸遇到「腸絞痛」也慌了手腳

柚子剛出生還沒有滿月的某一天清晨,柚子忽然的淒厲的尖叫聲,劃破寂靜的夜晚,吵醒睡夢中的阿爸和媽咪,此時的柚子雙手雙腳伸直、緊閉著雙眼嚎啕大哭。

媽咪趕緊抱起柚子,放在胸前規律的搖晃著身子、輕輕地拍著背部試圖安撫著。

柚子停止尖叫,但還是不停地啜泣著,原本以為今天的驚奇到此結束,沒想到不久後柚子又是一陣淒厲的哭聲。

啊!阿爸大概知道柚子發生什麼事情了...

「腸絞痛!」,應該就是可怕的腸絞痛了...

沒想到天天聽到驚慌失措的新手父母抱著嚎啕大哭的寶寶求診的「腸絞痛」,也發生在柚子身上,此時的新手父母的阿爸媽咪面對哭泣尖叫的柚子,竟也慌了手腳,無所適從,只能無助的安撫著柚子。

經過這次親身的體驗,讓阿爸深深地感同身受,原來讓新手父母聞之變色的「腸絞痛」,當寶寶雙手不停揮舞尖叫著的震撼,真的是讓父母彷徨無助。

用許多方式仍沒辦法安撫要懷疑「腸絞痛」

根據研究統計,大約有10~30%新生兒曾經罹患過「腸絞痛」,寶寶哭鬧的時間和程度會不太相同,但大部份好發在寶寶滿月左右,通常會在1~2個月時最常反覆發生,4個月前自動緩解。由於「腸絞痛」好發在滿月前,常常是父母遇到寶寶第一次不舒服的哭鬧,所以常常會讓父母慌了手腳、無助,印象深刻。



腸絞痛的寶寶往往會在白天喝奶量、活動量正常,但固定在下午或是清晨某一段時間喝完奶後,忽然聲嘶力竭的尖叫數小時,哭鬧不停,無論是抱著安撫、給寶寶喝奶,卻仍然無法安撫哭鬧。此時因為寶寶常為正在絞痛著,背部會呈現拱橋狀,雙膝彎曲至胸前,緊緊的雙手握拳,經過數小時後這樣的狀況無預警的停止。

哭鬧不安時要先排除一些狀況

此時剛好好發在寶寶容易哭鬧的時候,因此,並不是每個哭鬧不安的寶寶就是「腸絞痛」,當寶寶哭鬧時,要先排除是否只是單純在撒嬌要人抱,肚子餓了想要喝奶、尿布濕了不舒服,或是量一下肛溫,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若是排除這些狀況,寶寶依舊哭鬧不安,就可以懷疑是「腸絞痛」。



排除其它因素造成寶寶哭鬧後,並不是這樣就可以說寶寶是「腸絞痛」了,醫師診斷是否為「腸絞痛」,有個根據,通常採用Dr. Morris Wessel原則:

嬰兒哭每天3個小時或更長時間。

每週至少三次。

時間要長達三週。雖然說要長達三週才能符合『腸絞痛』的診斷,但是通常寶寶哭鬧個兩天晚上父母就會受不了、帶來門診求診了。

「腸絞痛」的原因多變化

有些父母聽到「腸絞痛」後的第一個反應是,「那是不是和寶寶奶粉過敏有關」、「需不需要換奶粉」,儘管有許多理論來解釋腸絞痛的發生,但目前對於腸絞痛原因了解依然有限,大部份有這些原因來解釋「腸絞痛」產生原因:



寶寶4個月內腸胃道裡面的神經發育不成熟,會造成腸胃道肌肉蠕動不好,加上此時的新生兒體內缺乏好菌來幫助消化發展,乳動過快就會造成疼痛。

若是寶寶剛好對於母奶或是配方奶裡面的其中一個糖類成分乳糖產生不耐,無法消化,也會讓嬰兒消化不適而絞痛。

也有可能是對母奶或是配奶中的蛋白過敏。

若是哺乳時母親吃了某些食物中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例如蛋白質含量多的鮮奶、肉類、蛋類,產氣食物例如豆類,可能會通過母乳對寶寶會產生氣體和腹脹。

「腸絞痛」發生時不急著換奶

當寶寶發生「腸絞痛」時,最快的方法就是安撫寶寶,把寶寶放在母親胸前,讓寶寶聽聽媽媽的心跳聲,或是輕輕地順時鐘方向腹部按摩、毛巾熱敷腹部。若是持續超過兩天晚上寶寶還是不停的哭鬧超過3個小時以上,就會建議父母先帶著寶寶來門診求診。



這時醫師先會開些藥物治療、暫時舒緩寶寶因為「腸絞痛」造成的不舒服,例如Gascon來除脹氣,Bentyl來抗胃腸痙攣,和抗組織胺藥物來幫助寶寶容易入睡、減緩不舒服症狀。

若是寶寶吃藥時「腸絞痛」症狀會改善,但是不久後又會復發,這時就要改善寶寶的牛奶來源。若是哺餵母乳的媽媽,這時就要盡量避免奶製品、蛋類、肉類,豆類產氣食物,也不要碰觸咖啡因、茶類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寶寶吃到母奶裡面這些食物造成腸胃不舒服。

若是喝一般配方奶的寶寶,可嘗試改成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是無乳糖奶粉,因為根據一些研究顯示,母奶成分和配方奶的改變可能會導致一些嬰幼兒的症狀的發作和持續時間減少。

同場加映:寶寶異常哭鬧,當心腸套疊!

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許多人午餐、晚餐常會選擇來一碗生菜沙拉當作輕盈的一餐。看似健康、清爽又不負擔,但邱筱宸醫師分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女性朋友問:「醫師,我中午都戒掉碳水、改吃健康的生菜沙拉了,怎麼還是會經常感到整天疲倦沒力氣?」

2025年11月21日 13:13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台中市1名66歲許姓男子有登山健行習慣,健康狀況穩定,但今年初因一場寒流,許男起床後突感到頭暈、走路不穩,求診檢查後竟是腦幹梗塞性中風,經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一站式治療」,許男2個月後病情好轉出院,目前門診追蹤中。台中醫院提醒,近期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民眾要加強保暖。

2025年11月21日 12:40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不少人運動後常被規勸一定要拉筋以免肌肉痠痛,還強調這樣恢復會更快,但近年陸續有專家發現此非事實。復健科醫師王思恒今於臉書分享一項韓國研究,顯示運動後拉筋對於肌肉痠痛、肌力及之後的運動表現等,相較未拉筋均無差異,這也證實運動後若單做拉筋,對於生理恢復幾乎沒有幫助。

2025年11月21日 12:30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兩年PGY訓練,引發醫界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進一步說明,管理辦法除要求醫師,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為民眾的生命跟權益把關。

2025年11月21日 11:55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最近天氣轉涼,但女性外陰部搔癢問題,並未因氣溫下降而消失。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由於衣物變厚、環境較乾,相關症狀可能更嚴重;不少人可能選擇強忍,但搔癢若已影響生活,尤其外陰部出現「紅斑、疹子、突起」,應立刻就醫,以防可能有其他疾病。

2025年11月21日 11:31

染髮後2周最易褪色 專家:護色洗髮精+37℃溫水撐住亮度

染髮後2周最易褪色 專家:護色洗髮精+37℃溫水撐住亮度

許多人愛染髮,也常擔心髮色會因清洗、日曬、熱風與泳池氯氣而逐漸褪去。對於如何維持染髮效果,專家說,染髮後最容易在「第3天至第2周」發生明顯褪色,因此洗頭時可用護色洗髮精,並將水溫控制在 37°C 以下,這樣保養最能降低髮色受影響。

2025年11月21日 10:03

醫護打疫苗「守住病人也自保」 雙接種可強化醫療韌性

醫護打疫苗「守住病人也自保」 雙接種可強化醫療韌性

醫事人員長時間接觸病人及家屬,若未接種流感、新冠疫苗,除了個人感染風險升高,可能引發院內群聚,更將導致醫療人力不足,進而影響患者安全。醫師提醒,醫護打疫苗不只是個人意願,更是讓醫療體系穩定的重要選擇。

2025年11月21日 10:00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菜單裡的處方籤!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醫師指出,餐桌上常見的海帶芽,又稱裙帶菜,經研究證實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與降低膽固醇,且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為日常飲食加分,健康潛力也受到醫學界關注,像是她推薦的日常吃法,就是「加在泡麵中!」

2025年11月21日 01: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