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手腳抖動是新生兒顫動? 還是抽筋?

▲出生不久的寶寶手腳抖動,新生兒顫動?抽筋?(圖/pixabay.com)

▲出生不久的寶寶手腳抖動,新生兒顫動?抽筋?(圖/pixabay.com)

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

寶寶用力、熟睡時手腳抖動,是抽筋嗎?

皺著眉頭的父母親抱著襁褓中寶寶走進診間,露出焦慮的表情問「歐醫師,常常發現寶寶用力,或是就在熟睡時,手腳會出現抖動狀況?!」、「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秒,但是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還是怕有疏忽,不小心傷到寶寶的腦袋,讓寶寶抽筋了!」

父母親一進入診間,就連珠砲的說出心中的擔憂,還拿出手機父母滑呀滑,滑到錄到寶寶手腳抖動的畫面。

果然,畫面中出現熟睡中寶寶,雙手雙腳就忽然抖動了一下,可能連一秒都不到,之後寶寶又繼續安穩的睡覺著。仔細看看寶寶,嘴脣沒有發紫發黑、也沒有出現呼吸突然變壞的不舒服表情。

「這個不是抽筋,是『新生兒顫動』!」

「蛤!」、「那有沒有關係?!是不是傷到腦部?」父母親的眼珠變得更大了,語氣也不自覺地提高了起來。

抖動一會、嘴脣沒有發紫,是新生兒顫動

「『新生兒顫動』是因為寶寶大腦神經構造還沒有成熟,雙手雙腳不自主地抖動反應,漸漸長大,神經成熟就改善了!」父母親嘆了一口氣,似乎放下心中巨擔。

「寶寶若是抽筋,雙手抖動時間甚至會超過10秒,嘴脣會變黑,呼吸也會因此急促,這時候再送醫院判斷是不是抽筋!」新手父母親又皺著眉頭了。

「這樣好了,下次再遇到這樣狀況,可以伸出手按著寶寶抽動的手腳,若是此時抽動的手腳就停了下來,就是『新生兒顫動』,就不用擔心了!」、「反之,若是持續抖動,就趕緊帶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新生兒顫動和腦部熟度有關,漸漸成長後會消失

當寶寶出生不久後,有些父母親會注意到寶寶手腳在出力的時候,會出現抖動現象,準備給孩子穿衣或是洗澡時,寶寶手腳也會出現顫抖。有時候喝完奶、或是哭泣後一段時間,嘴脣下巴也會稍稍抖動。這些抖動稱為"jitteriness ",也就是「新生兒顫動」。



這些新生寶寶剛出生的「新生兒顫動」,多半是良性、找不出原因的。可能是因為和腦部成熟狀況不正常、不能正常控制四肢有關係。也就是說,新生兒寶寶偶爾出現四肢顫抖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寶寶受到驚嚇,手臂向外張開也是腦部未成熟引起

這樣的「新生兒顫動」,只要不是一直持續、偶爾出現的,就不需要就醫,等新生寶寶大腦功能健全之後,這樣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所以父母親遇到這樣的狀況,可以不用緊張。



另外一個很像「新生兒顫動」的反射動作,就是莫落反射(Moro reflex),也就是當寶寶身邊出現巨大聲音、或是忽然改變寶寶姿勢的大動作,這時會發現寶寶迅速的將手臂向外張開、然後弓著身體伸手向前抱。這種動作,也屬於大腦神經尚未發育健全導致,也是在約4~6個月後會消失改善。

新生兒顫動和癲癇無關、也不會生長遲緩

發生「新生兒顫動」的新生寶寶,80~90%會在寶寶3~4個月大時會完全消失,這些寶寶成長後不會有神經發育遲緩問題、和往後是否會發展成癲癇沒有關係。



出現「新生兒顫動」通常手腳或是嘴脣抖動,通常只持續3-4秒,這時父母親只要用手扶住新生寶寶顫抖中的手腳,若是此時手腳立即停止、不會再抖動。但若是會持續抖動,就不是「新生兒顫動」,要懷疑例如「新生兒抽筋」問題。

新生兒抽筋是腦部受傷會持續的抽筋

新生兒抽筋主要是因為寶寶的先天疾病遺傳導致發育異常、出生過程腦部受傷或是新生兒胎內感染,造成腦部神經細受傷而影響腦部細胞不正常的持續放電,因為神經傳遞不正常,造成身體某種動作的持續抽動。



大部份新生兒抽筋只會出現一些不明顯的症狀,例如臉部面輕微抽搐、嘴脣出現類似咀嚼吞嚥動作,寶寶的手腳也會不自主的顫動,也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狀況。



這些症狀通常發作前沒有前兆,新生寶寶可能在喝奶、熟睡中,手腳忽然抖動、臉部嘴脣吞嚥動作,頭向後仰、全身僵直,常常會伴隨的嘴脣發黑、呼吸急促的狀況,持續數十秒。有時候一陣抽筋發作後,數秒鐘或是數分鐘會再發作,連續好幾次,甚至一天就可以發作數十次。

用手扶助顫動的手腳看是否停止來初步判斷

「新生兒抽筋」和「新生兒顫抖」的臨床症狀的確類似,初步的判斷方式還是先用手扶住新生寶寶顫動的手腳。



若是繼續顫動,或是嘴脣抖動超過5秒,就要找醫師進一步檢查是否為「新生兒抽筋」,並找出造成抽筋的原因。

同場加映:高燒不退會燒壞腦袋嗎?

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驟降!小心心臟病、中風 4時段最危險

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驟降!小心心臟病、中風 4時段最危險

東北季風增強,依據氣象署預報,北部、東北部將迅速轉為濕涼,溫度大降,其他地區則早晚偏涼;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尤其是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並務必留意四個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時段,以免因溫差過大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2025年10月22日 22:00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全台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新藥且已經有患者開始使用,帶來改變契機。醫師指出,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耕莘醫院失智症團隊攜手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開發「每日腦點心」APP,將新藥治療與遊戲化認知訓練結合,讓患者邊治療邊健腦。

2025年10月22日 18:10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台中市農業局已與中央相關人員到豬場全面撲殺。食藥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民眾不用恐慌,但若食品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處新臺幣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可命其歇業。

2025年10月22日 17:27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一名50多歲女性因為血壓偏高來就診,到醫院量血壓直上升,但是在家量測又血壓偏低,因為認為自己是因為就醫緊張導致「白袍高血壓」,她竟自行停藥,結果導致血壓失控。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因為研究顯示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在追蹤二至三年後,會演變為真高血壓。

2025年10月22日 16:54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讓孩子有張能安心睡的床,對偏鄉醫療來說,是最溫柔的力量。」天主教若瑟醫院今(22)日舉行兒科病床捐贈儀式,現場瀰漫著一股安靜卻深刻的感動。由「林思宏X5醫師慈善基金會」捐贈的16張全新兒科專用病床,總價值約100萬元,象徵著醫療公益的一份承諾,也為雲林偏鄉病童帶來更安全、舒適的治療環境。

2025年10月22日 16:14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每到生理期前,許多女性都會面臨煩躁、腹脹、腰酸,甚至暴食的困擾,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讓生活品質下降,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症狀多與體內荷爾蒙變化、發炎反應及血糖波動有關,她整理出「6招小撇步」,幫助女性輕鬆舒緩經前不適。

2025年10月22日 15:43

日本開放藥局可買「事後避孕藥」 食藥署:規劃試辦計畫

日本開放藥局可買「事後避孕藥」 食藥署:規劃試辦計畫

日本政府近期首度核准藥局可以販售「事後避孕藥」,女性不受年齡限制、也不用經過父母同意就可購買。由於台灣日前也在討論將事後避孕藥由醫師處方藥轉類為指示用藥,外界也關心是否跟進日本?對此,食藥署今表示,此事件涉及層面廣,各方團體都有不同意見,會持續規劃推動符合國情的試辦計畫。

2025年10月22日 15:12

台中爆非洲豬瘟!雲林急成立預防小組 張麗善:早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爆非洲豬瘟!雲林急成立預防小組 張麗善:早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檢測出非洲豬瘟病例,造成117頭豬隻死亡,今凌晨除在場內預防性撲殺剩餘的195頭豬隻,農業部也緊急宣布自今(22日)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對此,雲林縣府也成立預防小組,並在全縣豬場進行抽查,以全面防堵非洲豬瘟。

2025年10月22日 14:2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