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敢打流感疫苗? 潘懷宗用一件事告訴你「打比不打好」

▲接種,疫苗,注射,打針,流感,預防感染,預防。(圖/記者張一中攝,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潘博士每年都會在十月就打完流感疫苗,不論自費或公費,還沒打疫苗的人,請趕快去打。(圖/本報資料照)

文/潘懷宗 博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報導,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發言人諾德蘭(Kristen Nordlund) 在2018年9月27日表示,去年冬天美國約有8萬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在美國3.25億人口中,相當於每十萬人有24.6人死於流感。這是該中心自1976年開始發布流感死亡人數,四十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其他幾年死亡人數均在 12,000人/年到56,000人/年之間震盪。而台灣CDC公布的流感死亡病例在2017-2018 也只有213例,相當於每十萬人中0.9人死於流感,低於美國非常多。

深入分析後發現,美國去年冬天流感死亡人數中,有180位兒童(佔0.2%),這些兒童大多沒有注射疫苗。除此之外,去年冬天是美國有紀錄以來最多人因流感重症住院,估計達90萬人。而台灣2017-2018流感季共累計 1292 例重症病例,在213例死亡人數中,有2位兒童(佔1%)。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感染型別均以 B 型為多,約佔 8 成,各年齡層病例數及年齡別發生率均以 65 歲以上為高。

▲▼流感,診所,疾病,健康檢查,健檢,門診,掛號(圖/記者張一中攝)

▲民眾前往診所掛號救診。(圖/記者張一中攝,示意圖)

流感季通常是從十一月起病患逐漸增加,高峰期落在次年的一、二月,然後持續到三月底。去年美國流感季最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活動度一直很高,不像過去幾次流感季,流感先攻擊一個地區,然後再換到另外一個地區,去年曾有連續三週,全美各州都在淪陷在流感之中。2017-2018年美國流感的另一特徵是在所有年齡層都很嚴重,這是過去幾年從沒發生過的狀況。

美國衛生部部長亞當醫生(Dr. Jerome M. Adams)在今年9月27日的傳染病基金會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每年十月底之前注射流感疫苗,不僅僅能維持個人安全與健康,也攸關整個社區,是每個人的社會責任,疫苗不只保護你,也保護你周遭的人,包括家人、朋友、同事以及鄰居」。

2016年公費流感疫苗社區接種(圖/記者張一中攝)

▲注射流感疫苗不止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圖/記者張一中攝,示意圖,非文中所指疫苗)

然而,科學家們也發現有些人得感冒時特別嚴重!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透納醫生( Dr. Ronald Turner) 在2018年7月發表在自然(Nature)旗下,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中的文章就指出,鼻子裡的細菌可以決定感冒的嚴重程度。我們已經知道,腸道細菌可以影響免疫系統。但鼻腔中的細菌是否也一樣呢? 透納醫生在152名受試者鼻腔中注射一般感冒的鼻病毒39型(鼻病毒是最常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 後,連續五天,採集鼻腔及糞便樣品分析微生物的種類、含量並記錄感冒症狀。

研究團隊驚訝地發現,受試者鼻腔中的細菌依其主要菌群分為六種---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 Corynebacterium/Alloiococcus (棒狀桿菌/耳炎菌), Moraxella (莫拉氏菌), Haemophilus
(嗜血桿菌), Pseudomonadaceae/Mixed (假單胞菌/混合菌群), 以及 混合菌群。感冒症狀的嚴重程度跟受試者是哪一種菌群高度相關。如果感冒患者鼻中有大量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或是莫拉氏菌(Moraxella,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感冒時症狀都會比較嚴重。

研究團隊進一步給受試者喝液態益生菌(雙歧桿菌,常用的益生菌之一),試圖了解益生菌是否會減輕感冒症狀或改變鼻腔中微生物的結構。但答案是:吃益生菌不會改變他們鼻中細菌量。透納醫生認為鼻噴式益生菌可能效果會更好,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鼻腔中的微生物會影響當病毒感染鼻腔時的免疫反應以及後續感冒的嚴重程度,其間的作用機轉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但由於個人特徵,造成鼻中有較多葡萄球菌時,這人就比較容易感冒。作者猜測可能跟基因有關,也可能跟暴露於汙染物、過敏原或其他因素有關或者跟個人、環境、病原體三者的交互作用有關。

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全身性反應,像發高燒、全身痠痛、全身無力等症狀,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造成肺炎、腦炎等併發症甚至死亡,不能輕忽!

流感,診所,疾病,健康檢查,健檢,血壓,老人福利法,老人照護(圖/記者張一中攝)

▲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全身性反應,若有相關症狀不得輕忽,應立即救醫(圖/記者張一中攝,示意圖)

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去年只有不到一半 (49% ) 的孕婦注射流感疫苗。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教授暨婦產科主任萊利醫師 (Dr. Laura E. Riley)表示 ,即使是孕婦在孕期身體健康,免疫系統也沒辦法100% 阻擋流感病毒。孕婦如果得到流感,將會非常嚴重,極有可能需要住院。孕期流感,也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如果孕婦持續高燒一段時間,就可能導致嬰兒先天缺陷以及早產。流感疫苗不論在哪一個孕期施打,對孕婦以及胎兒都是安全的。此外,孕婦注射流感疫苗還能避免嬰兒出生後六個月內得到流感,因為六個內的嬰兒無法注射流感疫苗。

西雅圖兒童醫院數位創新與健康主任史文生醫師(Dr. Wendy Sue Swanson)強調兒童注射疫苗的重要性。她說,孩子們經常流著鼻涕、流著口水而且還要上學。我們非常喜愛小孩子,但兒童是社區中流感傳播的原因之一。觀察發現,當家中父母有接種疫苗,家中兒童接種疫苗的機率也會比較高。CDC 建議,除了6個月以下的嬰兒外,每個人都應該注射流感疫苗。

亞當醫生提醒,美國在2018年已經核准包括鼻噴劑在內的很多類型疫苗,鼻噴劑可以在醫師診間、地方藥局、工作場所、甚至雜貨店等地方取得。

美國CDC 發現,在2017-2018年流感季中,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大約40%,意即醫療照護的風險減少40%。美國國家傳染病基金會主任沙夫納醫師(Dr. William Schaffner)指出,就算打疫苗的人仍不幸得到流感時,其住院以及死亡的情形也會大大地減少,疫苗雖不能保證你不得流感,但絕對可以減輕傷害。

想預測今年流感季的狀況嗎? 澳洲因為比北半球提早進入流感季,通常是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流感流行程度的指標。根據當地監督報告指出,今年澳洲的流感較為溫和,自7月起(澳洲的冬天)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速度緩慢增加,因流感及其併發症造成的死亡以及住院人數,兩者都很低。但流感是不可預期的,大家還是要做好準備。流感對年長者、孕婦、慢性病史的人以及兒童特別容易喪命。潘老師在此誠懇地呼籲大家,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得到流感。日常的預防措施如常洗手、咳嗽時掩住口鼻、生病後盡快就醫、在家休息以及遵守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等。另外,衛福部疾管局已經公布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5日起開始施打,潘老師每年都會在十月就打完流感疫苗,不論自費或公費,還沒打疫苗的人,請趕快去打,由於接種疫苗2週後身體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及保護力,在12月流感流行期來臨之前,趕快做好準備喔 !

2016年公費流感疫苗社區接種(圖/記者張一中攝)

▲還沒打疫苗的人,請趕快去打,由於接種疫苗2週後身體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及保護力,在12月流感流行期來臨之前,趕快做好準備喔 ! (圖/記者張一中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