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立委總在打架?台灣立院竟靠打架得到「搞笑和平獎」!

▲立法院以打架代替戰爭獲得搞笑諾貝爾和平獎。(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台灣立法院以打架代替戰爭獲得搞笑諾貝爾和平獎。(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圖文/志祺七七

搞笑諾貝爾獎,是由特定組織每年皆會舉辦、頒發的幽默版諾貝爾獎。而你知道嗎?台灣的立法院曾在1995年的時候因為「以打架代替戰爭」,得到「搞笑諾貝爾和平獎」!究竟為何立法院總是在打架?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打架風氣的呢?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近日則上傳了一則影片統整描述此一議題。

回顧歷史,開啟暴力問政風氣的史上第一人,是當時人稱「民主戰艦」的民進黨立委:朱高正。

大家可能對他很陌生,因為距離他第一次跳上主席台搶麥克風已經是 30 年前的事了!當時台灣的政治背景還是國民黨一黨獨大、國民大會還沒解散、國大代表也永遠不會退休的時期。當時的立法院被人們戲稱只是「行政院的橡皮章」,意思就是立法院其實並沒有發揮審查、質詢、討論法案的功用,只要行政院想要通過什麼法律,立委們就坐著蓋章讓它通過。

▲▼民主戰艦朱高正與跳上主席台阻止發言插圖。(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民主戰艦朱高正與跳上主席台阻止發言插圖。(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民主戰艦朱高正與跳上主席台阻止發言插圖。(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1987 年,在一個審查隔年年度預算的院會上,因為有國民黨立委試圖以偷吃步的立法程序通過預算案,並且強行進入表決。由於時間緊迫且為了阻止這件事發生,朱高正只好一跳跳上了主席台,搶走麥克風阻擋發言。

當時這一幕透過新聞報紙衝擊了全國大眾。然而接著隔年同樣因為預算案內容違憲,朱高正再度跳上主席台,而且這次他還揮了當時的立法院長劉闊才一拳,揮出立法院的新境界!在他之後,以肢體暴力來抵制不應該的法律、抗議濫用的權利接二連三出現。當初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之後卻越來越濫用,三不五時就出現大亂鬥的荒謬畫面。

然而開會的時間都拿去打架了,到底要用什麼時候討論法案?立法院有個機制叫做「黨團協商」,意思就是各黨各派幾個代表出面開個小會議。原意為人數減少、黨派人數公平的狀況下有效率地討論共識,卻也因內容沒有透明公開而時常受到大眾質疑,抨擊立委用打架拖延開會時間,之後再到小房間私下聊是一個非常不妥的行為。

▲黨團協商內容不透明公開,經常受到大眾質疑。(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黨團協商內容不透明公開,經常受到大眾質疑。(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七七認為,肢體衝撞當然可以是非常時期的其中一種選項,但不應該過度地在每一個與自己立場不同的場合,都用來一味的反對、拖延或拒絕溝通。 而立法院是一個有權制衡政府的機關,肩負重任、大家選舉出來的立委也需要人民來監督,不應該只是公民課學完就忘、而是大家都應該要持續在意的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