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發威 什麼時候要做快篩呢?

▲流感發威 什麼時候要做快篩呢?。(圖/pixabay) ▲流感發威,什麼時候要做快篩呢?(圖/pixabay)

作者:耳鼻喉科 施淳文醫師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感冒及類流感症狀的病人也直線上升。許多病人都問施醫師:「醫生,我得到流感了嗎?我需要做快篩嗎?」

這個問題許多人感冒的時候都會詢問,來跟大家解釋目前政府政策跟施醫師對於快篩的看法!

使用克流感的條件

疾管署公告民國107年底至103年三月期間提供給醫療院所「公費」克流感使用。

意思就是在每年的流感疫情期間,家人、同事或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當醫師認定病人符合類流感症狀即可投藥。

「公費」的意思就是疾管署列經費,如遇有就醫之類流感患者,凡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不須快篩,即可開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

也就是說,在流感流行期間,只要有類流感症狀,醫師懷疑流感,不需快篩即可投公費克流感藥。那到底什麼人需要快篩呢?

快篩的原則
首先快篩的敏感度一般約在六成至七成左右,意思就是流感患者大約僅六至七成快篩是陽性。所以快篩陰性也不能說就不是流感,還是要以臨床症狀來判斷;所以當一個病人有典型流感症狀加上發燒,在疫情期間可考慮直接投藥。

但若病人沒有類流感接觸史,感冒症狀有但不明顯,發燒溫度不夠高,有點像又不太像的時候,這時候施醫師就會考慮做快篩來決定是否投藥,這樣在針對較危險的小小孩、慢性病患者或老人快篩的意義比較大。

平日健康的成年人也要篩嗎?
平日健康的成年人就醫時,若不確定是否是流感,施醫師會讓患者自行決定要不要快篩,因為流感病毒可以靠身體免疫力清除,克流感也有它的副作用像是噁心、疲倦、食慾不振等等,且克流感也不是非吃不可。

平日健康的成年人得到流感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大部分的人可以靠自己免疫力恢復健康,所以若醫師無法確定是否為典型流感症狀,施醫師會讓病人了解快篩的目的及原理,再讓病人自行決定是否接受快篩。

所以下次感冒發燒就醫除了讓醫師評估開立藥物外,詢問醫師獲得正確的醫藥觀念也是很重要的哦。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營養師不藏私7天早餐提案 靠這款豆漿擺脫油脂陷阱

營養師不藏私7天早餐提案 靠這款豆漿擺脫油脂陷阱

無論是對學生或是上班族來說,一天的開始總是以匆匆忙忙揭開序幕,「早餐」就成了最容易妥協的一餐。如果擔心早餐店的漢堡太油膩,偶爾換成便利超商的飯糰和咖啡,就真的夠健康嗎?營養師趙函穎最近就舉出身邊常見的「間諜蛋白質」以及「NG早餐組合」,原來潛藏油脂與精緻澱粉隱憂的早餐,比你我想像的還要多!

2025年05月15日 11:00

非洲孤兒罹「白內障、700度散光」看不清 長庚團隊救回視力

非洲孤兒罹「白內障、700度散光」看不清 長庚團隊救回視力

基隆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孫啟欽在今年2月赴我國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Eswatini)參與義診,發現一位15歲少年雙眼視力極差,由於當地醫療資源有限,便協助安排來台接受完整檢查與高階治療,術後至今一個月,該名少年雙眼裸視視力大幅提升,已能清楚閱讀黑板文字,將在今日返回史瓦帝尼。

2025年05月15日 10:34

閃兵案複檢「並非都在北榮」 院方曝「案內當事人」檢查時間

閃兵案複檢「並非都在北榮」 院方曝「案內當事人」檢查時間

繼藝人王大陸之後,今日又爆出多名公眾人物用假醫療證明躲兵役,新北市民政局原先表示,目前知道的案件都是台北榮總負責複檢,但晚間又澄清北部複檢醫院有三總、北榮、台大及軍醫院等,強調「並非都在北榮」。對此,北榮也回應,根據調查,案內當事人複檢的時間距今已超過五年以上,後續會全力配合相關單位的調查。

2025年05月14日 21:20

閃兵案都在北榮複檢 院方:全力配合調查

閃兵案都在北榮複檢 院方:全力配合調查

繼藝人王大陸之後,今日又爆出多名公眾人物用假醫療證明躲兵役,新北市民政局局長透露,目前知道的案件都是台北榮總負責複檢。對此,北榮回應「報載某些役男在北榮複檢一事,本院將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調查,釐清事實真相」、「院方秉持勿枉勿縱態度,籲請各方勿聞風臆測,靜待相關事證查明」。

2025年05月14日 18:37

慢性疼痛竟和細胞「缺電」有關 醫揭電磁脈衝治療可助緩解

慢性疼痛竟和細胞「缺電」有關 醫揭電磁脈衝治療可助緩解

下背痛、關節炎等疼痛擾人,甚至發生有越來越年輕的跡象。醫師指出,人體平均由60兆個細胞組成,細胞膜電位不足是細胞生病的源頭,可能導致組織或器官疼痛、炎症、 水腫、缺血等情況,也讓慢性疼痛纏身。電磁脈衝治療可以讓細胞再次充電,達到促進修復、抗發炎與代謝調節,進而可以緩解疼痛。

2025年05月14日 17:56

失智母心臟手術辦出院「一轉頭人不見」 走失1公里靠護理師尋回

失智母心臟手術辦出院「一轉頭人不見」 走失1公里靠護理師尋回

年近七旬的陳媽媽接受心臟導管手術,術後兒子陳先生陪同辦理出院手續,沒想到一轉身媽媽就不見了!由於媽媽近期常出現混淆、健忘等症狀,讓陳先生一度驚慌失措,憂心媽媽不知道會走去哪。護理師得知後馬上在工作群組發出協尋照片,所幸一名剛要上班的黃姓護理師就在距離醫院超過1公里的路口發現已乏力癱坐的陳媽媽,成功避免意外發生。

2025年05月14日 16:36

狂咳4個月!高雄女「菸酒不沾」檢出肺癌晚期 竟是基因突變

狂咳4個月!高雄女「菸酒不沾」檢出肺癌晚期 竟是基因突變

菸酒不沾、不下廚也罹患肺癌!高雄一名黃姓女業務員平日喜愛運動,4年前突然乾咳不癒、半年內體重暴瘦5公斤,經詳細檢查後,發現竟是基因缺陷導致肺腺癌,確診時已是第四期。不過她保持樂觀心態、積極接受治療,病況控制得宜,也未放棄運動的嗜好。

2025年05月14日 16:22

馬桶是「健康照妖鏡」 醫示警肝臟求救訊號:排便、排尿5異常

馬桶是「健康照妖鏡」 醫示警肝臟求救訊號:排便、排尿5異常

很多人以為肝臟出問題,只會有疲倦或皮膚變黃的症狀,但其實可以從「排便、排尿」習慣提早發現。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於臉書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指出,馬桶是健康的照妖鏡,別以為排便與排尿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當身體出現「腹瀉、便秘、黑便、尿色變深、尿液異味」這5大異常時,很可能是肝臟在求救。

2025年05月14日 16:06

沒時間運動也能保護心臟? 每天3分鐘的活動就夠了!

沒時間運動也能保護心臟? 每天3分鐘的活動就夠了!

擔心心臟健康,卻總是抽不出時間運動嗎?一項最新研究為忙碌或體力不足的長者帶來振奮好消息:每天只要三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就能明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幫助維持心臟健康。

2025年05月14日 16: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