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轉先別慌 耳石脫落症可以這樣做

▲天旋地轉先別慌 耳石脫落症可以這樣做。(圖/pixabay)
 
 

▲天旋地轉先別慌 耳石脫落症可以這樣做。(圖/pixabay)

作者:耳鼻喉科 施淳文 醫師

某天的耳鼻喉科門診林先生:「醫生我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天旋地轉,噁心想吐,站都站不穩。」

施醫師:「聽起來很嚴重,有沒有昏倒呢?」

林先生:「我是沒有昏過去啦,也沒有聽力下降、耳嗚、手腳無力、手麻腳麻、頭痛、或是感冒這些問題啦!」

施醫師:「有什麼姿勢特別暈呢?」

林先生:「只要頭一動就暈,尤其躺著的時候轉左邊,不動就沒事,醫生我到底怎麼了?」

經過施醫師檢查後,判斷應該是耳石脫落症,在施醫師徒手進行耳石復位術後眩暈症狀緩解許多。

名詞解釋

耳石脫落症,又稱作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是眩暈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會有整個世界都在轉動的錯覺。

原理

耳石脫落症源自於內耳的機械問題。內耳中的橢圓囊與球狀囊中含碳酸鈣晶體,又被稱作耳石,協助人體平衡系統,平常緊密包覆在內。

若耳石脫落至半規管中,當頭轉動的時候會使得耳石隨著重力移動,造成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大腦會進一步感知為旋轉的錯覺。

通常每次的眩暈發作少於一分鐘。在每次的眩暈發作之間,有些人無症狀,有些人會感到輕度的不平衡感。

耳石脫落症的眩暈特色

如何將耳石脫落症與其它種類的頭暈區隔呢?雖然眩暈都常會有噁心嘔吐的狀況,像暈車一樣,但是耳石脫落症特色是良性的,相對其它中樞性眩暈不會有後遺症產生。

眩暈發作時不會持續太久,不會產生耳嗚,不會頭痛,也不會影響聽力或產生失去意識的狀況,也不會有其它手腳麻木、不靈活、協調性變差的問題。

好發族群

任何年齡的成年人都有機會發作,特別是老年人。絕大多數發作時沒有特別的原因,但是若有頭部外傷、偏頭痛、內耳感染或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插管手術可能會影響發作的機率。

診斷

靠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診斷耳石脫落症已相當足夠,通常不太需要進一步影像學的檢查。Dix-Hallpike檢查法是診間最常用來檢查後半規管脫落的耳石,當患者的頭部後仰且轉動時,醫師或檢查人員可以觀察到「眼球震顫」的情形。而眩暈會與眼球震顫一同出現,檢查時隨著姿勢的變換會有不同的震顫情形以供診斷。

治療

藥物治療僅可以緩解眩暈症狀,而最快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是耳石復位術。由於後半規管是最常發生的位置,絕大多數可以靠Epley耳石復位術讓脫落的耳石回去他該有的位置。

正確的做法是需要醫師先確認脫落的耳石位置是哪一側,再幫助病人做耳石復位術,做一次成功的機會有七成左右,兩次可高達九成。

但眩暈停止後,可能還是會殘留不平衡的感覺幾個小時至幾天,之後就會漸漸好轉。

會不會復發呢?

據有些研究統計五年內復發率高達五成,特別是頭部外傷相關的耳石脫落症,而且幾乎都是在同一側產生。如果這個狀況時常發生,可以與醫師討論學習診斷及自我進行耳石復位術,但仍然要提醒每次的頭暈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原因,若僅靠過去的經驗判定,還是會有誤診的可能性。

結論

耳石脫落症是一個在耳鼻喉科門診常遇見的問題,隨著人口老化,這類眩暈的病人會越來越多,並可能影響到生活安全及增加跌倒風險。幸好眩暈症狀會自發性地消退且隨著時間改善。

若有這方面眩暈的問題,請諮詢耳鼻喉科醫師來讓您的世界停止旋轉吧!

同場加映:感冒了,一定得吃藥、打針嗎?

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掛號、領藥最方便!)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胸痛不是唯一警告!醫揭露:心肌梗塞「非典型」信號

胸痛不是唯一警告!醫揭露:心肌梗塞「非典型」信號

隨著冬季氣溫的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也隨之上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指出,寒冷的氣候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影響,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這種關聯性在研究中得到了證實,尤其是在冬季,低溫環境可能使得心血管的負擔加重,從而提高心肌梗塞的風險。

2024年11月18日 22:22

「一躺下秒睡」他嗨喊睡很好!醫搖頭:絕非好事

「一躺下秒睡」他嗨喊睡很好!醫搖頭:絕非好事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中醫師邵禹豪表示,自己看診時詢問患者的睡眠狀況,偶爾會遇到有人激動地分享「自己睡得很好」,且是一秒入睡,讓他搖頭直呼「這絕非好事」。他說,若是平常休息充足者,理論上需要10~15分鐘醞釀才能入睡,如果能夠秒睡,代表這個人有「大量的睡眠債」,常見有4大原因。

2024年11月18日 21:41

臉部徵兆7中3「小心有糖尿病」! 醫:很容易長痘痘

臉部徵兆7中3「小心有糖尿病」! 醫:很容易長痘痘

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 許多人在糖尿病初期無明顯症狀,但能從「臉上」看出一些端倪。他接著分享早期糖尿病「7大臉部警訊」,包括眼周腫脹、毛髮狀態到皮膚糖化的變化,都透露著高血糖的可能性。不過他也強調,糖尿病並非無法逆轉,只要及早發現、正確調整,仍有機會擊敗它。

2024年11月18日 20:18

腸癌末期男「每天吃半碗菇」!2年半未復發 醫曝關鍵點

腸癌末期男「每天吃半碗菇」!2年半未復發 醫曝關鍵點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名60歲男子確診大腸癌第4期,經治療後仍堅持不吃蔬菜,抱怨「每次吃菜都覺得我像羊」,偏激的言論讓人頭痛。在他的建議下,患者每天開始攝取半碗菇類以提升免疫力,在執行的2年半期間,癌症沒再復發。醫師說明,菇類除了抗腫瘤,其富含多醣體還能改變腸內菌叢、抗發炎,甚至降低血脂與血糖。

2024年11月18日 19:34

減重也要顧肌肉!除了「高蛋白飲食」改變習慣也能延緩肌肉流失

減重也要顧肌肉!除了「高蛋白飲食」改變習慣也能延緩肌肉流失

肌少症,常被認為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但事實上,年輕人也可能因為不良生活習慣而面臨肌肉流失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肌肉質量在30歲之後每10年可能減少3%至8%,而年輕人如果在生活中長期缺乏運動、低蛋白飲食,甚至為了追求減重而採取不當飲食方式,肌少症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

2024年11月18日 18:18

外觀3徵兆=膽固醇過高!醫警告:不理會恐心肌梗塞

外觀3徵兆=膽固醇過高!醫警告:不理會恐心肌梗塞

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要避免膽固醇過高,因為嚴重恐怕引發心血管疾病!最近知名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上節目分享,當人的外觀出現3種外觀徵兆,都可能是膽固醇過高的現象,應及早就醫治療;這些外觀徵兆在膽固醇降低後,通常也無法逆轉。

2024年11月18日 18:14

「抗生素抗藥性」列全球十大健康威脅 10年後均壽恐少1.8年

「抗生素抗藥性」列全球十大健康威脅 10年後均壽恐少1.8年

疾管署今天表示,抗生素抗藥性已被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若未改善,估10年後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衛福部及農業部將自明年起推動管理行動計畫,以5大策略防治。

2024年11月18日 16:13

新竹煙波、台東娜路彎出包!「7間吃到飽餐廳」飲冰品腸桿菌超標

新竹煙波、台東娜路彎出包!「7間吃到飽餐廳」飲冰品腸桿菌超標

食藥署今公布「113年吃到飽餐廳稽查專案執行成果」,其中多家業者被檢出食物腸桿菌科不符規定,包括台東市的「娜路彎大酒店」、新竹市「芙洛麗大飯店(食譜自助百匯)」、新竹市「煙波大飯店(莫內西餐廳)」、嘉義市「兩餐韓國年糕火鍋」、嘉義市的「千葉火鍋(嘉義尊爵館)」等。

2024年11月18日 15:36

「小王煮瓜」筷子纏衛生紙、肉末!衛生局稽查抓「5衛生缺失」

「小王煮瓜」筷子纏衛生紙、肉末!衛生局稽查抓「5衛生缺失」

知名米其林店家「小王煮瓜」被民眾爆料整桶筷子跟沒有洗一樣,拿了第一支發現纏著乾掉的衛生紙,再換拿其他支發現上面還有肉末。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今也派員前往稽查,現場查有「垃圾桶未加蓋、食材未離地、冰箱內食材未覆蓋、清潔劑與食材及員工飲料混合放置、未設置員工物品專區」等5項衛生缺失。

2024年11月18日 15:16

最不建議吃燙青菜!名醫親吐原因 「激推1煮法」營養全保留

最不建議吃燙青菜!名醫親吐原因 「激推1煮法」營養全保留

吃蔬菜有益健康,其中烹煮方式是關鍵!減重名醫宋晏仁透露,他最不建議的煮菜方式「就是燙青菜」,因為大部分的植物營養素都是水溶性的,青菜經水燙過後營養全留在湯裡,笑稱「不如喝完那碗青菜湯」更營養。他認為可採用「水炒」的方式烹煮青菜,保留燙青菜的水,最後再淋上一點油,口感加分,也能吃進滿滿營養。

2024年11月18日 13: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