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小百科 X光又快又便宜、MRI慢工出細活...

▲▼ 醫療檢查。(圖/pixabay)

▲ 影像檢查是以非侵入方式來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圖/pixabay)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我們去醫院看病時常常要做各種影像檢查,例如X光片、CT、超音波等等,不同檢查方法所「偵查」的常用部位也不太一樣,X光主要負責胸部、腹部和骨頭;CT是胸部、頭部、心臟等;超音波則是腹部、心臟、關節等。此外它們也各有優缺點,譬如X光方便快捷,但圖像比較粗燥等等。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X光片檢查 。(圖/pixabay)

X光片

X射線的波長範圍在0.01~10 nm之間,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當它穿透人體時,人體構造中密度較高的部分,如骨骼,能吸收較多的X光,所以會在感光底片上留下陰影,也就是說,由於人體組織密度的不同,會在感光底片上留下深淺不一的陰影,一般成像只需要幾秒時間。

醫生在就診時,有時候會選擇用X光來進行排除診斷,如果懷疑患者有骨折或肺炎時也會選擇X光,這是最快捷、最便宜的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CT檢查。(圖/pixabay)

電腦斷層掃面(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簡稱CT)

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結合X光與電腦科技的診斷工具,利用電腦將資料組合成身體橫切面的影像,這些橫切面的影像可再進一步重組成精細的3D立體影像。

CT是檢測頭部、胸部、腹部和脊椎的問題的好工具,還可以檢查出肝、肺、胰臟等部位腫瘤的位置和測量大小,對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提供重要訊息。利用在創傷的病人身上,電腦斷層可以快速診斷出大腦、肝臟、脾臟、腎臟或其他體內器官的傷害情形。最常用部位是頭部、耳鼻喉、胸腔、腹部、骨盆腔、脊椎、骨關節,但其實幾乎全身各部位都可以檢查。

比起做X光片接受到的辐射剂量,CT检查时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会成倍增长,但並不會有副作用,單一檢查其輻射劑量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有副作用都來自對顯影劑的過敏,例如輕微過敏、噁心、皮膚癢、皮膚蕁麻疹、呼吸急促等。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超音波檢查胎兒 。(圖/維基百科)

超音波(ultrasound)

人類耳朵可聽到的聲波頻率介於20~20,000 Hz之間,因此頻率大於20,000 Hz的聲波稱為「超音波」。超音波在不同的生物組織內前進時,會有相異的速度,當遇到不同的組織界面,會出現明顯的反射,造成信號上的變化,可利用這個變化探測身體內部組織,進而描繪出組織之影像。

超音波比X光片的檢查更為精細,X光檢查只能看到器官的梗概,而超音波可以看到器官的具體細節,但一些細小的血管結構還是無法檢查到。

有些疾病(如膽囊結石、腎積水等)既可以用超音波,也可以用CT來檢查。由於超音波無輻射和價格低廉的特點,醫生會優選超音波來進行輔助診斷。不過這並不是絕對,醫生會跟據病人的病情發展做靈活的選擇。

超音波也是檢查從胎兒發育的輔助手段,譬如四維超聲可以檢查胎兒系統結構,還可以看清長相,讓準爸爸媽媽更近距離地瞭解寶寶。

從

▲MRI檢查 。(圖/維基百科)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

MRI的原理比較複雜,先將人體置於人為製造的磁場中,人體中的氫原子在磁場中活躍地運動,不同部位的氫原子由運動到最後靜止下來的時間不同,再通過圖像後處理,便有了立體的圖像。

MRI可以用來偵測和診斷心臟疾病、腦血管意外及血管疾病,追蹤腫瘤的情況等。此外,它被廣泛應用在運動相關傷害的診斷上,對近骨骼和骨骼周圍的軟組織,包括韌帶與肌肉,可呈現清晰影像,因此在脊椎及關節問題上,是極具敏感的檢查。

根據檢查項目的不同,MRI檢查的時間一般介於20分鐘至40餘分鐘。由於MRI沒有輻射暴露的危險,因此經常被使用在生殖系統、乳房、骨盆及膀胱病的偵測及診斷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外皮酸澀、果肉飽滿的樹葡萄,近年因抗氧化與抗發炎效果,被視為養生水果新星,對此有泌尿科醫師說,樹葡萄含有豐富的多酚與花青素,男性每天吃10到20顆,對於常見的心血管問題、代謝失衡與性功能障礙等,都可望發揮保護力。

2025年05月08日 16:07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不少上班族夢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希望職場壓力愈小愈好,但某些勞心又勞力的工作,事實上可能保護腦部。國內專家長期追蹤55歲以上族群逾4千人,發現工作自主權較高、技能多元、需要一定體力的職業,罹患失智症風險較低,顯示上班的忙碌與挑戰,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大腦保鑣」。

2025年05月09日 09:13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籌建長達10年的高醫岡山醫院,今(8日)歡慶一周年院慶,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各界嘉賓特別現身祝賀。院方回顧,自試營運以來,已開設35個醫療專科、服務近20萬門診人次,並迎接130位新生兒,逐步實踐成為大岡山地區民眾健康堡壘的承諾。高醫院董事長陳建志表示,期待高醫大金字招牌帶來岡山繁榮,讓在地人看診不在舟車勞頓。

2025年05月08日 18:23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一直聞到奇怪異味要注意了!一名巡山員不知為何持續嗅到屍臭味,且情況長達好幾個月,直到某日他赫然發現打出「黑色鼻涕」,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竟是「常見1疾病」惹的禍。

2025年05月08日 18:05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近期確認3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部分縣市為此加強豬肉檢驗。專家表示,這三批豬肉遭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都屬安全食用劑量之內,食藥署列入統計並且依法放行,並沒有剝奪民眾「知」的權利。她憂心各縣市檢驗萊克多巴胺,只會挑起更多社會的動盪與不安,有如先前台糖豬肉遭驗出禁用瘦肉精案件,付出諸多社會成本。

2025年05月08日 17:44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4歲黃女士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問題,在他院接受手術切除,3年前又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出現吞嚥困難、頸部腫脹,再度檢查發現結節已經侵犯胸腔,氣管已經被13公分大,如果「芭樂般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進一步安排手術切除。

2025年05月08日 17:30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打破兒少與成人精神病人混合收治住院狀態,台大兒童醫院建立全台首座專為18歲以下兒少打造的心智病房,預計今年底啟用。衛福部今(8)日公布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在特殊發展項目中推動「兒少心智病房計畫」,斥資6590萬元打造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兒少的專屬治療空間,除北部的台大醫院之外,中部、南部也正在接洽,將陸續完成佈建。

2025年05月08日 15:58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在醫學上正式名稱為「酒精使用障礙症」,屬於一種疾病。醫師指出,酒癮並非僅靠「意志力」即可戒酒,酒癮就像慢性疾病一樣,需要透過持續的各類治療及重塑遠離酒精的生活型態,但酒精成癮認知不足,個案往往低估治療需求,缺乏改變動機或即使接受治療也極易中斷。

2025年05月08日 15: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