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甜點就懂女人! 必知六種法式甜點|克里斯丁聊料理

法國甜點樣樣獨立、精巧細緻的造型,豐富的層次跟口味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排名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今天將介紹我最喜歡的六樣法式甜點。

首先第一個「閃電泡芙(Eclair)」,據說是為了改善傳統泡芙吃相不好看改良而成的,取名「閃電」也是因為設計外型能讓大家快速完食而命名。閃電泡芙主體是充滿空氣感的細緻泡芙,上頭會覆蓋一層各式口味的糖衣,一口咬下就能享受泡芙包裹著糖衣的多種滋味。啊~光是用想像的口水就都停不下來。閃電泡芙在整體甜點當中,算是相對不甜的甜點,精緻度卻是數一數二的漂亮好看,成為了社群上熱門的打卡甜點。

第二個甜點是長得有點像貝殼的「瑪德蓮(Madelenie)」,法國歷史非常悠久的傳統甜點。根據文獻紀錄,瑪德蓮出現在法國中世紀時期的柯梅爾西(Commercy),但關鍵的發明人至今成謎,因為...法國太多人叫「瑪德蓮」...就跟台灣很多人都姓陳、王,韓國人很多姓金一樣。總之有位叫瑪德蓮的女士,用了扇貝外殼形狀的烤模,製作出了這個款甜麵包,讓旅人帶在身上避免飢餓。

接著要介紹的絕對是法式甜點當中的「小龍女」,集結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馬卡龍(Macaron)」。馬卡龍可以說是精緻法式甜點的極致代表,圓圓小小的體型,但卻可以做出千萬種不同的口味跟搭配。儘管口味多變,但基底就是利用雞蛋、杏仁粉、糖粉而成。馬卡龍的困難之處在於,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得非常精準、拿捏得宜。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成品出現缺失,像是上層出現裂紋、底部沾黏或者形狀扁平不夠漂亮。據說馬卡龍最完美的享用時間是在敲開蛋殼的52小時之後,口感聽說是最恰到好處的。

另外一個跟馬卡龍使用幾乎相同食材的甜點,就是近年從日本紅到台灣來的「達克瓦茲(Dacquoise)」法國傳統甜點當中,都會把酥軟的達克瓦滋當作更澎湃、精緻甜點的內襯。但傳到日本以後,他們改成利用上下兩層中間夾心的方式製作,又紅回到法國街頭,整個過程非常有趣。

再來講到的是戈登狂秀廚藝的超級甜點「舒芙蕾(Souffle)」,以雞蛋、少量麵粉當做基底,烘烤時因為遇熱,像是蓋房子一樣逐步平穩地向上推升。根據阿南的說法看著它穩穩地上升就是烘焙師最療癒的時刻。法文”souffler”意思就是「呼吸」或者「膨脹」的意思。

舒芙蕾的起源是17世紀,而真正紅起來則是在19世紀的時候。因為舒芙蕾在出爐之後的5~7分鐘就會開始塌陷,所以一出爐最就是立刻享用。不論配上甜醬汁或者放球冰淇淋搭配著吃絕對會是晚宴上的完美ending。

最後一個要跟各位介紹的法式甜點是人見人愛的「可麗露(Cannele)」,小小杯子狀的造型,外層酥脆內部香甜柔軟具有孔洞。吃起來有濃濃的焦糖香氣跟奶香,同時帶有一點點肉桂跟白蘭地的味道。這道來自紅酒聖地波爾多的甜點,靠著它的外型擄獲了全世界男女老少的歡心,絕對是每次講到法式甜點都一定會想到的超級明星。

喜歡這支影片的話也別忘記訂閱我們的頻道哦!我是克里斯丁,我們下支影片再見。掰掰~

文章出處

克里斯丁聊料理:懂甜點就懂女人!約會必知的六種「法式甜點」

克里斯丁也在這

Ting's Bistro美食自學廚房 YouTube頻道
Ting's Bistro美食自學廚房 部落格
Ting's Bistro美食自學廚房 I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