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啤酒會有啤酒肚,改喝紅酒或蒸餾酒可以嗎?

▲喝啤酒會有啤酒肚 改喝紅酒或蒸餾酒可以嗎?(圖/pixabay)

▲喝啤酒會有啤酒肚 改喝紅酒或蒸餾酒可以嗎?(圖/pixabay)

作者:蕭捷健 醫師

大家都知道喝啤酒會有啤酒肚,那改喝紅酒或是威士忌可以嗎?某些職業的人需要經常喝酒,但是他們也不見得就比較胖,酒精和肥胖有必然的關連嗎?JJ夫人今天還要解答一個問題:我們常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尾牙春酒不喝怕臉被洗,那要怎麼喝才比較不會胖呢?

今天不說故事,直接切入正題,讓我們來看看醫學上的證據吧。




啤酒,紅酒,烈酒誰最胖?

這是一篇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上,歷經20年,觀察研究7735個英國男人的研究,應該相當有可信度。這篇研究最難得的地方是:我們把啤酒,紅酒和烈酒等飲酒類別做了區分統計,來看各種酒類對肥胖四大面向:BMI,腰圍/腰臀比,以及體脂肪有甚麼影響。

腰臀比為什麼重要呢?因為BMI是體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一個全身都是肌肉的人也是很重的。舉減肥前的勝文和林書豪的身高體重來當例子,大家能就比較了解了:他們的BMI是幾乎一樣的。比起BMI,腰臀比和體脂肪更能準確的描述一個人的身形。

我們就直接來看圖表吧。

啤酒給你啤酒肚,蒸餾酒讓你胖得很平均?



圖表下面的欄目,最左邊是不喝酒的人的腰臀比,往右依照啤酒(beer) /紅酒(wine)/蒸餾酒(Spirit)/ 混酒(Mix) 排序,每個項目有三條柱狀體,由左至右代表:

每周1 - 6 份 (黑),平均一天一份以內
每週7 - 20份 (白) ,平均一天2 - 2.5 份
每週超過21單位 (灰),平均一天3 份以上
其中一份代表10g純酒精,等於500ml啤酒,一杯紅酒,或是一個shot的蒸餾酒。

我們可以看到,在腰臀比的部分

啤酒越喝越胖,而且每天喝超過1500 ml的啤酒 ,腰圍會開始狂飆。所以啤酒肚的傳說是真的。
紅酒的部分,每天兩杯以內沒有顯著差異,但是三杯以上腰圍還是增加。
蒸餾酒的部分,攝取的量和腰臀比一樣有遞增的傾向,但是沒有啤酒這麼戲劇化。

蒸餾酒不含糖份,但卻讓你累積更多體脂肪

各種酒類對體脂肪的影響如下:



啤酒對體脂肪的影響有遞增的傾象 
紅酒的部分,兩杯以內對體脂肪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但三杯以上則暴增。但文章有提到,每天喝三杯以上紅酒的樣本數很少,可能存在統計誤差 
蒸餾酒造成體脂肪增加的能力不亞於啤酒,但是上一個統計圖告訴我們,它會讓體脂肪比較不容易累積在腹部,原因可能和皮質醇的濃度有關係。(如果脂肪都累積在胸部那不是很好嗎)

結論是:如果你每天喝酒不想變胖,紅酒兩杯以內是可以接受的。當然,變胖和瘦不下來是兩回事,酒精可能會造成你減重陷入停滯期。

不是酒精讓你變胖,而是身體代謝的變化讓你變胖

酒精熱量大約是7.1 cal/gm, 比脂肪的 9 kcal/gm 還要低一點。但是實際上身體代謝酒精需要很多能量,所以實際上大約只有 5.6 kcal/gm。但是,酒精造成肥胖卻不是因為本身的熱量。

身體會把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醛視為有毒物質,所以當我們喝完酒,把酒精排出體外就變成首要任務。所有的營養素,包含脂肪和碳水的代謝,甚至肌肉合成,都會被抑制。

如果我們邊喝酒邊吃下一堆薯條或是下酒菜,所有的熱量就會累積在身體裡面,脂肪細胞的分解和肌肉細胞的合成會被延遲。

除此之外,飲用酒精會增加身體的皮質醇濃度,造成脂肪容易累積在腹部。即使少量的酒精熱量不高,但是酒精的載體:啤酒,或是調酒用的糖漿含有高熱量,會刺激胰島素激升,進而食慾大增。

尾牙到底該怎麼喝呢?

JJ夫人建議大家,遇到忘年會或尾牙,盡量攝取高蛋白低熱量食物,並且減慢飲酒速度,大量喝水,這樣可以讓身體酒精吸收的速度變慢。吸收的酒精持續被代謝掉,身體才能代謝食物的熱量。

額外的小Tip

另外,如果你不常喝酒,晚上的尾牙可能會被灌酒,中午可以先喝半個shot的酒,目的是要刺激肝臟分泌乙醇脫氫酶。到了晚上,乙醇脫氫酶的分泌效率可以增加到中午的兩倍以上,讓你比較不容易醉(不過這樣有可能導致你喝更多酒)。JJ夫人的經驗,尾牙前吃一推沙拉加一堆橄欖油,尾牙時盡量攝取高蛋白低熱量飲食,隔天反而因為酒精脫水的效應,腹肌還變明顯了。同場加映:正確保肝很重要 – 肝硬化(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體重管理(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68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告別斷崖式衰老!掌握「三大關鍵+飲食秘訣」讓你越活越年輕

告別斷崖式衰老!掌握「三大關鍵+飲食秘訣」讓你越活越年輕

衰老不只是外表變化,也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營養師珊珊指出,衰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透過正確的飲食、運動、定期健康追蹤,以及適當的保健品輔助,可以延緩衰老速度,有效維持身心健康,並減緩肌膚老化、關節老化與肌肉退化。

2025年11月04日 17:44

女染「腺病毒性結膜炎」傷視力 醫示警傳染力強:共用毛巾就會中

女染「腺病毒性結膜炎」傷視力 醫示警傳染力強:共用毛巾就會中

一名30多歲女性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醫師提醒,腺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極強,不僅透過飛沫,也能經由接觸感染,例如共用毛巾、手帕、枕套、眼藥水或玩具等,都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2025年11月04日 16:31

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 疾管署:疫情12月威脅更大

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 疾管署:疫情12月威脅更大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創紀錄!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剩不到200萬劑,雖然本週疫情將脫離流行,但是因為天氣逐漸轉涼,推估12月下旬流感疫情會再度升溫,屆時冬季流感重症個案、感染個案、住院人次,預期都會比目前秋季更多,對民眾威脅更大,疾呼高風險民眾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04日 15:57

流感單周再爆63重症、9死!3歲童呼吸窘迫、哮吼慘住加護

流感單周再爆63重症、9死!3歲童呼吸窘迫、哮吼慘住加護

國內流感疫情將於本週脫離流行,但上週仍新增63例重症與9例死亡。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重症個案當中最年幼是3歲多女童,10月下旬出現超過39度高燒,第二度就醫到急診時還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哮吼症狀,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因為呼吸窘迫收至加護病房。

2025年11月04日 15:07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20多歲女新冠重症住加護 疫苗11/12增Novavax可選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國內新冠疫情仍在低點但有微幅上升,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4)日宣布,今年11月12日起新增提供Novavax JN.1疫苗,總計有22.5萬劑可提供滿12歲以上民眾接種;也就是說,屆時國內可供應莫德納 LP.8.1及Novavax JN.1兩種不同製程的公費新冠疫苗可供民眾選擇。

2025年11月04日 14:44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每年6千人死於肺阻塞 醫示警「心肺共病」:6成有心血管問題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 6,000 人。醫師指出,根據一份1,240名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顯示,61%肺阻塞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而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6倍。

2025年11月04日 13:18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8成糖尿病患身陷棘手「糖胖症」 醫示警:全身性死亡風險翻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不但突破250萬人,每年還以約2.5 萬人的速度在持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高達八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強調,糖胖症不僅會提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2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增加近1.8倍,糖尿病僅有控糖是不夠的,還必須減重、護器官。

2025年11月04日 12: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