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加上慢跑讓你越跑越胖還老化? 有氧運動也有黑暗面

▲節食加上慢跑讓你越跑越胖還老化? 有氧運動也有黑暗面。(圖/Pixabay) ▲節食加上慢跑讓你越跑越胖還老化? 有氧運動也有黑暗面。(圖/Pixabay)

作者:蕭捷健 醫師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個觀念:覺得最近多吃了一些,該上個健身房去跑跑步,或是跳個拳擊有氧,把多出來的脂肪燃燒掉。有氧運動和節食都是標準的傳統減重方式,而我們已經知道:節食會讓你瘦不下來,那有氧運動呢?

不囉唆直接來看醫學期刊。

節食加有氧,導致肌肉流失,代謝下降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有一篇研究,找來20位肥胖男女進行實驗:每天給予800卡的熱量攝取,看看加上有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每天800卡是非常低的卡路里,絕對會讓你餓到頭暈目眩。如果你有在追蹤JJ夫人,應該知道節食不但瘦不下來,而且復胖還會更快。

經過了殘酷的三個月後,發生了什麼事呢?

在重訓組中,總體重減少了14.4公斤,其中肌肉量少了0.8公斤,體脂肪少了14.5公斤。在有氧組中,總體重減少了 18.1公斤,但是肌肉量少了4.1公斤,體脂肪少了12.8公斤。
如圖:



表面上有氧運動減少了更多體重,但是多減的4公斤完全是肌肉。也就是說,兩組其實減去了相仿的體脂肪,但是在節食+有氧運動組中,新陳代謝下降,而在節食+重量訓練這一組,肌肉幾乎完整的被保留住,新陳代謝也上升了。 也就是說,重量訓練能夠在低熱量下幫你保留肌肉,但是要長出大肌肌也是不行的。

如果你想在飲食控制之外,利用運動來減重,重量訓練絕對會比單純有氧運動來得好。有氧運動加上節食,會導致肌肉流失,代謝下降,甚至有肌少性肥胖症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持續有氧運動一陣子後,體重就卡住了 。

有氧運動的缺點

有氧運動的第一個缺點是節食狀態下會造成肌肉流失,這樣會造成身體的新陳代謝大幅下降。一旦停止有氧,或是飲食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會把本來的體重都還回來,甚至還比以前胖一點。
有氧運動的第二個缺點是在過量有氧下造成的皮質醇濃度過高,這會讓身體不容易分解脂肪,甚至脂肪還會更容易累積在腰臀部,變成腰寬臀肥然後手腳細細的體態。重量訓練也會提高皮質醇水平,但也提高了睪固酮與生長激素的水平:它們可以有力的建構肌肉與燃燒脂肪。
有氧運動的第三個缺點是後燃效應不及重量訓練。雖然有氧運動是以體脂肪為燃料,重量訓練是以肝醣為燃料,但我們不能只考慮運動當時的能量消耗,畢竟一小時的慢跑所消耗的熱量只佔一天基礎代謝的一小部分。運動會產生後燃效應:高強度重量訓練或高強度間歇運動能幫你燃燒更多熱量,所有涉及肌力訓練所需的恢復過程,例如組織修復、蛋白質合成等,都需要能量與卡路里,可以長達48小時之久。

我就是不想改變飲食,而且我就愛打拳擊有氧,那會怎麼樣呢?

不介入飲食,狂做有氧會瘦嗎?會的。2007的一個隨機研究顯示,受試者進行每週六次的有氧運動,一年之後女性平均減重1.4公斤,男性平均減重1.8公斤,不是沒效,但是成效甚微,而身體組成也沒有改變。 不過,有氧還是有訓練心肺,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等等功能。

那我到底要不要做有氧運動? 我還可以去上拳擊有氧嗎?

當然可以,有氧只有在節食的狀態下會傷害身體。如果目的是減脂,除了正確飲食以外,建議你在有氧運動以外加上適當的重量訓練,這可以保護你的肌肉不被分解。畢竟有氧運動可以訓練心肺功能,並且讓心情愉悅。如果你沒有時間運動,那可以考慮高強度間歇運動( HIIT) 。去操場衝刺100公尺幾次,或是分段狂做100下伏地挺身,都比慢跑半小時有用多了。

同場加映:對抗肌少症,請你這樣做!

搜尋附近的診所體重管理(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68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腸道健康和腦部功能息息相關,國外醫界並揭示「腸腦軸」的連通路徑,如今台灣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亦有「腸腎軸」機制,也就是腸道菌與腎臟病之間同樣具有關鍵連結,若能及早調整飲食、補充益生菌,可望降低未來發展至洗腎的風險,對國人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11月20日 10:56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一名52歲生意人林老闆(化名)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提醒,已有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

2025年11月20日 10:23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黃斑部病變」成為視力保健重要警訊。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高雄大同醫院眼科主任姜威宇指出,近年門診觀察,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主因包括國人壽命延長、就醫便利、健保給付擴大及藥物進步,使病人更願意就醫,但提醒此疾病若延誤治療,恐導致視力永久喪失。

2025年11月20日 10:00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