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低薪狂抱怨!幻想「一切都會變好」 人生只會停滯不前

圖文/少女凱倫

「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這是我在迷惘的路途中,試圖去釐清自己渾沌狀態的解讀,後來我發現是人造就了對外在環境的情緒與感覺,對於自身現況的反思、不滿、省思都有各自的解讀。

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困境,都是因為喪失了個人的意義性,必須藉由和淺意識的連結,建立新的價值觀,這是一種反思,從外而內去思考,外部因素對自己的影響為何,從內而外去「檢視」,我為何在此?我為何而在?又該往哪裡去?所有的問題癥結之於我,所有的問題解決也之於我。

「當每條路都是好走的路…」可能對部分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奢侈的煩惱,但我為何而困? 我知道這是我給予自己的壓力,因為我覺得年紀到了。

我快要30歲了

這是任何一個人,或者說是女性,在面臨30大關時,都會歷經的一段旅程,我把探索自己的階段,區分成了三個階段,躲避自我、挖掘自我、發揚自我,但這並非具備「不可逆性」,而是交替發生。有時候明明已經進到第三階段,但遇到挫折還是會回到第一、二階段,但當勇氣又加滿時,又能再回到第三階段,這不就是人生嗎?

▲不能隨心所欲的,才是人生。

一、躲避自我:說服自己處在「最糟糕的狀態」

關於躲避自我,我是這樣定義的,明知道現狀有許多跨不去的坎,想扭轉或改變,卻又說服自己去重視現狀「僅存的優點面」,諸如夢想、理想、追尋自我…等等不切實際的因素。 這邊特別要提,我對不切實際的定義,並非是那種好高騖遠、說說而已的虛幻,而是執著於對於長遠未來沒有幫助的事情,不停重複做一些對於「讓自已變得更好」背道而馳的事情,比如領低薪、超時加班、忍受不該存有的壓力,與被外界環境「洗腦」的價值觀。

這是我過往一直無法掙脫的枷鎖,甚至是觀察身邊許多人後,所梳理出的一件事,這些人都會陷在「再堅持下去一定會不一樣」或者「如果當時堅持下去,現在都已經變得更好了」的想法裡,但因為歷經「處於現實」之後,我痛切理解了「這樣的實際面,是怎麼樣的不切實際」,更因此讓我們一直輪迴在「壓力」與「忍耐」之下。

明明已經超越負荷,卻不切實際的,逃避身心靈在壓力環伺下的不舒適感,以及努力沒有獲得相對的報酬、斬獲之現況;更害怕作出反抗行為,諸如離開與走入另一階段,就說服自己的渴望,讓自己一直處於「最糟糕的情況下,告訴自己未來一切都會變好」,但這個未來沒有停損點,只能逃避那個心理渴望自由、解放、休息的自己。

▲靜下心, 思考什麼是合乎實際 二、挖掘自我:什麼都不做,「只和自己對話」

「文字是一種梳理,對話是一種歸納。」反饋諸己的啟發,往往在於靜下心思考的片刻。

一天24小時,我發現自己的腦袋是停不下來的,工作時就想著該怎麼解決下一位受訪者的問題,該怎麼去安排、協調準備要拍攝的場景,如何在僅有的三小時內,拍攝兩家距離不甚相同的餐廳,並且給足兩家餐廳相同的露出版位,又不廣告,又能對大眾有意義。 這是身為記者,每一天每一天的輪迴,在時間壓力下,我幾乎無法思考自己事情,回到家只有放空、軟爛,滑手機四五個小時,接著洗澡、睡覺,捨不得闔上眼睛,因為一旦睡著了,隔天又是奔忙的輪迴。

所以我愛上書寫,大多時候我是不需要打草稿的,只需要想個主軸,邊寫邊調整方向,撰稿時搜索足以撐起想法的語彙,因為這是「我與我對話的方式與時間」所謂的什麼都不做,並非是真的放空、發呆或者耍廢耗時,因為在這種時候,你反而只會拘泥於「今日發生何事」,又陷入負面情緒裡頭。

我愛上書寫,因為這是唯有一段時間,能與自我對話,能從文字刪減、咀嚼過程中,釐清自己又成長了多少,梳理昨日、今日有何不同,所以我愛上書寫,每個人挖掘自我的方式不同,如果不知從何開始,不如先從寫日記開始,或者拍照、寫短文,紀錄此時此刻的你,如何磨練成未來那個你愛的自己。

▲因為相信才能清楚看見,心所追尋。

三、發揚自我:「因為相信而看見」只有一位聽眾,也要賣力演講

「你怎麼做,你怎麼活,就決定了你是誰」,等到上述兩者都準備好了,就是最後一個階段,發揚這些你所釐清的事情很簡單的三句話,但做起來很不容易,關鍵就在於「要不要做」與「願意堅持多久」。 你這麼努力不就是為了被別人看見?發揚自我是需要犧牲的,因為你若屬於默默耕耘,卻又期待被看見,不主動告訴別人,你所擁有的價值何在,或者勇敢突破自己的外在枷鎖與內心限制,是很困難的。

你願不願意只有1個人聽你說時,也賣力演講?

我認識一個創辦人,他曾經這麼說,他對每一件事情都是做到100分,不讓別人有扣分的機會,即使那件事情,在他心理有多微不足道,即使這件事情對他而言輕而易舉,也正是因為對待每件事情的認真與積極,才能造就現在的他,創辦全台灣最大的社交平台,獲得近億元的融資。 我自己就是那種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卻又不停在第一、第二階段輪迴的人們,有段時間我不停四處請益,我才發現了,一個人能把一件事堅持到底,首要該做的,就是透徹了解自己的能耐與知識量天花板,並且不停補足缺乏的,再來才是擬定可達成的具體目標與具體時間,而非只是一昧認為自己很行,就天馬行空的幻想,認為自己有一天會成功。

然而,怎麼做?假設今天想創業,應該要先定義,事業內容、要花多久時間,達到多少獲益等等,具體能被數據量化的目標,這是目標管理的概念,就像一艘船要定錨一樣,方向確定了,按部就班地走,總有一天會找出自己的路。

另外,有「關鍵夥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馬雲曾經說過,理想是一群人把夢想變成現實,要成就事業,首先要找到一群理念相同的人,大家願意為此付出,才會「因為相信而看見」,而非「因為看見而相信」,這就是創造的魅力,當你沒有夥伴的陪同,會覺得孤單與不被理解,甚至懷疑自己的堅持與實力,但世界上有70億人口,你能不能向外拓展,把恐懼變成自己的舒適圈,而非活在小圈圈,才是真正發揚自己的關鍵決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 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 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

為什麼台灣年輕人,會如此大不同?可以從以下三個經濟環境因素來探究,分別是稅金、物價、薪資。 根據港媒報導,香港大學畢業生起薪是1.4k港幣,換算成台幣約是52k,台灣不用多說,最低標準是22k...足足差了三萬元!

2018年11月29日 19:17

找少女寫「鍋子」業配! 瞎找KOL合作只是浪費錢

找少女寫「鍋子」業配! 瞎找KOL合作只是浪費錢

業者選擇KOL應該有三個方向「KOL粉絲組成」、「經營型態」、「KOL形象」,我我的粉絲大部分都是年輕男生,再加上我的內容偏向「職場」、「社會觀察」,而且我的形象屬於「女生風格」,我自己不太下廚,我如何幫忙推廣鍋具?

2018年11月14日 18:17

誰都曾有過的創業夢!飛到東大門批衣服 三年後還堆在家

誰都曾有過的創業夢!飛到東大門批衣服 三年後還堆在家

創業一旦忽略了市調,就會變得毫無目的,導致在找尋商品(採購)時,看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可能會一昧覺得不錯,或者在制定發展計畫時,全盤以想像力去規劃模式,像這種以「自我需求」為出發的導向,絕對是致命錯誤。

2018年11月05日 10:14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進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指出,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但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但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

2025年07月06日 16:11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所幸經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醫師指出,子癇前症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

2025年07月06日 14:52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吃甜品也能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當大腸裡的擬桿菌遇上由高纖食物、抗性澱粉發酵而來的乙酸,可減少肝臟與內臟脂肪,效果如同進行低碳飲食,而綠豆富含抗性澱粉與β-葡聚醣,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煮成綠豆湯食用,「更棒的是,這一切不需你忍受極端斷澱粉的痛苦與煎熬。只要換一下主食,你就能輕鬆地啟動身體天然的燃脂模式。」

2025年07月06日 13:50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2025年07月06日 12:13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且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2025年07月06日 11: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