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 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圖/記者楊雅琳攝)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圖/記者楊雅琳攝)

圖文/少女凱倫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受訪時曾說:「台灣創業盛行顯示了年輕人對職場,相當悲觀」。 根據一項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對港台六所大學、1千多位學生的研究顯示,台灣大學生畢業後,想創業的人大約是66%,將近7成,反觀香港,大約42%,1遠低於台灣20%

為什麼台灣年輕人,會如此大不同?可以從以下三個經濟環境因素來探究,分別是稅金、物價、薪資。 根據港媒報導,香港大學畢業生起薪是1.4k港幣,換算成台幣約是52k,台灣不用多說,最低標準是22k...足足差了三萬元! 再來是稅金部分,根據《2016賦稅環境報告》調查共189個經濟體系的賦稅狀況,結果發現香港的賦稅環境是全球最佳地區之一。香港稅務優勝之處,在於只設三種直接稅,並設有免稅額制度,使稅負再得以減輕。

  • 企業利得稅最高稅率為16.5%
  • 個人薪俸稅最高稅率為15%
  • 物業稅率定為15%

以下各類稅項一律免徵,是香港稅制的另一優勢:

  • 銷售稅 / 消費稅 / 增值稅
  • 預扣稅
  • 資本增值稅
  • 股息稅

台灣稅收制度,一句玩笑話「中華民國萬萬稅」,光是直接稅包括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遺產與贈與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稅收種類多,對小資族來說,五月報稅季,又要喘不過氣了...

(圖/全國稅目實徵淨額/來源請點我

物價部分,台灣比香港低很多,這也是三個之中,唯一的優勢了。除了社會資源有差異,同份研究指出半數香港新鮮人大多想從事警察、公務員或在金融業工作,因為福利薪水都優渥;相較台灣稅高低薪低物價,不願進企業工作,香港剛好完全相反,也造就台人想靠創業翻身的氛圍。 台灣不少年輕人,對職場失去信心,另外一點,台灣的大公司往往有著窠臼組織,「看年資不看才華」的風氣,讓新鮮人對踏入社會感到迷惘與慌張,這樣的焦慮感,衍生出「我是不是不夠好」、「為什麼沒人看得見我的才華」如此的悲觀想法,因此創業往往對他們來說是能「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個人理想」。 淡江大學教授陳意文也曾表示,「人們有多渴望創業,就代表對經濟現狀有多不滿」

台灣經濟低迷,加上長年低薪資、高工時;35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社會時,台灣又正邁入薪資停滯期,對職場失去期待的人,只好「把創業當成避風港」。先不論成功機率與永續性,或者是年輕人創業是否未先評估好風險,就一頭熱踏下去,如果抱持這樣的想法,就不將自己的才華展現,那豈不是可惜了嗎? 當

然除了悲觀之外,港台政府和產業對創業的支持也有所差異,HiGH.5創辦人與合夥人都是來台創業的香港人,他們認為香港的融資單位,不是不支持創業,但只願意支持「金融」相關的創業類別,如果並非此項,就很容易被擋下來,反觀在台灣,各式各樣的創業模式、類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光是這一點,就很不一樣,這也代表台灣的社會是相當自由奔放,就連香港人都特地跑來台灣創業呢!

但創業有一定的風險,資金、人力、商業模式有沒有符合市場需求、有沒有找到相同理念的人,還有最重要的決心,都是在創業前要審慎評估的,一旦決定走下去,就要好好堅持走下去,讓自己不枉此行!


少女凱倫/ETtoday專欄作家

分享職場、人生觀點,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創業失敗學 第一課:太簡單的「初心」難堅持

創業失敗學 第一課:太簡單的「初心」難堅持

創業失敗學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要來說說2015年我創立了一個美妝品牌,雖然沒有去設立公司,但有跟系統商購買平台,去韓國批貨,經營社群平台,前後大約做了一年,最後還是選擇收起來,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把這些過程都記錄下來!

2018年10月30日 09:51

機會常偽裝成難題!企業給你職級 但實力要自己證明

機會常偽裝成難題!企業給你職級 但實力要自己證明

對於資歷較淺的員工,有時企業這樣的想法,只能默默配合決策,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的確主管有自己的考量,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越接近底層的員工,其實越了解目前組織運作的細部問題,更能透過逐一去解決小紕漏,發現組織缺陷,找出可以讓組織更好的蛛絲馬跡,當然前提是自己要夠主動。

2018年10月15日 06:33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不要以為出國,就會變得多輕鬆,其實就還是在工作!沒有突然會變輕鬆這回事」,看著學姊勇闖新加坡工作,抱著想循探看看,是否也有機會到新加坡工作,不過學姊不同以往勵志文章看到的建議,「先去了再說」反而是直接吐露在國外工作的真實面貌。

2018年10月03日 09:28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2018年09月17日 09:5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一名52歲生意人林老闆(化名)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提醒,已有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

2025年11月20日 10:23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黃斑病變別當成老花眼 醫:「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助維持視力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黃斑部病變」成為視力保健重要警訊。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高雄大同醫院眼科主任姜威宇指出,近年門診觀察,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主因包括國人壽命延長、就醫便利、健保給付擴大及藥物進步,使病人更願意就醫,但提醒此疾病若延誤治療,恐導致視力永久喪失。

2025年11月20日 10:00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