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常偽裝成難題!企業給你職級 但實力要自己證明

機會常偽裝成難題!企業給你職級 但實力要自己掙取(圖/少女凱倫)

文/少女凱倫

會不會常常有一種,努力過了,還是沒有升遷,因此就沒有獲得認可的感覺呢?

職場上其實很講求「職級」,在企業組織中有什麼樣的地位,才有資格發表具有分析感或全觀性的意見,這是傳統公司、大公司的詬病,也更因為出自對菜鳥的「不信任感」,或者是對於菜鳥擁有「無法全面掌握訊息」而排斥資歷較淺的員工發言。

對於資歷較淺的員工,有時企業這樣的想法,只能默默配合決策,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的確主管有自己的考量,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越接近底層的員工,其實越了解目前組織運作的細部問題,更能透過逐一去解決小紕漏,發現組織缺陷,找出可以讓組織更好的蛛絲馬跡,當然前提是自己要夠主動。

「機會常常偽裝成難題出現在你面前」,如果你夠主動,遇到難題之前,就已經提早準備好解決方案、應變方法,把自己隨時準備好,具備一定的實力,碰上適當機會,就是展現自己實力的時刻。

因此為什麼要說,實力是自己掙來的呢,職級是企業給予的,但職級往往靠的是運氣,不只是實力,有時早點進入公司,整體氛圍都認為你資深,除了他之外沒有別的人選,因此將其拔擢上位,但他也許實力不如人,這樣很容易會不得人服從。反之,如果你是一位有實力的人,願意學習、願意進步,也願意傾聽他人意見,全觀思考做事,就算資歷較淺,擁有實力,還是能讓能信服。

但實力需要時間醞釀,每個人的時區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努力兩三年就被他人看見,有的人可能得努力十年,才有發光發熱的機會,不論如何請記得,只要持續努力累積實力,等待屬於自己的那一刻到來,緊抓住機會好好發揮,世界不會辜負你,你也不會對不起自己。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不要以為出國,就會變得多輕鬆,其實就還是在工作!沒有突然會變輕鬆這回事」,看著學姊勇闖新加坡工作,抱著想循探看看,是否也有機會到新加坡工作,不過學姊不同以往勵志文章看到的建議,「先去了再說」反而是直接吐露在國外工作的真實面貌。

2018年10月03日 09:28

台生搶西進! 建中生嘆: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

台生搶西進! 建中生嘆: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

近五年高中生申請海外大學的人數,已超過五成,光是今年指考放榜,建中有120位應屆畢業生將出國讀書,其中 香港大學13人,香港科技大學15人,香港城市大學 多達23人,包含大陸、北京、上海總共77人,占了出國讀書總數64%

2018年09月28日 16:13

上司逼列「自我成長率公式」 菜鳥怒:我又不是機器

上司逼列「自我成長率公式」 菜鳥怒:我又不是機器

主管竟然希望自己的下屬,可以列出員工自己本人的成長率估算公式,要他們把自己當作機器,用數字來量化,評估一位員工是如何成長、成長幅度為何,當我一聽到覺得非常荒謬,這件事更是發生在相當知名的大公司裡頭。

2018年09月28日 16:03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2018年09月17日 09:53

斷點累積or持續積累如何選擇? 前者多才多藝後者早有規劃

斷點累積or持續積累如何選擇? 前者多才多藝後者早有規劃

「你想傳達什麼樣的想法給自己的讀者呢?」思考了一下,我說,「我希望他們都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如果薪水太低,就自己去開創」

2018年07月20日 18:26

習慣隱忍是在傷害自己! 保持良善但別忘為自己挺身

習慣隱忍是在傷害自己! 保持良善但別忘為自己挺身

不論你身在何種狀態,永遠都記得一件事,就是「好好保護自己」;如果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就尋求幫助,不要只是忍氣吞聲。

2018年04月19日 15:29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防失智!醫建議從20多歲「做好3件事」:大腦會感謝你

防失智!醫建議從20多歲「做好3件事」:大腦會感謝你

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早在20多歲就開始累積!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高血壓、膽固醇異常、缺乏運動等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對年輕人的大腦認知功能已有細微影響。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也強調,預防失智應從年輕時做起,改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才能有效保護大腦健康,延緩認知退化。

2025年04月28日 17:00

癌友切除25公分腫瘤「還能潛水圓夢」 護師防感染技術獲國際認證

癌友切除25公分腫瘤「還能潛水圓夢」 護師防感染技術獲國際認證

一名27歲男性熱愛運動,3年前確診大腸癌第3期,開刀切除25公分的腫瘤後,因手術傷口接近低位直腸,必須依賴人工造口,但他心繫潛水夢想,於是和專家討論預防感染機制,仍前往蘭嶼潛水,最終開心圓夢,且沒有發生任何感染。

2025年04月28日 16:03

遭控「強迫護理人員勞動節上班」 台大:不可能違反勞基法

遭控「強迫護理人員勞動節上班」 台大:不可能違反勞基法

台大醫院工會今(28)爆料院方因應五一勞動節休假在即,院內各科門診要求適用勞基法護理人員針對五一當天出勤狀況,意願調查表中竟只有「同意到院工作」,直批根本是一份強迫勞動的「賣身契」。對此,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回應,醫院不可能不照勞基法,希望工會有疑問可以隨時提出。

2025年04月28日 15: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