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能太早拿筆寫字嗎? 職能治療師的4個重點

(圖/記者Mamibuy攝)

▲幼兒園中班就教寫字? 小孩能早點拿筆嗎?(圖/記者Mamibuy攝)

圖文/Mamibuy

網路資訊的發達,加上各家媒體爭相討論兒童發展的種種問題,看似提供了父母許多的教養方式,然而事實上卻造成了父母的困擾!有媽媽問我,許多專家都說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在學齡前還沒有發展完全,所以不適合太早拿筆寫字,以免造成握筆姿勢的問題,但是幼兒園在中班的時候(四歲左右)就開始教寫字,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寫字呢?

兒童發展其實真的不該「照書養」,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個別差異,更不能從一個專業面來斷定孩子應該接受如何的教養。單純地從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來看,六歲之前其實都仍適合進行手指力量的訓練,因此像是串珠、堆疊積木都可以建立孩子將來握筆、運筆的基礎,但是孩子一天的生活又不是單純地接受手指訓練,他也有動機想要拿筆塗鴉,甚至想要學大人寫字,難道我們就把孩子的筆搶下,只給他積木和串珠嗎?當孩子面對大家都在學習寫字的時候,難道阻止他拿筆?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被視為異類,他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很奇怪,而這樣的家長可能被稱為「怪獸家長」!從職能科學的角度,我們並不是要以二分法來決定孩子該不該拿筆寫字,而是應該探討如何讓孩子可以跟著大家練習,卻又不會造成未來的阻礙!我們先從家長提到的幾個誤區談起:

1. 太早寫字,握筆姿勢會不對:多年來被大家認為的「正確握筆姿勢」在2012年12月美國職能治療期刊中已指出並不是那麼的重要,而且孩子在四歲半左右其實已經發展出用前三指握筆的能力,但是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問題呢?除了老師沒有教導正確的誤筆姿勢外,其實反而是大人過度地要求孩子用「正確握筆姿勢」拿筆,讓孩子失去了隨意握筆塗鴉的樂趣,因此逐漸造成孩子對寫字抗拒,之後每當媽媽或老師建議拿筆姿勢時,孩子要不是敷衍一下,不然就「抵死不從」。-四歲拿筆寫字沒有問題,但是要先讓孩子愛上握筆塗鴉才可以-

2. 學齡前應該著重大肢體活動,不應該長時間練習寫字:這句話是對的,但是重點在於「長時間」,孩子在幼兒園幾個小時中都在拿筆寫字嗎?其實不會,該有的體能課程、音樂課程、美勞課程等都會進行,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說有哪一所園所標榜的是讓孩子提早學會寫字!-練習寫字沒有問題,但是要注重生活中的五育並重-

3. 線都畫不好了,不應該學寫字: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這句話也沒有問題,但是,難道我們要等孩子把線畫直了、把圓畫正了,然後才讓孩子開始寫字嗎?其實這兩個階段是會有重疊的!而孩子剛開始寫字的時候,不也都是鬼畫符?這不也就是在畫直線、畫方形嗎?只要孩子開開始學習寫字時不是被要求筆畫順序、甚至被要求在小格子內寫字就沒關係!-拿筆寫字沒有問題,但是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孩子把字寫端正-

4. 視覺還沒發育好,寫字會造成斜視:臨床發現許多斜視及近視的孩子有較高比例的握筆姿勢問題,但是這兩著的關係應該顛倒過來!當孩子握筆的位置較低時,眼睛無法看到寫出的字體,所以就必須歪著頭或更靠近紙張來觀看,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視覺障礙,因此,觀察孩子寫字時的姿勢顯得很重要!-學習寫字沒有問題,但是學齡前重點不是字好不好看,而是全身姿勢及動作是否合適-

5. 小肌肉發展不好,不應該拿筆:學齡前兒童的手指肌肉協調性及耐力的確比學齡後兒童能力來得低,所以的確不應該拿「較細」的筆,像是鉛筆、原子筆都不合適,通常我們會建議利用彩色筆或粗的麥克筆作為孩子接觸寫字的第一步。-練習寫字沒有問題,但是要選擇適合孩子的工具-

綜合以上,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當幼兒園老師告訴您要開始練習寫字時,您必須了解園方是否馬上要求孩子在小格子中拿著細細的鉛筆一筆一畫的寫字,如果是這樣當然不合適;如果孩子回家拿給你一張大大的白紙,上面鬼畫符著你看不懂的線條,而孩子告訴你他寫了他自己的名字,那麼您應該大大地讚賞孩子,因為老師接納了他的鬼畫符,而孩子也漸漸地愛上握筆塗鴉的活動,這是進入「握筆寫字」的第一步!當孩子對於「寫字」這件事情有興趣,那麼之後姿勢的矯正、筆畫的順序等問題,孩子才會願意接受大人的教導。

延伸閱讀
男人們總是看不到的這一面...

本文擷取自「真的不能太早拿筆寫字嗎?」作者張旭鎧老師。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醫揭「器官老化」6大警訊 愛吃超加工食品恐加速

醫揭「器官老化」6大警訊 愛吃超加工食品恐加速

很多人其實早已出現「加速老化」的訊號,卻沒放在心上。醫師指出,當「體重越來越難控制、飯後容易嗜睡或頭暈、睡再久還是覺得疲倦、記憶力下降、免疫力變差」,這些都可能與血糖失衡和器官老化有關,另外研究也發現,愛吃「超加工食品」是加速器官老化的重要因素。

2025年09月15日 11: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