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東之旅系列六:來過哥貝克力石陣 你比寶傑更神奇!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是世界三大石陣遺跡之一,這些石頭經考據距今恐有近一萬五千年。(圖/乘翼吻旅)

圖文/乘翼吻旅

很多人喜歡去復活節島看摩埃像,去英格蘭看巨石陣,但那些都不稀奇!想看更特別的世界巨石遺跡,得看土耳其!土耳其東南部「哥貝克力石陣」(Göbekli Tepe)是西元前一萬兩千年的遺跡,推測出現的時間比埃及金字塔更早八千年,卻是到西元1994年才被一位庫德族牧人發現,揭開這萬年遺跡的身世之謎。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是世界三大石陣遺跡之一,這些石頭經考據距今恐有近一萬五千年。(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中,目前僅挖出約45塊完整石塊,推估還有成千上百塊十塊尚未挖出,可望將揭開更多史實。(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中,目前僅挖出約45塊完整石塊,推估還有成千上百塊十塊尚未挖出,可望將揭開更多史實。(圖/乘翼吻旅)

這座遺跡目前只挖到約45塊石頭,上面都刻有豬、雞、蝦、獅等圖案。估計整座石陣區還有成千上百塊石頭等待挖掘,是世界三大石陣遺跡!,更有人斷定這裡就是聖經中說的「伊甸園」。究竟一萬多年前的人們,為何會在美索不達米亞山上的這區域建立這座神壇?祭壇?考古學家正在土耳其持續揭開歷史謎團!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目前由土耳其和國際考古團隊共同考據哥貝克力石陣,揭開人類身世之謎。(圖/乘翼吻旅)

1960年,芝加哥大學及伊斯坦堡大學的考古學家首次來調查,卻認為這只是拜占庭時代留下遺跡。直到1994年,一位庫德族牧羊人發現更多石陣,引發德國考古學會的施密特(Klaus Schmidt)再次探尋,才揭開這秘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哥貝克力石陣遺跡又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人類文明的最好印證。(圖/乘翼吻旅)

他認為哥貝克力丘是平緩聚攏的小丘,比四周平地高約十五公尺,不像更遠處的陡峭高原,推測幾千年前曾有人在此活動。1995年考古團隊率先掘出第一批約45塊矩形或T字形的巨石,呈圓形排列呈環狀,並發現下方還有好幾百塊待挖掘。後經證實這些遺蹟至少有一萬二千至一萬三千年的歷史,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八千年出現,是人類至今最早文明遺蹟之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哥貝克力石陣石塊上的圖案,是目前所要探尋的最重要線索。(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哥貝克力石陣石塊上的圖案,是目前所要探尋的最重要線索。(圖/乘翼吻旅)

由於石頭上多半雕刻出豬、鴨、蛇,蝦、獅等圖樣,考古團隊目前推測認為這裡可能是「祭壇」,是有相當數量的獵人群居進而衍生祈禱祭祀,才蓋起這些建物。然後發現光靠狩獵無法養活眾人,進而開始農作。加上這區屬於安那托力亞平原正是世界農業麥種發源地,世界上第一批飼養的豬就是起源於離哥貝克力山丘60哩處,更支持的這項推測。而若真如此,將推翻目前原本認為人類歷史中,是三千年前出現祭祀活動的說法。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研究團隊以圍欄保護目前哥貝克力石陣中,已經挖掘到的部分,遊客只能從外圍欣賞。(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研究團隊以圍欄保護目前哥貝克力石陣中,已經挖掘到的部分,遊客只能從外圍欣賞。(圖/乘翼吻旅)

因為目前對石陣所知實在太少,讓石陣真正身世更加神秘,更有人甚至斷言這裡就是《聖經》中伊甸園。我們實際參觀,現在土耳其政府已將整區罩頂保護,避免風吹日曬,並圍出參觀動線。當實際看過這些巨石,更會發現去過金字塔一點都不稀奇,來過哥貝克力石陣,你比劉寶傑更神奇!

旅遊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寫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正是因為目前對哥貝克力石陣所知有限,也讓這裡更佳吸引人探尋。(圖/乘翼吻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細胞治療+化療助他延命7年 醫揭胰臟癌「最強風險因子」可預防

細胞治療+化療助他延命7年 醫揭胰臟癌「最強風險因子」可預防

林先生在2018年確診第4期胰臟癌,接受化療、放療仍難改善,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CIK細胞治療,並搭配後線化療,經數次療程,癌細胞不再擴散,體力、食慾也恢復,追蹤至今已7年,證實胰臟癌並非無法攻克的大魔王;醫師說,吸菸是胰臟癌「最強風險因子」,早日戒除,更能避免走上辛苦的抗癌路。

2025年11月18日 14:13

快訊/1個月大女嬰染腸病毒死亡!疫情再進入流行期

快訊/1個月大女嬰染腸病毒死亡!疫情再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疫情再進入流行且新增死亡個案!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個案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2025年11月18日 14:01

手腳冰冷別再以為只是天冷 醫曝「2大原因」是身體在求救

手腳冰冷別再以為只是天冷 醫曝「2大原因」是身體在求救

本周起有感降溫,在冬季常見手腳冰冷問題,多數人認為這只是氣溫低的關係,但在中醫的觀點中,手腳冰冷不單是外在環境造成,而是體內陰陽氣血失衡的表現。醫師指出,常常覺得手腳冰冷的狀況包括陽氣不足造成的「虛證」和氣血受阻造成的「實證」。

2025年11月18日 13:50

特定品項加熱菸核可上市 屏東衛生局嚴格執法無假期

特定品項加熱菸核可上市 屏東衛生局嚴格執法無假期

近日有加熱菸通過審查核准上市販售,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核准僅是「符合最低法規要求」,絕非「無害認證」或「安全證明」。

2025年11月18日 12:55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求考試順利未必要拜文昌君,吃黑巧克力也許就能奏效。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日本芝浦工業大學一項研究,指黑巧克力的苦味能在1小時內啟動大腦記憶系統,使短期記憶更快轉為長期記憶,關鍵在其多酚成分能引發海馬迴中正腎上腺素急速升高,有助大腦在短時間內提高辨識能力。

2025年11月18日 11:42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