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積水 超音波導引治療

▲▼ 使用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積水。(圖/吳鑑倫醫師提供)

▲ 使用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積水。(圖/吳鑑倫醫師提供)

作者:復健科 吳鑑倫 醫師

八十多歲的J老婆婆,平時身體尚稱健朗,也沒特殊慢性疾病,假日全家大小祖孫三代一起出遊,走了不少路,回家後隔天膝蓋卻腫了起來,腳伸直痛、彎曲也痛,連走路都不方便,需要孫子扶著她走,來到診所看要如何是好。

檢查後發現是膝關節嚴重積水,在超音波導引抽吸後,疼痛立馬大大減輕,走起路來也自然多了。抽出的積水足足有50c.c.那麼多,榮登本院膝關節積水紀錄保持人!

四十幾歲的H先生,體重超過標準值不少,某日墊椅子往櫃子上拿東西,一不小心蹬了下來,接下來都覺得膝蓋後腫脹,走路尚可,但無法蹲下…一個禮拜過去,也吃了消炎藥,仍然沒有改善!只好來復健科報到求解。

看診過程發現膝蓋靠近內後側肌腱疼痛,關節周遭與內部韌帶穩定度都還完好,超音波可見髕骨上方滑囊積水。超音波導引抽水治療後,膝關節活動輕鬆許多,仍建議他接受復健治療,隔天再來診所復健時遇到,走路與蹲下也都幾乎正常了!

膝關節疼痛,在關節周圍甚至膝後方有腫脹感,行走及上下樓梯困難,無法彎曲蹲下,摸起來會腫腫熱熱的,最常見的狀況就是關節發炎積水。

是什麼原因導致關節積水呢?

在年紀輕一點的多半是運動傷害或扭拉傷引起,而年紀大的常是退化性關節合併使用過度,當然還有一部分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發炎性關節炎造成的!

所以關節發炎積水,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的唷。

首先病史及症狀上必須了解是如何發生以及時間長短? 動作或活動如何? 做了甚麼事或運動,還是因受傷引起的? 損傷或過度使用? 發生多久了? 有沒有反覆發炎呢?

了解原因,區分急性或慢性,或發炎性關節炎...

再來做理學檢查,檢查肌力,關節活動度與穩定度,是否有痛點或造成疼痛的動作,判斷是否有膝關節內或膝關節周圍,以及上下鄰近結構受損?

如膝蓋與大小腿肌腱,關節兩側副韌帶及內部前後十字韌帶,骨頭半月板等等…

接著利用超音波檢查,根據症狀及理學檢查的結果,以超音波影像來找尋可能受傷的組織或積水,估計關節的積水量,再決定治療方向!

確定是關節積水,要如何治療呢?

若積水不多,膝關節的彎曲伸展活動尚可,建議減少活動多休息,先以藥物消炎止痛及復健物理治療幫助減緩症狀,讓積水自行吸收消退。

若腫脹明顯,關節彎曲困難,影響行走,則建議將積水抽掉,甚至注射局部消炎藥物,可快速緩解症狀,避免關節持續發炎,甚至造成進一步軟骨磨損或韌帶損傷。

超音波導引積水抽吸治療

如下圖,可見膝關節上方積水,利用超音波導引將針頭放置到目標區抽吸關節積水,可以確保進針的位置,不會損及周圍的組織,可以確認積水是否完全抽掉,甚至若注射藥物也可以精準到達需要的地方。

▲▼ 膝關節積水的超音波影像。(圖/吳鑑倫醫師提供)

但是,關節積水不是抽掉或消退了就好喔… 發生積水雖接受適當處理,代表關節本身有潛在性的退化或其他問題,在後續的持續治療及保養是更為重要的!!!

關節疼痛時及後續保養有以下數種方式:

1. 口服消炎止痛及肌肉鬆弛劑,使用局部藥膏或貼布,復健舒緩發炎疼痛
2. 避免劇烈運動,蹲、跪、爬樓梯等等,對關節壓力增加的活動
3. 穿戴護膝,使用行走輔助器具,如枴杖、助行器等
4. 接受物理治療及運動肌力訓練,尤其是股四頭肌及臀部肌力
5. 服用膝關節保健食品,如葡萄糖胺、膠原蛋白、口服玻尿酸等等營養補充
6. 關節內注射玻尿酸,保護潤滑關節,減緩發炎,修補軟骨
7. 增生療法與注射PRP,以生長因子刺激關節軟骨與韌帶修復
8. 如有體重過重,則應調整飲食及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或減重,減輕關節負擔

有關節疼痛等問題,還是應就醫尋求專業檢查及治療,才是正解!

同場加映:
膝關節退化可運動嗎?「護膝」「傷膝」運動大公開

搜尋附近的診所:
復健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69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中醫將「開放超音波」 全台已62名中醫師受訓

國內將開放中醫師使用超音波檢查!新任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守毅今(27)日表示,目前全台已經有62位中醫師加入相關的超音波醫學會,是未來主要輔助工具,包括像針炙時的安全深度指引、辨別病人是否單純腹痛等,會以免費服務為主。衛福部中指出,這部分因涉及相關醫師團體的共識,後續會再召開會議確認。

2025年10月27日 15:18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這波A流超凶猛!醫曝多起惡化成大白肺:10天就「轉院到天堂」

目前國內流感疫情處於流行期,加上換季時節氣溫變化明顯,呼吸道病毒恐更加活躍。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27日)發文呼籲住院病人,若醫師評估可以安全出院,就趕緊安排別再戀棧,因為他已經看到不只一位不願出院的高齡患者感染A型流感了。

2025年10月27日 14:19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回味幸福!慈院特調「魔法泡泡」 癌末病人感受吃的記憶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在10月27日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他們重新感受「吃」的溫度與記憶。

2025年10月27日 13:06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每天適量喝黑咖啡 獲多項研究認證護肝效果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2025年10月27日 12:32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醫學中心「兒科」人才難留 北榮:今年4名總醫師都留不住

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對此,北榮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相關新聞都有密切關注,兒科確實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他也提到,今年院內4個總醫師大都留不下來,都要出去開業,但這也不是壞事,重要的是培養更多兒科人才。

2025年10月27日 12:14

精準掌握骨質與體組成!DXA健康管理新利器 3類人群應定期檢測

精準掌握骨質與體組成!DXA健康管理新利器 3類人群應定期檢測

隨著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逐漸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及高糖高脂飲食,不僅導致脂肪堆積,也加速骨質與肌肉的流失。這些「隱形的變化」往往在出現跌倒、骨折或行動力下降時,才被發現。

2025年10月27日 11:51

徵兒科醫「時薪900元」遭酸 台大院長:值班費比他院高

徵兒科醫「時薪900元」遭酸 台大院長:值班費比他院高

昨日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比家教還低」,感慨兒科專業未獲尊重。對此,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今回應,這部分不是用時薪算的,是用值一個班去計算,且台大在值班費設計是列於北部其他醫學中心的。

2025年10月27日 11:13

膽結石發作照出國!男抵澳洲機場突發敗血症 花30萬急返台救命

膽結石發作照出國!男抵澳洲機場突發敗血症 花30萬急返台救命

高雄一名七旬老翁因腹脹、腹痛,就醫被檢出多顆膽結石,醫師建議及早開刀切除,但老翁笑笑說,「要出國玩,回來再處理」,沒想到老翁才飛抵澳洲機場,人就發燒狂顫抖,甚至一度意識不清,緊急買豪經艙機票返台開刀,經檢查確診急性膽囊炎併膽汁滯留,且已出現敗血症狀,所幸引流膽汁、抗生素治療並切除膽囊後恢復良好,他也大嘆不聽醫師言:「花了30萬買一場教訓!」

2025年10月27日 10:5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