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水腫 肢體腫脹該怎麼辦?

▲中風水腫 肢體腫脹該怎麼辦?。(圖/吱吱復健)

▲中風水腫 肢體腫脹該怎麼辦?。(圖/吱吱復健提供)

圖文/吱吱復健
作者/彭媺涵 職能治療師

不只是中風後的肢體,凡是因神經損傷導致肢體癱瘓(如:脊髓損傷、腦外傷、運動神經元退化的動作疾患如多發性硬化症…),都有可能因缺乏肌肉收縮、而導致肢體水腫。患者由於肌肉無力/虛弱,使肌肉收縮的力量不足,使得靜脈欠缺足夠的擠壓,無法將液體完整回流,導致組織液積聚在組織中。

因此這樣的水腫需要:

.運動:鼓勵肌肉收縮擠壓液體
.按摩:提供外力促使體液回流

持續配合復健的患者,都很熟悉「運動」和「按摩」,但是這兩個字人人都會念,其實還是常常看到不完整的觀念啊!今天要來詳細分清楚對於運動、按摩常有的退腫誤會(握拳)

什麼樣的運動才會對消腫有幫助呢?

⭕ 答案就是主動運動(Act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也就是「肢體自己要把動作做出來」,這樣肌肉才會收縮,也就才會有消腫的功用。

❌ 請不要靠外力或外人的幫忙,把肢體擺出動作,這樣的運動模式是不會讓肌肉收縮的,也就是被動運動(Pass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

那抬手或抬腿勒?

這個對輕微的水腫或許會有幫助,但我相信很多人抬了但是發現還是有一些水腫殘存。

因為癱瘓後的水腫不完全是靜脈水腫(一般週邊水腫)來著的,也就是不完全是「組織液」積聚,也有可能是充滿大分子物質的「淋巴液」積聚,因此是個相對比較黏的物質,流動性自然比較低,需要靠外力的方式做回流才比較有效…也就是有人提到的按摩、或是穿壓力襪也可以。

至於拉筋/甩手/穿戴副木這些動作…也不太能準確呼應水腫問題。

特別是甩手,甩手雖然是主動運動,但是來回甩動的動作也很難達到肌肉完整而穩定地收縮,所以消腫效果也沒有很理想。

按摩有很多種,一般家屬或看護比較熟悉的會是:

❌ 指壓按摩/經絡按摩/刺激穴位/反射療法/總之就是大力的按摩。

▲中風水腫 肢體腫脹該怎麼辦?(圖/Pixabay)

▲中風水腫 肢體腫脹該怎麼辦?(圖/Pixabay)

基於血管與初始淋巴管都在皮膚層(真皮),所以過於大力的按摩雖然一時有效,但是不是長久方法,因為大力按摩反而會因為血管與淋巴管被擠壓,所以反而只是當下強迫組織液回流,根本的滲透壓問題沒有被解決。就像把水管捏住,水就流不過去的道理一樣。

⭕ 對水腫比較有效的是「淋巴引流」,不過其實「輕輕的滑撫皮膚」就可以了。

滑撫皮膚的方式可以避免造成管線阻礙,所以只要 #從手的末梢往心臟方向、用牽動皮膚的力量(相信我啊就是這麼輕)、重複輕輕地做單方向滑撫式按摩就可以了。

淋巴引流(Lymph drainage)是個專有技術名詞,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按摩」,也請不要與坊間的淋巴排毒、淋巴按摩混淆喔!

除此之外,復健科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參考:
.肌內效貼布,貼在水腫患部
.氣壓式循環機,幫整條手腳做加壓
.電療也可以被動促進肌肉收縮

其他狀況的水腫,要排除根本原因

若是因為醫療處置導致的水腫效應,可以在治療師建議下、視狀況進行以上處置來緩解水腫。
.打針與輸液導致的水腫
.藥物副作用導致的水腫

有時會有一些病理因素,導致肢體腫脹,但是這些並不適合運動與按摩,而是要休息並配合醫師的治療。
.感染、發炎狀況,伴有紅熱痛的腫脹
.急性外傷或開刀術後,患處局部的腫脹
.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肢體水腫,如肝、腎、肺

最重要的是…

患者們還是要規律配合復健、早日將主動動作誘發出來並加以鍛鍊,這樣子水腫就會自然地緩解了。以及最高指導原則:有什麼不清楚的,就直接開口問身邊的醫師與治療師吧。

此文由吱吱復健授權刊登,更多相關文章可點此「吱吱復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就中醫的觀點上,認為我們的身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冬天的時候,溫度下降冷颼颼,影響到身體的循環,手腳特別容易冰冷。

2025年10月19日 02:01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國內醫療環境惡化,近年來年輕醫師逃離急重科別,內外婦兒急診等科「五大皆空」,近來網路上盛傳明年度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申請排名,倒數前三名為小兒科、婦產科、急診科,錄取率高達100%,急診醫師感嘆這實際上反映出的是這些科別已經「沒有人要來」了;台大院方則低調表示,該數據不完全正確。

2025年10月18日 18:51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昨日開賣就因包裝未標示尼古丁含量遭勒令下架,但是今(18)早網路上有網友分享還能購入。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昨晚已經緊急通知業者下架,今日中午更正式函文通知菸商與販售業者,後續只要發現不合法產品就會開罰;遭下架的8品項加熱菸要再次上市前,需先通過國健署評估,否則不得販售。

2025年10月18日 17:52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加熱食物會致癌?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醫師闢謠,微波加熱屬非電離輻射,不會產生放射性或致癌,但可能破壞部分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她也強調,健康風險主要來自超加工食品與不合格容器,建議正確加熱並選用玻璃器皿以確保健康。

2025年10月18日 14:59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因為8品項包裝都未標示尼古丁含量,上市首日即遭下架。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8)日表示,該款加熱菸業者申請,檢附樣本有標示尼古丁含量,但是出廠上架的菸品和送審版本竟然不不一致,後續會繼續追查業者責任,同時檢驗該批加熱菸尼古丁含量是否符合規範。

2025年10月18日 12:48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指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X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建議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2025年10月18日 11:27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不少民眾對「隔夜菜」心存疑慮,一聽到這三個字便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風險等,甚至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夜就堅決倒掉。然而,根據《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只要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真正應避免隔夜的,其實是海鮮類熟食、半熟蛋、涼拌木耳與豆漿這4種高風險食物。

2025年10月17日 22:17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