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眨眼睛潛藏原因多! 從壓力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

▲▼             。(圖/記者mamibuy攝)

▲小孩貶眼睛潛藏原因多 。(圖/記者mamibuy攝)


圖文/Mamibuy

小孩眨眼睛並不是一種蓄意行為,有些父母會去責備或制止眨眼睛的舉動,等到情況沒改善才發現不對勁。小孩眨眼睛的原因,從壓力、眼疾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就看家長是否能機警發現異狀了!

我們的眼睛每分鐘眨幾次?

不要小看眨眼,這個看似細微、不起眼的動作,能夠增加眼部潤滑並保護眼睛避免刺激。一般情況下,正常眨眼頻率應該在每分鐘16-20次,但有些小孩眨眼睛的頻率卻遠遠超出這個正常頻率,顯得過於頻繁,這可不是正常現象,以下將詳細解析過度眨眼的可能原因。

小孩眨眼睛,5大原因分析

1. 眼睛疾病

結膜炎是引起小孩眨眼睛的最常見原因,多半合併眼球充血發紅、分泌物增加及疼痛等症狀。另外,異物跑進眼睛內造成的不舒服,或是眼瞼內翻以及睫毛倒插等情況,也會使得小朋友常有眨眼及揉眼的行為,建議家長帶小朋友給眼科醫生檢查。

2. 視力模糊或減退

有時小朋友年紀太小不會表達視力模糊的情形,會以眨眼、揉眼或瞇眼等方式,來企圖看清東西。如果小孩太小不會比視力表,可以用電腦驗光或視網膜鏡檢影方法來測量眼球的屈光度數,評估是否會影響視力及需不需要矯正。

3. 過敏體質

若是小孩有過敏體質,例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只要接觸到過敏原(花粉、灰塵、強光等)會引起奇癢無比的症狀,小孩會用力眨眼甚至揉眼來消除症狀。
(延伸閱讀:寶寶過敏體質是遺傳!三大慢性過敏症狀知多少?)

4. 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起因於大腦內的多巴胺受體過度活化,主要症狀就是不自主的動作與聲音異常,最常出現的有眨眼睛、噘嘴、裝鬼臉、搖頭晃腦等快速而短促的動作,若這些短暫性的tic(抽動)症狀持續一年以上,就會懷疑是妥瑞氏症。(延伸閱讀:擠眉弄眼愛搗蛋?可能是妥瑞氏症,症狀、治療、照護…)

5. 壓力或焦慮

如果上述情況都排除,那麼,頻繁眨眼可能與孩子的心理壓力有關係,多半來自學校、家庭、同儕相處引起的焦慮所造成,常見於5-8歲小朋友身上;如果父母不能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的壓力會更大,就會以眨眼睛的方式表達出來。

▲▼。(圖/記者mamibuy攝)

▲頻繁眨眼可能與孩子的心理壓力有關係。(圖/mamibuy提供)

保護兒童眼睛的6個小提醒

1. 養成用眼的好習慣

注意閱讀時的光線、姿勢和時間,即使在孩子還小、親子共讀的時候就應該養成好習慣,當孩子可以自己讀寫時,才能維持正確用眼方式。

2. 3C產品別太早使用

國民健康署建議,2歲以下寶寶完全不要接觸電視電腦產品,2~6歲則應該限制在每天1~2小時以內,避免用眼過度造成近視。

3. 充分的戶外運動

任何形式的戶外運動,即使是遊戲和散步,都視對眼睛有益的活動。

4. 均衡飲食

廣泛而均衡的從食物中攝取各種營養,是最自然且健康的護眼方法。

5. 保護眼睛避免受到外傷

意外傷害是造成兒童視力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家中尖銳物品要妥善收好,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動作。

6. 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建議孩童3~4歲時就要開始定期接受正式的眼科檢查。

本文擷取自「小孩眨眼睛潛藏原因多!從壓力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作者 MamiBuy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等情形。對此,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溫差性過敏」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濕熱型、脾腎虛型」,當外界溫差大於7度、相對濕度大於70%時容易誘發。

2025年11月25日 18:01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曾因6年戀情告終,44歲的科技業工程師許小姐,靠著38歲時「分手後去凍卵」的決定,在去年婚後透過AI試管技術,於今年順利產下健康女嬰。她趕在感恩節前夕帶家人回台中茂盛醫院感謝,分享這段從失戀到圓夢的心路歷程,並以自身經驗強烈建議:「一定要做計劃性凍卵,才有機會抓住未來的幸福!」

2025年11月25日 17:59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2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最年輕是中部2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腎衰竭病史,11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天後情況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到急診,檢查有雙側肺部浸潤,確認感染A流,且有心臟、腎臟疾病惡化,一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7:12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37 歲「阿雄」因婚後育有2女,因此夫妻日前討論有無結紮必要,沒想到不小心被長輩得知後,婆婆擔心兒子被「去勢」,與媳婦意見相左鬧心結,直到泌尿科醫師向長輩說明結紮諸多優點後放下成見,阿雄也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採用「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往後不再擔心鬧出人命了。

2025年11月25日 16:31

挺日旅遊注意!流感疫情直線上升「聖誕節達最高峰」

挺日旅遊注意!流感疫情直線上升「聖誕節達最高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談「台灣有事」論調引發中國大陸不滿,台灣則全面力挺日本,多吃多買日貨,加上接著是聖誕跨年假期,安排赴日旅遊的人也不少。不過根據疾管署掌握資料,近期日本流感疫情直線上升,署長羅一鈞分析,目前估計高峰會落在聖誕假期,提醒民眾赴日前接種疫苗評估接種流感疫苗,建議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25日 15:53

換季容易引發陰道感染 醫教5招遠離搔癢異味:每半年汰換內褲

換季容易引發陰道感染 醫教5招遠離搔癢異味:每半年汰換內褲

這幾天秋意變濃,不少人衣服愈穿愈多,女性也容易反覆出現陰道感染。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良好的日常習慣其實可大幅降低風險,預防方法包括每天更換內褲、半年汰換一次、不過度清潔外陰部、避免灌洗陰道、適度補充益生菌等,這5招都落實,私密處可望更健康。

2025年11月25日 15:44

11月連爆7例M痘確診 均為本國籍青壯男「北中南都有」

11月連爆7例M痘確診 均為本國籍青壯男「北中南都有」

國內M痘病例持續發生!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已確認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個案多為散發病例,但也有部分個案有流病相關性。

2025年11月25日 15:06

營養師推「4大營養素」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每周運動150分鐘

營養師推「4大營養素」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每周運動150分鐘

今天氣明顯轉涼,不少人在入冬開始就會有「手腳冰冷」的狀況。對此,營養師指出,手腳冰冷可以靠吃改善,建議要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等4大營養素,另外日常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並做好保暖措施。

2025年11月25日 15: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