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眨眼睛潛藏原因多! 從壓力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

▲▼             。(圖/記者mamibuy攝)

▲小孩貶眼睛潛藏原因多 。(圖/記者mamibuy攝)


圖文/Mamibuy

小孩眨眼睛並不是一種蓄意行為,有些父母會去責備或制止眨眼睛的舉動,等到情況沒改善才發現不對勁。小孩眨眼睛的原因,從壓力、眼疾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就看家長是否能機警發現異狀了!

我們的眼睛每分鐘眨幾次?

不要小看眨眼,這個看似細微、不起眼的動作,能夠增加眼部潤滑並保護眼睛避免刺激。一般情況下,正常眨眼頻率應該在每分鐘16-20次,但有些小孩眨眼睛的頻率卻遠遠超出這個正常頻率,顯得過於頻繁,這可不是正常現象,以下將詳細解析過度眨眼的可能原因。

小孩眨眼睛,5大原因分析

1. 眼睛疾病

結膜炎是引起小孩眨眼睛的最常見原因,多半合併眼球充血發紅、分泌物增加及疼痛等症狀。另外,異物跑進眼睛內造成的不舒服,或是眼瞼內翻以及睫毛倒插等情況,也會使得小朋友常有眨眼及揉眼的行為,建議家長帶小朋友給眼科醫生檢查。

2. 視力模糊或減退

有時小朋友年紀太小不會表達視力模糊的情形,會以眨眼、揉眼或瞇眼等方式,來企圖看清東西。如果小孩太小不會比視力表,可以用電腦驗光或視網膜鏡檢影方法來測量眼球的屈光度數,評估是否會影響視力及需不需要矯正。

3. 過敏體質

若是小孩有過敏體質,例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只要接觸到過敏原(花粉、灰塵、強光等)會引起奇癢無比的症狀,小孩會用力眨眼甚至揉眼來消除症狀。
(延伸閱讀:寶寶過敏體質是遺傳!三大慢性過敏症狀知多少?)

4. 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起因於大腦內的多巴胺受體過度活化,主要症狀就是不自主的動作與聲音異常,最常出現的有眨眼睛、噘嘴、裝鬼臉、搖頭晃腦等快速而短促的動作,若這些短暫性的tic(抽動)症狀持續一年以上,就會懷疑是妥瑞氏症。(延伸閱讀:擠眉弄眼愛搗蛋?可能是妥瑞氏症,症狀、治療、照護…)

5. 壓力或焦慮

如果上述情況都排除,那麼,頻繁眨眼可能與孩子的心理壓力有關係,多半來自學校、家庭、同儕相處引起的焦慮所造成,常見於5-8歲小朋友身上;如果父母不能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的壓力會更大,就會以眨眼睛的方式表達出來。

▲▼。(圖/記者mamibuy攝)

▲頻繁眨眼可能與孩子的心理壓力有關係。(圖/mamibuy提供)

保護兒童眼睛的6個小提醒

1. 養成用眼的好習慣

注意閱讀時的光線、姿勢和時間,即使在孩子還小、親子共讀的時候就應該養成好習慣,當孩子可以自己讀寫時,才能維持正確用眼方式。

2. 3C產品別太早使用

國民健康署建議,2歲以下寶寶完全不要接觸電視電腦產品,2~6歲則應該限制在每天1~2小時以內,避免用眼過度造成近視。

3. 充分的戶外運動

任何形式的戶外運動,即使是遊戲和散步,都視對眼睛有益的活動。

4. 均衡飲食

廣泛而均衡的從食物中攝取各種營養,是最自然且健康的護眼方法。

5. 保護眼睛避免受到外傷

意外傷害是造成兒童視力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家中尖銳物品要妥善收好,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動作。

6. 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建議孩童3~4歲時就要開始定期接受正式的眼科檢查。

本文擷取自「小孩眨眼睛潛藏原因多!從壓力到妥瑞氏症都有可能」作者 MamiBuy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國健署移送調查最重罰2500萬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國健署移送調查最重罰2500萬

國健署核准美、日兩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菸合法上市販售,雖然超商尚未鋪貨販售,但是網友在超商APP使用關鍵字已經可以搜尋到商品資訊。國民健康署今(14)日表示,己將相關資料移請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查處,並重申,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僅有兩家業者、14個加熱菸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取得核准,其他任何未經審查的產品一律屬違法。

2025年10月14日 18:07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29歲的何小姐剖腹產生下一名女寶寶,懷孕生產過程都相當順利,沒想到產後隔天下床活動突然昏倒緊急送醫,還一度失去呼吸心跳,研判是生產後發生肺栓塞,緊急搶救還一度接上葉克膜,住院23天才出院,所幸沒有留下任何神經學症狀。醫師指出,剖腹產為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且近年來比例有增加趨勢,建議剖腹產婦女生手術後需儘快下床活動。

2025年10月14日 16:44

流感單周爆75重症、10死!疫情是否過高峰「2周後是關鍵」

流感單周爆75重症、10死!疫情是否過高峰「2周後是關鍵」

疾病管制署公布最新監測,上週國內新增75例流感重症病例,創下本流感季新高,另有10例死亡;另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13.7萬人次,較前一週略降。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就診人次下降可能與連假部分醫療院所休診有關,疫情實際趨勢接下來二週是觀察重點,根據往年經驗,很可能會持平或緩升之後出現下降,等到12月初疫情再次上升,疫情高峰也還需再觀察。

2025年10月14日 16:03

高雄再爆本土登革熱!楠梓30多歲女發燒骨痛確診 感染源在同公司

高雄再爆本土登革熱!楠梓30多歲女發燒骨痛確診 感染源在同公司

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新增1例高雄市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高雄市楠梓區30多歲女性,10月7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骨頭痛及全身無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於當日通報採檢送驗後確診登革熱,檢出登革病毒第一型,和先前鼓山三民群聚不同型別,後續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先前確診的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和她在同公司、不同樓層,兩人的病毒序列一致。

2025年10月14日 15:06

700萬療程納健保!罕病男靠「血友病新藥」重生 首年達零出血

700萬療程納健保!罕病男靠「血友病新藥」重生 首年達零出血

血友病治療迎來重大突破!一名罹患發生率僅5萬分之一的B型重度血友病患傅先生,因體內產生抗體導致傳統治療失效,數十年來飽受自發性出血與併發症之苦,包括消化道大出血、腦出血及拔牙後出血,甚至出現休克、癲癇等併發症,多次生命危在旦夕。但去年傅先生成為全台首位接受健保給付、「新型再平衡藥物」治療的患者後,成功達到超過一年「零出血」的目標,不僅擺脫了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夢魘。

2025年10月14日 14:57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公費流感疫苗開打2周已經接種212萬人,創5年同期新高,為因應民眾踴躍接種之需求,且考量近期流感疫情風險仍高,疾管署已依契約規定加購20萬劑流感疫苗。隨著10月份多個連續假期到來,呼籲民眾要落實以肥皂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有發燒或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衛生好習慣,符合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資格者也請儘早完成接種。

2025年10月14日 14:12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造成死亡人數7,007人。對此,國健署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可減少34%晚期發生率,降低40%死亡率,若篩檢陽性,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將增加30%,超過一年不做大腸鏡死亡風險增加64%。

2025年10月14日 13:14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為保障民眾健康與生活環境,環境部近日預告修正「環境用藥禁止含有之成分及檢驗方法」,將「甲氧滴滴涕」正式列為禁止使用的成分。未來不論是製造、販售、進出口或使用,只要環境用藥產品含有此成分,都將被禁止。

2025年10月14日 12: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