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肌少症!醫師教6運動改善無力感 靠一張椅子就完成



記者胡治言/綜合報導

肌少症是老年化的台灣社會所必須面臨的課題,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的肌肉無論是質量或是力量都會開始產生退化,甚至開始對日常生活產生功能上的影響,像是拿東西拿不久、罐頭打不開、爬樓梯容易腿痠、過紅綠燈一次走不完等等,這些都是肌少症可能面臨的情況。對此,台灣復健醫學會、適健復健科診所林宗慶醫師建議,大家可以從飲食與運動習慣開始調整,就能改善肌少症所帶來的困擾。

▲肌少症,配圖。(圖/Pixabay)

▲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的肌肉無論是質量或是力量都會開始產生退化。(圖/Pixabay)

因為人體肌肉是由蛋白質去合成,所以蛋白質的補充對肌少症的患者就非常重要,由於長輩常常吃的比較清淡或是咀嚼能力的問題,所以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林醫師就會建議多補充奶、蛋、魚、肉等優質蛋白及小分子氨基酸,若是已有明顯症狀的長輩,除了上述的飲食外,還就須要去補充額外的高蛋白與小分子氨基酸的營養品並開始做運動,才能有效改善肌少症。

▲美食。(圖/Pixabay)

▲林醫師就會建議患者多補充奶、蛋、魚、肉等優質蛋白及小分子氨基酸。(圖/Pixabay)

除了飲食外,林醫師也示範了幾個伸展以及阻力的肌力訓練,讓長輩在家就可以自我練習。首先是是訓練小腿的肌肉,雙手可以先扶著穩定可以支撐的椅子,避免在運動中間不平衡而跌倒,接著將腳跟盡可能的墊高並保持5到10秒鐘,反覆進行10次。這個動作是針對一些長輩在走路時步態不穩,甚至是沒辦法跨越門檻,進而引發跌倒所進行的訓練。

▲搶救肌少症、林宗慶醫師。(圖/記者謝婷婷攝)

▲找張椅子就可以訓練小腿肌肉,將腳跟盡可能的墊高並保持5到10秒鐘,反覆進行10次。(圖/記者謝婷婷攝)

第二個動作則是訓練小腿前側的肌肉,雙手同樣扶著椅子,接著勾起腳尖把腳板整個往上帶,動作同樣維持5到10秒鐘,反覆進行10次,一天可以早、中、晚各做一次,此動作訓練主要是有些老人家走路會用拖的,用拖的一旦遇到障礙物就容易有跌倒的風險,所以訓練小腿前側肌肉,讓老人家走路能夠更輕鬆。

▲搶救肌少症、林宗慶醫師。(圖/記者謝婷婷攝)

▲將腳板整個往上帶,動作同樣維持5到10秒鐘,反覆進行10次,可訓練小腿前側肌肉。(圖/記者謝婷婷攝)

要讓老人家走路走的好與走的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下肢肌肉力量,所以林醫師也提供二個動作練習,一開始是大腿前側肌四頭肌的肌力訓練,做的時候最好選擇有靠背的椅子,接著在腳踝處綁沙包,重量視每個人的承受狀況而定,可以先從半公斤開始然後緩慢加到一公斤,坐定後將膝蓋抬高打直,腳背、腳踝盡量往上勾來幫助大腿前側的肌肉出力,此時你會感覺到該部位的肌肉緊繃,甚至會感覺酸,那就達到了訓練的效果。

▲搶救肌少症、林宗慶醫師。(圖/記者謝婷婷攝)

▲綁沙包在椅子上抬腳,能夠訓練大腿前側肌四頭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另外一個動作則是訓練大腿外側的肌肉,雙手同樣先扶著椅背,上半身在過程中要保持直立,接著將大腿盡量往側邊慢慢舉高,抬到你沒有辦法再上去的時候維持10到15秒,可以反覆做10次,這樣子就能訓練到大腿外側的肌群,但若做的中間感受到疼痛,就可以休息不用太勉強。

林醫師接下來示範的是上肢的肌肉訓練,人在位子上坐定後,單手緊握一個裝滿水的保特瓶,並開始慢慢的做上臂彎曲放下的動作,過程中間記得不要做太快,大概3到5秒完成一次動作,接著再把握著保特瓶的手舉高放在肩胛骨的後側,然後把手臂打直後再放下,大約3到5秒完成一個動作,二個動作分別可以訓練到「上臂前側二頭肌」與「後側三頭肌」的力量,讓長輩可以改善肌少症所帶來的提物無力感。

▲搶救肌少症、林宗慶醫師。(圖/記者謝婷婷攝)

▲跟著林醫師做,你也能訓練到二頭肌與三頭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搶救肌少症、林宗慶醫師。(圖/記者謝婷婷攝)

▲跟著林醫師做,你也能訓練到二頭肌與三頭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只要照著林醫師的建議飲食與運動並持之以恆,相信就可以慢慢的讓肌少症所帶來的困擾減少,也會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女烈日騎車8km「全身又熱又麻」 竟是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

進入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6度,中央氣象署也接連發出高溫警報,提醒外出都要多喝水、避免熱傷害。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日前就接到一名個案,一名婦人連續好幾天騎車30分鐘,前往8公里外的文化健康站參加活動,日前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身體發熱,趕緊到醫院就診,檢查診斷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及急性腎衰竭,緊急住院,治療後才逐漸正常。

2025年07月02日 09:24

喪屍煙彈來自中國 醫: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喪屍煙彈來自中國 醫: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俗稱「喪屍煙彈」的毒品「依托咪酯」(etomidate),其進入台灣時間點不明,但源頭應來自於中國。醫師表示,對岸最早約在2023年中出現相關消息,並以「上頭菸」之名流傳;由於兩岸傳播快速,這股風潮隨即傳來台灣,名稱也從「上頭菸」演變為喪屍煙彈,另有「蛋蛋」等俗名。

2025年07月02日 09:04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喪屍煙彈濫用1年增百倍 醫界還原首例個案發作始末

毒品「喪屍煙彈」這2年的濫用出現爆炸性成長,去年全台查獲的相關非尿液檢體逾1200件創新高,今年變本加厲,僅1到4月便已超過1600件。醫界日前首度披露一名受害者就診情形,個案當時的狀況令家人、醫師都不解,而如今各界雖對喪屍煙彈的毒害較為清楚,但它帶來的威脅,仍無緩解跡象。

2025年07月02日 09:03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30多歲年輕人「血便竟是直腸癌」 醫:1個月就2位

台灣大腸癌罹患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輕化趨勢。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表示,可能因素包括「飲食西化(高油脂、低纖維)」、「生活型態改變(久坐缺乏運動)」、「腸道菌落失衡」。

2025年07月02日 08:27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斷食瘦身! 醫揭NG行為:熱量爆表血糖飆

家醫科美女醫師許書華分享,間歇性斷食要注意什麼!為什麼別人瘦了,你卻卡關,幫你破解「斷食瘦身三大迷思」,像是用斷食當藉口爆吃,血糖飆了、熱量爆表,根本瘦不下來。

2025年07月02日 07:06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長庚資助花東學子參與競賽、拿證照 與4校簽約支援偏鄉技職教育

為了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贊助校園技職人才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玉里高中校長詹坤達表示,有了這些經費的挹注,讓偏鄉不再是偏鄉,使花東技職學生可跟西部的孩子在同一個舞台競爭,提升孩子們的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19:27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北榮推永續綠色醫療 導入「智慧回收機」可換折價券、魚飼料

為落實環境永續與綠色醫療理念,台北榮總今(1)日宣布導入AI智慧回收機,正式推動院區內寶特瓶、塑膠杯、鋁罐與乾電池等資源分類回收,民眾可藉此累積回收點數,兌換院內商店購物折價券、忘憂湖魚禽飼料,不僅提升民眾參與意願,更創新打造「回收兌換 × 生態循環」模式,將環保行動與生命教育緊密結合,實現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態雙重目標。

2025年07月01日 18:29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愛滋U=U」遭疑騙局 沈玉琳、陳漢典《不分手擂台》破解5迷思

U=U (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是近期疾管署推廣觀念之一,但是外界對U=U因資訊落差而有不同認知,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於7月2日台灣U=U Day公布常見五大U=U迷思,由第三年擔任U=U衛教大使的沈玉琳與陳漢典一起主持《不分手擂台》節目,一名感染者伴侶母親質疑「U=U根本是場騙局」而要求分手,誤以為會生下愛滋寶寶的真實故事呈現給大眾,希望破除迷思。

2025年07月01日 17: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