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早起運動對身體最好? 研究:這時間運動甩肉才有效

Brian A Jackson/ shutterstock

▲做運動對身體比較健康,這時間才有效。(Brian A Jackson/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外電編譯/林宏軒

兩組研究人員分析了老鼠運動的不同時間,發現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運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科學家已經知道晝夜節律與我們的新陳代謝相互作用。一個人的晝夜節律包括24小時的身體,心理和行為變化。這些行為模式是由光亮和黑暗而發展的,與生物時鐘相關,大多數生物都存在晝夜節律。

《延伸閱讀:顛覆認知!原來「晚上」運動有這3大健康好處

生理和新陳代謝都是由生理時鐘決定的

根據外媒《medicalnewstoday》報導, 一組研究人員決定探討時間如何影響身體對運動的反應。研究的領導人賈德.艾雪(Gad Asher)表示:「眾所周知,我們的生理和新陳代謝的幾乎每個方面都是由生理時鐘決定的。」他探索了老鼠的時間和運動表現之間的聯繫。由於老鼠是夜間生物,因此為了使結果與人類相關,研究人員不得不關注老鼠的活動和靜止階段,而不是確實的幾點幾分。

在第一項細胞代謝研究中,賈德.艾雪(Gad Asher)和團隊通過在將老鼠放入滾輪中來比較小鼠在一天中不同時間的運動表現。小鼠在這個階段的後期階段表現更好,這意味著「傍晚」是他們運動的最佳時間。

在晚上,稱為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ZMP)的化合物的水平更高。 ZMP是新陳代謝所必需的,因為它可以活化導致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的代謝途徑。ZMP可能在晚上增加運動能力。有趣的是,ZMP與一些運動員用於興奮劑的化合物非常類似。」人賈德.艾雪(Gad Asher)說。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12個人的運動表現來建立他們的發現。使用氧氣消耗作為運動效率的衡量標準,他們得出結論,參與者在晚上的運動表現也比早晨好。

《延伸閱讀:走路其實不算運動?葉文凌醫師推「跑走運動」4要訣輕鬆增強心肺功能

研究運動如何改變肌肉

還評估了老鼠在跑步機上的表現,但他們關注的是小鼠肌肉組織中運動產生的變化。他們的結果也出現在細胞代謝中。採用這種方法後,他們能夠進一步研究導致葡萄糖分解和脂質氧化(脂肪燃燒)的過程。

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在一天的不同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激活一種叫做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質。 HIF-1α通過刺激某些基因來影響身體組織中氧水平的變化。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小鼠活動期開始時,運動對新陳代謝的影響比對活動結束末期更有利。將此翻譯為人類時間,效果在上午晚些時候最為積極。

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兩項研究都使用小鼠,並且將研究結果轉化為人類可能會很複雜,因為行為模式因人而異。

所以雖然結論來看,傍晚運動是最好的,但是現代很多人作息與工作因為現代社會而改變,因此生理時鐘可能因人而異了。導致最適合運動的時間也有差異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喪屍煙彈再爆3款相似物質 食藥署預告列二級管制藥

喪屍煙彈再爆3款相似物質 食藥署預告列二級管制藥

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酯類毒品犯罪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酯類毒品犯罪快速攀升,已經列為第二級毒品。為配合法務部增列相關的新興濫用物質,食藥署預告修正「管制藥品分級及品項」,新增三項與依托咪酯相近的物質列為第二級管制藥品,生效後這些物質僅限科學用途,相關學術單位須申請登記及許可,違反規定依法最高可處30萬元罰款。

2025年07月09日 15:53

為什麼膽固醇正常也會血管硬化?醫師揭開動脈硬化的「隱形殺手」

為什麼膽固醇正常也會血管硬化?醫師揭開動脈硬化的「隱形殺手」

心肌梗塞是沈默的心臟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103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以往都認為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才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但你是否曾疑惑,明明膽固醇檢測都正常,平常也盡量避免油膩飲食,怎麼還是被醫生告知有動脈硬化的風險?

2025年07月09日 15:02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昨發生溺水意外,勇消獲報前往救援時船艇意外翻覆,今日中午傳出第二名消防員殉職,台北慈濟醫院今(9)日下午出面說明,殉職消防員因腦部缺氧時間太久、受損嚴重且多重器官衰竭,經家庭會議決定撤除維生;最後還有一名義消仍在搶救中,同樣面臨缺氧過久,比較擔心腦部狀況,目前瞳孔稍有反應,後續觀察重點在於腦部神經功能是否恢復。

2025年07月09日 14:28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超慢跑」是近年來爆紅的一種養生運動,強調低強度、適合所有年齡層,且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就分享,他也曾嘗試過「超慢跑」一段時間,但是以赤腳、在硬地板上跑,沒想到某天醒來下床時,發現腳底相當疼痛,才知道是患上「足底筋膜炎」。

2025年07月09日 14:24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得越多就是越好嗎?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根據2025 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09日 14:21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花蓮地形狹長,出門總得翻山越嶺,交通不便讓看病變得困難,許多偏鄉長輩無奈地說:「不是不想看病,而是看病太難。」門諾醫院聽到這些呼聲,日前在院內舉辦「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勸募啟動以及健保30偏鄉醫療影像巡展記者會,正式啟動今年度偏鄉醫療計畫,向社會各界募集1273萬元經費,持續深入部落、海岸與山區,將醫療送進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07月09日 13:08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11歲的小六生張小弟弟,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這些症狀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了他的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後,家長帶著他求助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醫師,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孩子的症狀有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與開朗笑容。

2025年07月09日 12:54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根據多項研究觀察,側睡在多數情況下被認為是對健康最有益的睡姿。相較於仰睡可能造成打鼾、呼吸不順,或趴睡對頸椎的壓迫,側睡有助於維持呼吸道通暢、減輕脊椎壓力,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2025年07月09日 12:4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