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壓力大變胖是因為貪嘴? 專家:吃一樣多卻胖更多

crazystocker/ shutterstock

▲變胖是因為壓力?吃一樣多卻胖更多,還會不自主選擇垃圾食物。(crazystocker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外電編譯/林宏軒

研究人員利用小鼠模型發現,胰島素控制著大腦中一種分子通路,使得人在壓力的時候,會很容易急遽爆肥。研究人員早就意識到壓力會導致成癮並增加疾病風險。研究還表明,慢性壓力可以改變飲食習慣並影響食物選擇。雖然有些人在壓力下吃得少,但大多數人都會過度飲食並增加攝入高熱量食物。

壓力發生會增加食慾

根據外媒《medicalnewstoday》報導,當壓力發生時,腎上腺會釋放出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這種激素可以增加食慾,促使人們進食,特別是富含脂肪和糖兩者的食物。結合高胰島素-控制食物攝入的激素之一,高皮質醇水平是所謂壓力飲食的關鍵因素。

飲食模式因人而異,但一些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生理性行為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壓力應對行為。芬蘭的一項研究,其中包括近7,000名青少年,研究表明,女性在壓力下比男性更有可能過度飲食,並且患肥胖的風險更高。

《延伸閱讀:壓力大「自律神經崩盤」!醫師:這就是罹癌元凶

了解什麼控制壓力進食

澳大利亞達令赫斯特醫學研究所飲食失調實驗室負責人赫伯特.赫隆(Herbert Herzog)教授最近帶領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小鼠研究,以了解控制飲食壓力的因素。研究人員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大腦中稱為下丘腦的部分在控制食物攝入方面起著最重要的作用,而科學家則認為杏仁核在情緒加工中起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發現:大腦中胰島素控制的分子通路可能導致體重過度增加。

《延伸閱讀:壓力大為什麼容易全身出問題?日本名醫:荷爾蒙壓力一大就會亂掉

「我們的研究表明,當長時間的壓力和高熱量食物可用時,小鼠比那些在無壓力環境中吃相同高脂肪食物的小鼠更快變得肥胖」肯尼.葉(Kenny Chi Kin Ip)博士說。大腦中該通路中心的分子稱為NPY。大腦在壓力時期自然產生這種分子,研究表明NPY刺激小鼠吃下高熱量食物。

肯尼.葉(Kenny Chi Kin Ip)博士繼續說:「我們發現,當我們關閉杏仁核中NPY的產生時,體重會停止增加。如果沒有NPY,高脂肪飲食的體重增加與無壓力環境中的體重增加相同。」

壓力和高熱量食物會造成惡性循環

研究人員分析了在杏仁核中產生NPY的神經細胞,發現它們具有胰島素受體,,胰島素有助於身體儲存和使用葡萄糖。

在無壓力的環境中,飯後,身體產生胰島素,胰島素負責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輸送到細胞,以便它們可以將其用作燃料。它還向下丘腦發出信號,表示是時候停止進食了。

通過比較壓力下的小鼠和無壓力的小鼠,研究人員表明,在壓力時期,胰島素的產生僅略有增加。然而,當他們將高熱量飲食用在壓力小鼠與正常飲食的無壓力小鼠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這種激素的水平在前一組中高出10倍。

研究小組驚訝地發現,胰島素對杏仁核有顯著影響。結果表明,胰島素不僅可以調節身體周圍區域的功能,還可以影響大腦中的重要通路。該團隊希望將來能夠進一步研究這些影響。

研究結果表示,不只壓力會讓人大吃大喝,而且傾向於選擇垃圾食物,還會讓吃相同食物的人,變胖的程度不同。壓力大的人,身體的吸收和儲存脂肪的量會瘋狂大增喔。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冷凍櫃不是萬能!專家點名「6種食材」亂冰只會毀掉你的晚餐

冷凍櫃不是萬能!專家點名「6種食材」亂冰只會毀掉你的晚餐

疫情期間,冷凍櫃幾乎成為許多台灣家庭的標配,目前也是許多人食材保鮮的首選。不過專家提醒,「冷凍保存」雖然方便,卻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直接一股腦送進冷凍庫。根據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美國料理學校專家指出,有些食材經冷凍後容易破壞細胞結構,不僅營養流失,風味與口感更可能大打折扣。

2025年07月01日 12:18

總是惡夢連連?醫揭真相「大腦在求救」 1狀況速就醫

總是惡夢連連?醫揭真相「大腦在求救」 1狀況速就醫

一名病患因為經常做惡夢、半夜驚醒、心跳加快而找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求診。劉博仁醫師解釋,這種情形其實與現代人高壓生活有密切關聯,也不只一位病患曾向他反映,自己或伴侶在睡夢中出現被追趕、墜落深淵等情境,醒來時甚至滿身冷汗,彷彿從未真正睡著。

2025年07月01日 12:07

爆紅「杜拜巧克力」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0公斤退運銷毀

爆紅「杜拜巧克力」防腐劑超標 邊境攔截160公斤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含餡巧克力」檢出防腐劑超標,另外,還有一款從法國進口的「芥末醬(MAILLE MUST DIJON)」漂白劑含量不符規定,不合格產品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7月01日 11:17

看似健康其實暗藏危機?日營養師揭「水煮蛋地雷」4大黃金搭配食材成關鍵主角

看似健康其實暗藏危機?日營養師揭「水煮蛋地雷」4大黃金搭配食材成關鍵主角

水煮蛋雖然具備高蛋白、低糖質的特性,是減脂期間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但若吃法不當,反而可能造成營養不均或潛在風險!

2025年07月01日 11:05

藥師教「自組防災包」500元有找 兒童版必備6種藥

藥師教「自組防災包」500元有找 兒童版必備6種藥

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颱風頻繁,加上近年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防災意識逐漸提高,政府與民間紛紛推動「家戶防災包」的準備意識。除了基本的糧水與生活用品,藥品與醫療用品是防災包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是有小孩、長輩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除了通用型的藥局防災包製備,藥師建議另外準備幼童專用急救藥物包,以備不時之需。

2025年07月01日 11:04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失眠」,這類病人最常被誤認為「只是失眠」,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整夜反覆的「無聲缺氧」,經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整個人也重新找回光彩與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08:31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今天7月第一天,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台北市提倡環保,280場所的免洗餐具將收費,還有台中科博館、高雄科工館門票調漲。另外,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效期不足6月適用。客委會為鼓勵民眾走進客家文化,則推出1000元「數位客家幣」,共有28萬份開放登記。《ETtoday新聞雲》整理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2025年07月01日 08:01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醫師謝文斌提醒,大腸癌年輕化你也該留意,如果腹部常不適、大便習慣改變、體重異常下降,別以為是小問題拖著不看。

2025年07月01日 07:4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