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超強按摩術!這幾個淋巴位置天天按 臉的水腫消一半

siam.pukkato/ Shutterstock

▲淋巴一通氣血就通。(siam.pukkato/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外電編譯/林宏軒

早上起床照鏡子,發現眼睛泡泡的,整張臉看起來腫腫的沒有精神,你是否也有臉部水腫的問題呢?根據《livestrong》健康網站報導,每天早上其實只要花一點時間,按摩臉部肌膚就可以幫助水分移除,消除惱人水腫!

《延伸閱讀:咽喉痛、易感冒?你的「淋巴系統」亮紅燈了!3分鐘「淋巴按摩法」自己來,排水解毒一身輕!

認識淋巴循環系統

人體淋巴系統主要用於消滅體內細菌、病毒與有害物質,「淋巴結」是淋巴循環中重要關鍵,裡頭含有大量白血球,主要負責殺死體液中的病原體、過濾廢物,以維持身體健康不受病菌破壞,當淋巴循環不佳時,就會造成淋巴液流動速度減緩,以及水分滯留。

「淋巴引流按摩」有促進淋巴循環

按摩類似模仿淋巴管收縮的模式,透過按摩淋巴結,可以有效促進淋巴液流動、加速白血球運作,並且幫助淋巴結快速代謝廢物;淋巴結主要分布於臉部、頸部、腋下與鼠蹊部等位置。

《延伸閱讀:毒素最愛藏在這!「四招淋巴排毒法」每天做一遍:暢通經絡氣血,體內毒素一點都不留!

按摩臉部有助於消水腫

臉部靠近耳朵與眼睛四周、眼角與鼻子附近、下巴與後腦杓下方都可以找到淋巴結,透過按摩臉部淋巴,可以讓接近臉部淋巴液加速流動,有助於排除多餘水分,達到消水腫的功效。

用手指已畫圈的方式,先從臉頰與下巴開始,逐漸往上按摩至額頭,力道可從輕微到稍微施加壓力,最後以輕按手法收尾。

按摩「頸部與頭皮」也能促進淋巴循環

用雙手已大圓畫圈的方式按摩整個後腦杓,慢慢按摩至頭頂接續按摩回到下顎線,最終再從耳下一路按摩頸部至鎖骨。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免疫竊盜害人愈來愈虛推升疫情 名醫:未來變異株專攻上呼吸道

免疫竊盜害人愈來愈虛推升疫情 名醫:未來變異株專攻上呼吸道

新冠疫情再起,不少人出現明顯喉嚨痛等「刀片嗓」症狀,對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說,這波流行應非「免疫負債」,而是更值得警惕的「免疫竊盜」效應,人體染疫後免疫力下滑,使人更容易反覆感染各種病毒;此外,他預估未來變異株恐將更集中於上呼吸道,導致咽喉症狀加劇。

2025年05月28日 11:32

美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跟進

美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跟進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27日宣布,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將不再推薦健康兒童和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台灣目前新冠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是否會跟進美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6月中旬會召開ACIP專家會議討論秋冬新冠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屆時會再評估。

2025年05月28日 11:02

鈣片跟「鐵劑魚油一起吃」恐白費!醫曝4補鈣關鍵:單次500mg最好

鈣片跟「鐵劑魚油一起吃」恐白費!醫曝4補鈣關鍵:單次500mg最好

不少國人喜歡額外服用鈣片補充鈣質,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補鈣並非越多越好,時間與方式都需謹慎掌握。她指出,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因此除了喝牛奶外,直接服用鈣片也是常見選擇。然而,若服用方式不正確,可能導致吸收效率降低,甚至造成浪費。

2025年05月28日 10:17

新冠再爆發「急診壅塞」恐重演!衛福部:已動員醫療體系準備

新冠再爆發「急診壅塞」恐重演!衛福部:已動員醫療體系準備

新冠疫情快速升高「超乎預期」,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最高點單周就診恐達20萬人次,直逼前年剛解封時的疫情高峰,然而國內今年初才因為流感疫情釀急診嚴重壅塞,是否會重演當時慘況?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8)日受訪坦言「要注意」衛福部已動員所有醫療體系做好準備,這次會把過去新冠疫情建立的防疫體系、分級分流做好。

2025年05月28日 09:50

新冠飆高! 醫建議做3事:戴口罩仍是MVP

新冠飆高! 醫建議做3事:戴口罩仍是MVP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天提出三大防護建議,像是到醫院、搭大眾運輸戴口罩,並勤洗手,口罩仍是防疫MVP,「謝謝你戴口罩,減輕我們醫療人員的壓力。」

2025年05月28日 08:09

不是新冠! 她發燒「驗5種快篩」結果出爐

不是新冠! 她發燒「驗5種快篩」結果出爐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分享,一名4歲女孩有發燒、呼吸道症狀,驗了5種快篩,確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他提醒爸媽,最近許多病毒在流行,流感和新冠不是唯二的病菌唷。

2025年05月28日 07:13

新冠連7周上升 醫「傳染力大增」示警3族群

新冠連7周上升 醫「傳染力大增」示警3族群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主要流行株病毒NB.1.8.1傳染力大幅提升,傳播速度比早期病毒株快上2到3倍;目前重症與死亡風險雖較過去降低,但對嬰幼兒、免疫力較弱或具慢性疾病史的族群,仍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5月28日 06:06

近年女生罹癌率激增!醫揭背後「7大因素」

近年女生罹癌率激增!醫揭背後「7大因素」

近十年來,全球50歲以下女性的癌症確診人數明顯攀升,甚至超越同齡男性。醫師黃軒27日指出,美國最新人口健康數據顯示,50歲以下女性的整體癌症發病率是男性的1.82倍,顯著高於2002年的1.51倍,兩性間的差距正持續擴大。黃軒進一步歸納出導致女性癌症風險升高的七大潛在因素,呼籲社會不容忽視。

2025年05月28日 00:12

快訊/涉性騷遭台大懲處 C教授請辭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快訊/涉性騷遭台大懲處 C教授請辭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前台大婦產部不孕症權威醫師C教授陳思原遭爆性騷擾住院醫師,院方調查判定性騷擾成立且情節嚴重,後續也遭台大懲處,但他卻仍持續擔任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引發各界爭議。陳思原今(27)日晚間在個人臉書發文宣布,「對於近日事件造成社會紛擾,本人深感歉意,即日起辭去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的職務。」婦產科醫學會深夜受訪證實,陳思原已口頭請辭。

2025年05月27日 20: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