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洗手沒捲袖!師呼小學生巴掌 讓她二十年來怕得罪人

只因洗手沒捲袖!師呼小學生巴掌 讓她二十年來怕得罪人(圖:visualhunt)

▲當年還有體罰,許多老師將情緒發洩在學生身上,卻造成了長期的陰影。(圖/免費圖庫visualhunt)

文/少女凱倫

「啪!」洗手洗到一半的我,還沒來得及反應,老師的手已經打在我臉上,發出聲響,還沒回過神,她氣沖沖地問「為什麼沒捲袖子!?」

「我的手沒濕…」

「但洗手就是要捲袖子!」班導師頭也不回的走掉,沒給我一點解釋機會,我心裡滿滿的疑惑

那是我小二的女導師,姓石,還是學校優良教師,但那巴掌的傷,在我心裡已經二十年。出社會以前,我不曉得為什麼我這麼害怕做錯事、害怕被罵、害怕得罪人,後來陸續看了許多心理類的書籍、影片,才發現這樣的畏縮個性、沒自信,與小二那年的兩巴掌有關。

我反思回去「洗手捲袖子這件事」,以前的規定就是要這麼做,但也許當時我已經有目的意識,因為我是個很喜歡「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人,那洗手要捲袖子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長袖袖子濕掉,既然孩子身高夠高,洗手不會沾溼衣服,那不就行了嗎?

「這是身為老師要管理秩序的問題」
,上個月我回高中演講,我和我當時的班導師提到小學遇過的事情,她開導我,因為作為一個老師,要管理班上的秩序跟氣氛,若捲袖子是營造規定的一件事,那就必須對大家一視同仁,否則便會失去權威性,這種說法我可以理解,那是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那麼這十幾年我是怎麼過來的?

前面我提到,小二那年有兩巴掌,第二個巴掌是這樣的,過去有時上課會需要使用測驗紙,但都保管在老師那邊,要用的時候一人只能發到一張,因為我滿喜歡畫畫的,所以我就自己買了一本,當課程上老師要發紙時,我興奮地拿出來放在桌上,原以為會獲得老師的稱讚,結果,她一巴掌又先打了下來…

「為什麼你要偷班上的測驗紙?」 「我沒有」

「那這是哪裡來的?」 「我買的」

「在哪買?」 「福利社」

「一本多少」 「十元…」

老師咄咄逼人的問法,結束之後,她又什麼也沒解釋就繼續上課,這對小二才八歲的學生來說,當然很衝擊也很委屈,因為明明已經把自己準備好了,結果卻換到一陣責罵,罵得沒有原因,也沒有解釋誰對誰錯,或者為什麼不問是非就先打一巴掌。

我記得當時我就是揉著熱熱的臉,接下幾年,我不主動跟班上同學說話,升上三四年級,同學還問我「為什麼你不太說話啊?」我回她「因為我不知道聊什麼」,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害怕問錯問題、得罪別人或是把氣氛搞得很尷尬,這跟現在的我完全不一樣。

當然,那個打完巴掌到沒自信、做錯事,再變成現在的我,上台當講師、當記者,隨時隨地都要認識新的人並跟他搭上話,轉變不是這麼容易,剛出社會的我其實非常沒有自信,不跟別人說話也很害怕做錯事情,不敢溝通、不敢問問題,跟主管也充滿誤會,簡直是一團亂,更曾有前輩問我「為什麼能力這麼好,卻這麼沒自信」,我想我真的可以歸咎在這兩巴掌上。

你以為八歲沒什麼印象,事實上過了二十年,到現在我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那是怎麼調適的?

我從出社會後開始看不同類型的書,商管、職場、心理類等等,並透過寫作累積自己的心情,記錄自己的成長,從書中我內省本身,去問自己為什麼會對哪一些事情有什麼反應,或者去觀察別人為什麼老是陷在同個困境當中,從不斷的反思、思考、修正作為,慢慢一點點的克服心理障礙。

最後我想說,每一位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許現在時代觀念已經很發達,體罰或不講理的狀況已經減少,但仍有你我看不見的角落,隨時隨地發生各種令人無法接受的虐待,不只有身體的虐待才是虐待,心理的傷更是最難痊癒的一種,教育對孩子而言,或者對成人而言,永遠是影響力最大的工具,如果身為教師的你,或者身為他人前輩的你,能夠多一點同理心,轉換角色思考,便足以在他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形成正循環,長久下來,就足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少女凱倫/ETtoday專欄作家
講師、生鮮時書專欄作家、專案經理雜誌專欄作家,分享職場、人生觀點,合作邀約請來信:karenyang0503@gmail.com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 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

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 年輕人對職場悲觀+沒信心

為什麼台灣年輕人,會如此大不同?可以從以下三個經濟環境因素來探究,分別是稅金、物價、薪資。 根據港媒報導,香港大學畢業生起薪是1.4k港幣,換算成台幣約是52k,台灣不用多說,最低標準是22k...足足差了三萬元!

2018年11月29日 19:17

創業失敗學 第一課:太簡單的「初心」難堅持

創業失敗學 第一課:太簡單的「初心」難堅持

創業失敗學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要來說說2015年我創立了一個美妝品牌,雖然沒有去設立公司,但有跟系統商購買平台,去韓國批貨,經營社群平台,前後大約做了一年,最後還是選擇收起來,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把這些過程都記錄下來!

2018年10月30日 09:51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出國工作衝了再說? 闖星台人勸別天真:沒人等你適應

「不要以為出國,就會變得多輕鬆,其實就還是在工作!沒有突然會變輕鬆這回事」,看著學姊勇闖新加坡工作,抱著想循探看看,是否也有機會到新加坡工作,不過學姊不同以往勵志文章看到的建議,「先去了再說」反而是直接吐露在國外工作的真實面貌。

2018年10月03日 09:28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轉身更堅強!有些過往就像傷痕結痂 再怎麼摳也不會流血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當時還年輕,不懂得表達自己,更誤信有些同事說,最好不要把事情講開,因此就算受到再多不公平對待,都從來沒有告訴長官或者比較友好的同事,讓大家覺得怎麼個性越來越陰鬱,後來換了環境、過了幾年,才發現這些過去遇過的傷痛與傷害,已經成為了滋養我的肥料。

2018年09月17日 09:53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有1批從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鮮密瓜檢出農藥殘留違規,總計24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另還有1批「台灣美耐皿」的餐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總計68.4公斤需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9月16日 11:01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症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症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該如何健康瘦身,一直備受民眾關注,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在臉書提到,台灣每3名成年人有1人過重或肥胖,且肥胖與至少13種癌症高度相關,而根據最新研究,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可使肥胖、過重成人的癌症風險下降17%,卵巢癌降幅更可達47%。

2025年09月16日 09:29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