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以為中暑一驗竟是晚期肺癌 她全靠免疫組合療法活到現在

toeytoey/shutterstock

▲她中暑發燒一驗竟是晚期肺癌。(toeytoey/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採訪報導/郭家和

中暑發燒驗出晚期肺癌 她接受組合治療「想看女兒結婚」

肺癌難以早期覺察,連莫名中暑都可能是徵兆。一名56歲的肺癌女患者鈺琪自述,兩年前中暑不適一度發燒至39.5度,掛急診後診斷為肺炎,自覺病情不單純要求進一步檢查,赫然發現右側肺部有一顆6.5公分的腫瘤,切片後確定是第三期的非小細胞肺癌。

鈺琪雖然積極治療,但今年3月肺癌復發,且同時攻陷左右兩肺,腫瘤各有1公分大。再次手術切除病灶後,改用免疫治療組合,目前控制狀況穩定,幾乎沒有副作用。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醫師解釋,肺癌患者通常確診後會先驗是否有EGFA或ALK等基因突變,作為是否可採用標靶治療的判斷。鈺琪的基因突變檢測卻都呈陰性,標靶藥物效果有限,且免疫檢查點PD-L1表現量也不足,幸好採取「三合一」的免疫治療組合,得以穩定病情。

鈺琪已婚並育有一女,女兒才剛上大學,得知罹患肺癌第三期之後,她卻比家人更堅強,樂觀面對開刀、化療。由於她並不抽煙,先生認為可能是油煙害妻子罹癌,生病後更親自下廚不讓鈺琪接觸油煙。不料肺癌於今年再度復發,鈺琪仍勇敢抗癌,只希望有機會看到女兒披上婚紗。

她的主治醫師,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鈺琪非常勇敢,到目前為止的組合治療成效明顯,顯示出無論PD-L1表現量數值多寡,晚期患者都有機會因免疫治療藥物的搭配而提升治療效果。尤其「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國內病例9成,呼籲民眾面對肺癌提高警覺、積極治療。

每日健康

(高尚志醫師說明,免疫治療雖有長尾效應,但整體反應率僅有2至3成,要改善晚期肺癌治療效果,可結合免疫治療、抗血管新生標靶以及化療藥物,突破先前療法困境)

從化療到標靶再到免疫 晚期肺癌武器變多

高尚志醫師指出,肺癌的治療方式在過去廿年間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往化療甚至無法有效延長生命超過一年。標靶治療問世後,如果測出EGFA或ALK等基因突變,就能採取標靶治療或是抗血管新生藥物。去年諾貝爾得主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創立了新的免疫療法原理後,確認透過PD-LI免疫檢查點藥物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就能恢復身體殺死癌細胞的能力,也成為晚期肺癌的治療方式之一。

高尚志說明,免疫治療具有「長尾效應」,即使療程結束,不再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仍會持續發揮抗癌作用,延長生命的效果顯著。不過,晚期肺癌患者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藥物的整體反應率很低,僅2至3成左右,導致絕大多數患者無緣使用。為了突破肺癌免疫治療反應率低的困境,目前趨勢是幫免疫療法「找搭檔」,透過結合免疫治療藥物、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化療藥物「老中青」三代的組合,改善像鈺琪這類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

每ㄖ健康

(黃俊耀醫師指出,組合療法可使腫瘤反應率突破6成,比起化療加免疫治療,死亡風險可再多下降2成)

組合治療反應率突破6成 末期肝轉移病例存活期提升5倍

黃俊耀醫師說明,近年國際大型研究學會,包括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和歐洲肺癌學會ELCC等,都有研究證實這種結合化療、標靶、免疫治療的組合療法,能讓腫瘤反應率突破6成,整體死亡風險也降低兩成。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療法也可能適用於晚期肺癌最險惡的「肝轉移」。黃醫師舉例自己曾有病人晚期肺癌肝轉移預計只剩2周存活期,最後再接受免疫治療組合療法後,存活期超過100天,是原先預估的5倍以上。

抗癌有如作戰,不同的武器可發揮不同的效果。黃俊耀醫師解釋,最早期的化療藥物就像是炸藥,直接破壞細胞生長分裂,但無法全面清理戰場,還會破壞環境;而標靶治療就是阻斷癌症養份的後勤突襲戰法;免疫治療則像地面作戰部隊,負責協助免疫細胞辨識並擊殺癌細胞。三種武器各司其職,可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升整體戰鬥力。

延伸閱讀:肺癌會家族化!他一家三口全中標 醫師警告:高風險群提早篩檢
延伸閱讀:從手指「指甲」就能看出「肺癌」!5大徵兆及早發現提升治癒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一名40歲男子因腹痛至急診求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並已轉移至肝臟。這名男子兩個月來持續腹部悶脹,近來甚至無法正常進食,但因無抽菸、無飲酒習慣,亦無家族病史,唯一明顯的危險因子是體重過重。胃腸肝膽科醫師張璨璿發文表示,幫男子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中有一顆5公分大的腫瘤,幾乎完全堵住腸腔。

2025年07月06日 00:01

「膠原蛋白」能配咖啡、奶茶!營養師解析「7個常見問題」

「膠原蛋白」能配咖啡、奶茶!營養師解析「7個常見問題」

膠原蛋白是最流行的美容保健品,許多愛美的民眾紛紛會詢問要膠原蛋白怎麼吃、膠原蛋白什麼時候吃最好!另外,膠原蛋白粉可以配果汁、咖啡、奶茶嗎?還有膠原蛋白可以泡熱的嗎?讓好食課營養師一次解答7種膠原蛋白怎麼吃、什麼時候吃的疑問吧!

2025年07月05日 22:00

她頻頻打破杯盤竟是「肺癌腦轉移」 兄妹先後罹癌揭家族風險

她頻頻打破杯盤竟是「肺癌腦轉移」 兄妹先後罹癌揭家族風險

一名71歲婦人近期經常打破杯盤,走路搖晃、頻頻跌倒,甚至無法順利穿褲,家人警覺異常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是肺腺癌末期且嚴重惡化至腦轉移,導致四肢無力且平衡感不佳,巧合的是,該名婦人的哥哥也在1年多前罹患肺腺癌,醫師提醒肺癌家族化問題不可不慎。

2025年07月05日 18:58

民團批「狼醫查詢平台」建置拖延跳票 衛福部:在找法源依據

民團批「狼醫查詢平台」建置拖延跳票 衛福部:在找法源依據

前台大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嫌下藥性侵猥褻,竟棄保潛逃出境遭台北地院發布通緝,近期狼醫事件頻頻鬧上媒體版面,民間團體怒批,衛福部今年5月承諾1個月內提出「狼醫查詢平台」規劃,期限早已屆滿卻看不到任何具體成果。衛福部今(5)日回應,仍在找尋法源依據。

2025年07月05日 17:52

「代排阿公阿嬤」徹夜排甜甜圈引關注 專家:沒大家想得那麼老

「代排阿公阿嬤」徹夜排甜甜圈引關注 專家:沒大家想得那麼老

東京超人氣甜甜圈品牌「I'm donut?」4日開幕就引發民眾搶購,現場甚至又出現代排阿公阿嬤通宵排隊現象,令人憂心長者健康安全。不過高齡醫學專家認為,現在60~70歲長輩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老」,只要身體狀況健康,年輕時可以做的事情老了也可以做。只是要長時間排隊,一定要做好相關準備,如避免曝曬、補充水份等措施,也應注意不要憋尿。

2025年07月05日 15:43

8歲童染噬肉菌「發病兩天就休克」 醫示警:社區內出現流行

8歲童染噬肉菌「發病兩天就休克」 醫示警:社區內出現流行

日本過去兩年發生有「食人菌(嗜肉菌)」之稱的A型鏈球菌疫情引發民眾關注,現在有國內醫師示警,過去兩週臨床觀察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明顯增加,不僅造成咽喉炎、猩紅熱等輕症,上周更收治到一名重症9歲學童,出現發燒、肌肉痛症狀不到兩天就演變為「毒性休克症候群」,目前都還在住院治療。

2025年07月05日 13:11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群

一名45歲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數月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認為腕隧道症候群。中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如果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影響生活,甚至肌肉萎縮、手部無力,後續透過經4週針炙治療,手部抓握功能終於恢復正常。

2025年07月05日 09:50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留言版